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慶油田力神泵業有限公司 李紅
?
論海外投資風險以及防范措施
大慶油田力神泵業有限公司李紅
摘 要: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我國企業在海外開辟新市場已經成為企業發展的一個重要途徑。據統計,截至2016年初,中國投資者過去十年對海外投資額超過1萬億美元,預計到2020年,中國海外投資總額將達到2萬億美元。本文通過對海外投資的系統分析,對海外投資風險的預防做了簡單的介紹,并提出了一些具有針對性的防范措施,為我國海外投資企業的未來發展方向提供了一些建議。
關鍵詞:海外投資風險防范措施
隨著日新月異的現代化建設進程,各種資源需求在經濟建設中變得越來越重要,而我國國內的資源有限,有些資源的開發甚至已經到了極限,滿足不了經濟建設的發展和企業的需求,因此,不少企業將目光放到了國外。有數據顯示,十年前,我國企業在海外投資僅僅幾百家,而十年后的今天,這個數字翻了百倍,達到了幾萬家,并且在各個領域都有涉及。在這種時代背景下,對海外投資的風險以及風險防范措施進行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隨著商品經濟的不斷發展,海外投資是其中重要的一個商業模式,國際資本的發展讓全球化成為必然。海外投資是經濟發展的必經之路,隨著金融資本的不斷增加,國外輸出成為了海外投資最早期的表現。由于商品經濟的高速發展和資本主義的出現,跨國銀行應運而生,促進著生產資本與銀行資本相結合。
經濟的發展促進著資本累積的壯大,造成了大量的剩余資本的存在,在這一過程中,逐步形成了世界性的金融資本。國際經濟的交易形式逐漸的變化,促進了海外投資的發展,其內容和形式也在日新月異的變化。
我國在2000年提出實施“走出去”戰略,根據調查顯示,我國海外投資正在日益發展。在2014年,我國資本的流出量就超過了FID(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即外商直接投資),金額達到1200億元。2015年,并購成為外投資的主力,據初步統計,2015年中國企業共實施的海外并購項目593個,累計交易金額401億美元(包括境外融資),幾乎涉及國民經濟的所有行業。其中,中國化工橡膠有限公司以46億歐元收購意大利倍耐力集團公司近60%的股份,是2015年度中國企業最大的海外投資并購項目。從并購金額上看,地方企業占到并購金額的75.6%。中國保險商在大陸之外有接近240億美元的投資,而中國2015年海外房地產投資將達200億美元。
投資本身就具有利益和風險共存的特點,從目前我國現狀來看,風險主要有兩種——國內因素和國外因素。
3.1國內因素
3.1.1沒有正確認識海外投資風險
對于海外投資,我國相對于其他發達國家來說起步較晚,政府及企業對海外投資的風險都沒有一個正確的認識,盲目的操作對投資企業的經營帶來了巨大的風險和隱患。
其一,海外投資企業對所投資的國家規則和標準認識模糊,投資項目中采用標準不夠明確,致使項目投資過程標準出現誤差,最后造成巨大經濟損失。如2010年,中國鐵建在投資沙特麥加的鐵路項目中,在已設計完成的基礎部分即將投產的時候,沙特方面突然提出改變原有計劃,對鐵路建設完成的后續工作執行標準做出了改變——按照歐美標準實施。這一改變對原來的設計方案的打擊是巨大的,結果成本超出原計劃“近十倍”。
其二,投資的決策者缺乏足夠的風險意識,沒有充分重視海外投資的風險以及由風險引發的連鎖反應。例如2014年,以中國鐵建為首的國際聯合體的投資項目——墨西哥城到克雷塔羅之間的高鐵項目,遭到了墨西哥國會的嚴重質疑。11月6日,墨西哥總統宣布,撤銷此項目的授權,結果造成了我國企業的重大的損失。
3.1.2審批制度中計劃經濟色彩濃厚
在我國,企業在海外投資需要經過相關部門的審批。2013年12月初,我國國務院對《政府核準的投資項目目錄》進行了修改,在審批要求上,降低了對企業海外投資的標準,對于大部分企業對外投資的項目中國政府沒有太多的限制,但是針對于涉及到敏感行業以及投資額超過10億美元的企業,則必須要經過發改委的審核及批準。從審批角度來說,這種濃厚的政治因素存在于審批模式之中,很大程度地限制了海外投資活動的市場化發展。
3.1.3海外投資立法存在漏洞
從當前我國的法律體系來看,關于企業海外投資的法律主要有《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及另外兩部外商投資法律,而這些法律規范制度是1979年頒布和實施的。而將近四十年過去了,針對企業海外投資的法律仍然是這部法律,與當前的形式需求嚴重脫節,根本無法滿足當前現狀。同時,相關的規定分散于政府各個部門的規章制度中,這些規章制度缺乏透明度、與當前形式不配套、相對于其他類型的規定較為零散,極易出現權利空白以及權利交叉,導致法律與海外投資相關法律不同步,投資者的權益得不到保障。
3.1.4海外投資的投資指引和規劃不夠充分
隨著經濟的變化,市場競爭日漸激烈。有一些實力的公司逐步將業務轉向海外市場。越來越多的企業和個人融入到投資活動中。但是因為企業的相關信息的分析和掌握不夠完善和實效,所以在其過程中表現得有些倉促,準備不夠充足,缺乏一定合理的投資指引和規劃。
3.2國外因素
3.2.1國內外的服務模式不同
國內的家長式服務與國外的公共式服務在模式上有著本質的區別。我國企業無法獲得相關信息,只能花費高昂的服務費求助于當地咨詢公司或者律師事務所,但是往往達不到預期的服務效果。
3.2.2許多外國的國家安全審查系統不透明
當今許多的投資接收國對于投資項目的審核中,我國很多海外投資企業被拒之門外的主要原因是對國家安全因素的考慮,更有甚者,由于國家的政治因素,甚至還停止了一些在建的投資項目,造成了投資企業經濟上不可挽回的嚴重損失。
3.2.3國際標準大大高于我國國內標準
由于標準上的差距,境外投資接收國在選擇接收我國海外投資企業時,對項目標準的變換存在突然性,這種情況對于我國投資企業來說簡直防不勝防,直接造成了我國的投資者束手無策,也對海外投資者造成了不必要的資源浪費。
3.2.4企業投資的不可控因素增多
3.2.5對國際匯率波動因素的忽視
由于國際貨幣對美元的匯率波動,企業外匯在一些外界因素的影響下,沒有及時地操作外匯套保,導致嚴重的匯兌損失。
研究表明,致使海外投資風險的原因眾多,要想科學規避風險,就要做全面細致的分析,有針對性的對風險制定預防措施,從而減少甚至避免海外投資者的經濟損失。
4.1進行科學的海外投資指導,明確引發海外投資風險根源
政府相關部門應該重視海外投資問題,并設置專業人才深入研究海外投資問題,從而有針對性的研究和歸納海外投資的風險,對其原因和類型進行分析總結,對企業海外投資所遇到的各類問題進行系統的整理,找出其中的原因總結教訓,對與國外的成功投資范例要進行學習。在這些科學合理基礎上再進行綜合,規范出一套以海外投資指導為核心的專業指導參考。同時,還應該整合相關法律制度建立有效的海外投資風險防范措施和管控機制,通過以上策略為海外投資企業及個人提供正確的、科學的指引方向,從而促進海外投資積極健康的發展,切實維護國家及企業的經濟財產安全。
4.2對海外投資審批程序進一步簡化
當今我國對于海外投資企業監管方面的規章制度,主要是針對于投資項目審批、對投資過程的監督、融資過程支持以及外匯的管理等幾個方面,這些監督和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預防和扼制海外投資風險。設計這種審批機制的主要目的也就是要規避減輕風險,但隨著經濟的變化和發展,這種機制逐漸滿足不了當今快速增長的海外投資企業的需求。換個角度來說。雖然這種機制的制定是確保企業的安全,但讓企業在安逸的環境中缺少磨練,是無法成為一把利刃的,更無法在前行的路上披荊斬棘。一些投資項目表面上看似幾乎沒有風險,暗中卻是隱藏著系統性的風險,導致危機在慢慢滋生。因此,海外投資的企業及個人應該轉變自身的風險防控思想,與時俱進,隨機應變,針對具體事項進行適當的調整,可以應用轉移風險、分擔和補償險等實施策略,對當前過度嚴謹的監管制度進行靈活的變革,進而構建以科學風險控制為主的海外投資風險防范的法律機制,同時制定科學、完善的海外投資保險機制對投資風險進行有效轉移。另外,也可以利用投資國家與本國間制定的風險協作,進行法律的溝通和聯合框架,利用合理的補救措施進行風險補償與相互間的分擔。
從表2 中可以看出,2017 級比2016 級學生,理工類成績提高6.04 個百分點,文科類成績提高3.4 個百分點,藝術體育類提高3.53 個百分點。由此可見,從2017 級分類教學開始,由于重視了計算思維的培養,針對不同學科的學生,講授不同的內容,同時培養學生利用計算機來解決本學科問題的能力,已取得初步效果,學生成績已明顯提高。
4.3完善海外投資保險制度
現今,我國海外投資保險制度在法律范疇內并不夠完善,不能滿足當前中國企業海外投資的時代需求,所以立法部門應該總結實踐經驗,加快《海外投資保險法》的立法進程。因此為更好滿足投保服務的需求,政府部門應該對出口信用保險公司的注冊資金大規模提高,最大程度地保障企業海外投資,降低風險。
4.4提高企業風險認知度
海外投資企業必須提高其風險意識,企業在海外投資之前,就要了解投資國的相關法律,了解該國的標準;投資者還要有風險意識,做好防范措施,避免問題的出現造成經濟損失。
4.5對企業內控加強管理
對于海外企業來說,對管理層的思想政治教育一刻也不能放松,要明確業務層、管理層及經理層等各個層面的分工職責,各司其職。避免權、責、利集中,對于風險預案要提前做好,加強內控管理。
綜上所述,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變化,部分企業逐漸將目光投向海外投資。因此,投資企業必須要做好預防措施,全面分析投資國家的相關法律法規,根據實際情況采取科學的防范措施,從而在海外投資中規避各種風險,減少經濟損失,以實現海外投資的目標,實現企業的發展戰略。
參考文獻
[1]賓建成.我國企業海外并購的障礙因素與克服對策[J].工業技術經濟,2009(183).
[2]程子瀟,韓平.中國企業海外并購風險思路探析[J].價值工程,2008(2).
[3]黃中文,李玉曼,劉亞娟,等.跨國并購實務[M].中華工商聯合出版社,2011.
中圖分類號:F7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6)04(b)-12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