株洲中車時代電氣股份有限公司 張華 袁峰
?
現代化稅收征管方式下企業稅收管理的研究
株洲中車時代電氣股份有限公司張華袁峰
摘 要:國家稅務總局提出,深化征收管理改革需要明晰征納雙方的權利和義務,要以重點稅源管理為著力點,以專業化管理為基礎,以風險管理為導向,實現以信息化為支撐的現代化稅收征管體系。新的稅收征管方式對企業稅收管理的規范性、準確性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根據集團企業稅收管理的實踐,從加強政策學習、人員培訓、構建稅收風險預警數據庫等方面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稅收征管稅收管理稅收風險
袁峰(1987-),男,江西樟樹人,株洲中車時代電氣股份有限公司稅務主管,中級會計師,ACCA。
國家稅務總局提出,深化征收管理改革需要明晰征納雙方的權利和義務,要以重點稅源管理為著力點,以專業化管理為基礎,以風險管理為導向,實現以信息化為支撐的現代化稅收征管體系。稅務總局同時要求:要以數據信息的采集和應用為重點,切實加強稅收風險分析監控,深入開展稅收與宏觀經濟關聯分析、稅收政策效應分析以及稅收收入分析與預測。為此,國家推出了一系列措施,構建現代化稅收征管方式。
1.1出臺新企業所得稅申報表
2014年,國家稅務總局關于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表(A類,2014年版)》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4年第63號),要求自2015年1月1日起,啟用新企業所得稅申報表進行企業所得稅年度申報。
新企業所得稅申報表最大的特點就是改變以前信息采集量不足,在新形勢下難以滿足各級稅務機關對企業所得稅開展分析以便進一步完善后續風險管理等數據需求問題。
新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表既要求企業完善財務信息,又要求企業填列各項稅會差異,此外還包括稅收優惠、境外所得等信息。全面獲取企業的財務與稅收信息,一方面有利于迫使企業加強財務核算,但更多可為稅務機關開展稅收分析、企業所得稅風險管理、以及稅收政策評估提供了全面基礎信息。
1.2制定全國統一納稅服務規范
2014年,稅務總局制定了《全國縣級稅務機關納稅服務規范(1.0)》并于當年10月1日起試行,通過規范9大類212小類1120個工作流程,做到了辦稅一個標準,全國納稅服務走向統一。2015年,國家稅務總局將納稅服務規范升級為2.0版的同時,制定了《全國稅收征管規范(1.0)》并于5月1日起試行,以最大限度統一全國稅收征管方式。
《全國稅收征管規范(1.0)》對11大類152小類612個具體稅收征管事項的操作標準、處理流程、辦理時限以及1087張表證單書等稅收征管基礎性和事務性工作進行了規范,涉及稅收政策法規與規范性文件1125份,形成了稅收征管業務的基本體系架構,并實現了三個對接、三個規范、三個涵蓋。
三個對接,即對接內部管理機制與應用信息系統、對接征管各環節實務、對接前后臺業務。三個規范,即規范稅收征管基本行為、規范稅收征管基本資料、規范稅收征管基本流程。三個涵蓋,即涵蓋國地稅各級機關、涵蓋稅收征管各項業務以及涵蓋稅收征管各項法律法規。
統一稅收征管規范,是國家稅務機關打造科學嚴密的稅收征管體系、促進稅收現代化的有力體現。
1.3推進金稅三期系統上線
以湖南省為例,2015年湖南省稅務局在全省范圍推進金稅三期系統上線。金稅三期的推行意味著國家在構建現代化稅收征管方面又前進了一大步。其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3.1統一國地稅征管應用系統版本
金稅三期系統實現了國地稅征管應用系統的統一。金稅三期系統是在統一技術平臺的基礎上,增強系統開放性、配置型和靈活性,達到滿足國地稅業務公管和技術發展的需要。
1.3.2實現全國征管數據應用大集中
金稅三期系統上線實現了以稅務總局為主、各級稅務機關為輔的全國征管數據應用大集中模式。實現征管數據在總局進行集中處理和存儲,并建立第三方信息共享機制,完整、準確、全面、實時地掌握納稅人具體涉稅信息以及相關企業運營情況。
1.3.3統一全國征管數據標準、口徑
金稅三期系統對稅收元數據屬性進行定義,保證口徑的唯一性、數據標準化;通過規范數據采集方式和標準,實現涉稅信息的“一次采集,系統共享”,為對企業涉稅信息的全面監控奠定基礎。
2.1建立行業宏觀稅收監管體系
通過推進稅收征管現代化,國家可以根據各企業所屬行業,建立行業宏觀稅收監管體系。行業宏觀稅收監管體系主要內容是國家根據行業稅負、行業稅收彈性系數、稅收貢獻率等稅收數據,分析研究行業稅收增長變動與宏觀經濟之間的規律。通過對行業內數據進行分析,尋找稅收申報異常企業,加強對該類企業的監管,排查企業稅收風險點。
2.2建立企業微觀稅收風險預警體系
微觀稅收風險預警體系是以納稅人為對象,以納稅人主要稅種為具體研究內容,監控納稅人可能存在的稅收問題。
微觀稅收風險預警體系是在行業稅收風險分析識別基礎上開展和實施。根據行業宏觀監管體系分析識別找到稅收風險重點企業,并通過對該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進一步的調查了解,構建該企業微觀稅收風險預警體系。
稅務機關可利用金稅三期等系統數據,全面推算納稅人的應該繳稅情況,與納稅人申報的稅收收入進行對比,測算具體的稅收申報差異。通過對納稅人稅收遵從風險深入分析識別,查找納稅人的具體稅收風險點、稅收風險源、風險發生的環節,最終達到降低稅收流失風險的目的。
2.3實現稅收管控現代化,最終實現依法征稅
經濟社會的發展使稅源的網絡化、虛擬化、隱形化的增加,必然導致稅收征管的復雜度、流動度、艱難度增加。目前,我國稅法遵從度依然不高、第三方信息來源渠道不暢、重點稅源監控力度不足,重大惡性稅收違法案件頻發,涉稅違法手段呈現多樣化、職業化、網絡化、團伙化的態勢,給稅務管控帶來嚴峻挑戰,傳統的稅務管控手段難以全面履行打擊職能,稅收違法呈現出新苗頭、新動向,稅務管控必須依靠現代化手段。
通過稅收征管現代化體系建設,構建行業宏觀和企業微觀風險預警體系,實現稅務管控現代化,最終實現依法征稅。
國家稅收征管現代化建設迫使企業必須加大稅務風險防范,特別是加大對稅務風險的事前防范。對企業而言,加強稅收核算和稅收申報的管理是企業防范稅收風險的重要體現。
3.1要求稅收核算規范
稅收核算是一切稅務管理的基礎,準確進行稅務核算是稅收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各企業稅務管理人員的專業能力存在較大差異,部分企業還存在稅務會計兼任其他會計崗位的情況。
隨著國家現代化稅收征管體系完善,企業稅務數據都會被稅務機關系統監測,如果企業的數據出現較大幅度的變化,都將引起稅務機關的關注并可能由此帶來稅務風險。
這就要求企業在進行稅務核算時,要保證稅收核算規范合法,如果企業的稅收核算不規范,一旦出現非政策原因變化,就可能導致企業的數據被監測為異常。
暫估業務和提前開票業務是非正常的稅務處理方式,企業在進行稅務核算時應避免該事項對企業數據的影響,降低企業的稅務風險。
3.2要求稅收申報準確
部分重點稅源企業,每月報送的納稅信息都將被多級稅務機關重點關注,這本身就加大了這些企業稅收申報的風險。此外,部分地區存在為滿足稅收考核目標,主管稅務機關可能要求對企業的稅收申報數據進行調控,導致企業稅收申報數據被監測為異常。
4.1緊跟政策,加強對國家宏觀政策研究
近年來,國家推行了一系列稅收改革政策,這些稅收政策從宏觀方面體現了國家對稅收管控的基本思路,如簡政放權和“營改增”等一系列政策。但國家宏觀政策也可能隨時出現變化,可能影響企業的稅務管理。2016年是國家全面推行“營改增”政策的關鍵年,國家宏觀政策的改變對企業的稅收籌劃和稅收繳納等都存在明顯的影響,企業應緊跟政策,加強對宏觀政策的研究。
4.2建立統一的稅務數據統計分析模板并實時監控
企業總部應制定稅收數據統計分析標準模板,每月統計各分子公司的數據,并對各分子公司數據進行比對分析,對出現的異常稅收指標進行核實,及時發現并糾正稅務風險。
4.3定期開展企業間稅務檢查
集團企業每年可定期開展財務檢查,也可以不定期開展公司間稅務檢查。通過建立稅務風險小組,定期或不定期地對各分子公司進行稅務檢查,可以最大限度降低各分子公司的稅務風險。
4.4建立稅務小組并定期交流
近兩年,國家出臺了大量的稅收政策,對從事稅收工作的稅務會計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如何才能及時有效的了解最新政策信息,并準確運用到企業的核算管理是企業面臨的重要稅收管理問題。
雖然,稅務會計通過網絡可以很方便地查詢到相關的稅收政策,但要正確理解稅收政策條款還需要進行細致的分析研究,甚至需要進行深入探討。企業總部稅務人員應定期組織各分子公司稅務會計進行稅收學習,交流遇到的稅收問題,共同解決存在的稅收風險。
4.5加強對非財務和財務人員的培訓
稅務管理如何實現事前管理,真正做到事前籌劃需要企業的重視和支持,也更需要對企業非財務人員和財務人員進行更好的培訓。這種稅務培訓一方面應使企業相關人員具備基礎的稅務知識,更重要的是要使重點崗位人員(如銷售人員)具備較強的稅務知識,在業務發生之前就進行更好的稅務籌劃。企業可采取“小而精”的稅務培訓模式:“小”是指規模較小,對象很明確,人員不用太多;“精”是指培訓內容要有針對性,要有一定的深度,能真正使培訓對象重視并受益。
4.6構建企業稅收風險預警數據庫
鑒于各級稅務機關都在積極建立稅務征管體系,企業可構建自己的稅收風險預警數據庫。
企業可構建雙層次的稅收風險預警數據庫,第一層次是各稅種風險數據庫,第二層次是綜合風險數據庫。
各稅種風險數據庫是指通過統計各稅種每月的數據,分析各稅種的變動情況,對稅收數據變動較大的稅種進行分析,查找數據變動的原因并及時進行備注說明。此外,可以以清單的形式梳理企業的涉稅關鍵事項,明確對這些事項的稅務核算的要求,并確保在會計核算時嚴格執行。
綜合風險數據庫是指在統計各稅種的基礎上,分析各稅種之間的關系。如企業所得稅與利潤總額之間的關系,增值稅與城建稅和教育費附加之間的關系,軟件退稅與增值稅和收入總額及利潤總額之間的關系等。
參考文獻
[1]郭福珍.基于新企業所得稅的稅收籌劃設想[J].企業導報,2013(3).
[2]葉慧芬.集團化企業稅收風險體系建設研究[J].現代管理科學,2015(1).
[3]李曉曼.建立稅收風險分析識別體系的思考[J].中國外資,2013(289).
[4]張景華.稅收風險識別模型的構建[J].稅務研究,2014(1).
中圖分類號:F812.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6)04(b)-050-03
作者簡介:張華(1976-),女,湖南株洲人,株洲中車時代電氣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兼財務總監,會計學碩士,高級會計師,中國注冊會計師,CIMA,中國中車資深管理專家,主要從事財務管理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