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駿
[摘要]文章簡單介紹了“全面二孩”政策,并對我國社會養老保險存在的人口老齡化加劇、覆蓋水平與覆蓋面雙低以及養老金缺口等問題進行了概述,提出了“全面二孩”政策對未來我國養老保險發展的四點影響。
[關鍵詞]“全面二孩”;養老保險;人口老齡化
[DOI]101.3939/jcnkizgsc20162.71.1.1
1社會養老保險現狀概述
1.1老齡化趨勢加劇,養老保險負擔加重
根據我國統計年鑒數據顯示,我國201.4年總人口1.3.68億,比1997年增加了1.3億人,年均增長率為062%。其中0~1.4歲人口比率下降近10%,15~64歲人口比率上升近6%,65歲以上人口比率則上升了3.5%,老年人口在我國總人口中比例越來越高,我國人口老齡化的趨勢愈加迅速。不僅如此,隨著我國出生率的持續下降以及死亡率的持續上升,我國的人口自然增長率在逐年降低,我國大陸人口占世界總人口的比例也從2002年的203%下降到1884%。有預測指出,2017年我國65歲以上老年人口已突破15個億,202.5年老年人口將突破2個億,屆時我國的社會養老保險的負擔將會加重一倍成為影響社會穩定的重要因素。
1.2老年人生活水平提升,養老保險覆蓋面與水平雙低
據人社部文件顯示,我國新農保和城居保制度分別于2009年和201.1年啟動試點,201.2年實現制度基本全覆蓋。截至201.3年底,全國新農保、城居保參保人數已達498 億人,其中領取待遇人數達1.38億人,加上職工養老保險,合計覆蓋了82億人。如此巨大的保障范圍雖然值得稱贊,但也必然導致我國養老保險保障的低水平化。隨著經濟的發展,老年人的護理成本,醫療成本在不斷提高,實際花銷與養老資金之間的資金缺口越來越大,老年人大部分已經喪失了勞動能力,家庭便成為老年人養老必須依賴的手段。201.4年我國老年人口撫養比達1.3.7%,巨大的經濟壓力不僅影響了老年人的養老待遇,出現老年人道德危機等狀況,而且還會導致現代家庭結構畸形,影響社會穩定。
1.3養老基金缺口加大,影響養老保險持續性
我國出現養老基金缺口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歷史欠賬,我國實行統籌賬戶加個人賬戶,即統賬結合的養老保險模式。統籌賬戶是現收現付制,而個人賬戶是資金積累制,個人賬戶上應該有錢,以備將來的支出。但是,這個制度建立以來,個人賬戶基本上都是空賬運行,之后坐實的努力也沒能實現,這都屬于歷史欠賬。二是我國職工參保比例還不夠高,201.3年,參保職工2.4.177萬人,參保離退休人員804.1萬人,比例為3∶1,三個職工撫養一個離退休人員。但我國20歲到60歲人口與60歲以上人口的比例約為4∶1。這說明,相當多的職工沒有參加養老保險。201.4年,基本養老保險費收入為1872.6億元;基本養老金支出為1904.5億元,收支相抵為負的3.19億元。巨大的資金缺口已經嚴重影響我國養老保險制度的可持續性。
2“全面二孩”政策對我國社會養老保險的影響
2.1在未來增加養老保險繳費人數
從長期來看,全面放開二孩政策將在未來增加我國繳納養老保險的人數,提高職工參保比例,緩解養老資金缺口的巨大壓力。據專家稱,二孩政策實施四年間,即有可能為我國增加約3000萬~3.500萬的新生人口,在養老金制度不變的情況下,到2040年至2050年間,我國基本養老金缺口的規模會因此縮減約4%。社會養老險繳費人數的增加,確實能夠平衡養老保險金收支金額,促進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實現全國人口全覆蓋,形成持續有效的制度循環。但僅僅依靠二孩政策來化解養老金缺口問題是遠遠不夠的,還要依靠延遲退休年齡,城鄉居民養老金并軌,企事業單位養老金入軌等一系列配套政策的實行,才能從根本上緩解我國養老金缺口的問題。
2.2延緩人口老齡化,為政策改革贏得時間
目前,實施“全面二孩”政策對我國社會養老保險的影響程度仍然有待商榷。但即使如此,“全面二孩”政策的實施,將為我國帶來大量新生人口并降低老齡人口比例的作用是無可辯駁的。有相關機構預測,“全面二孩”政策實施后,我國每年將會多增加近600萬的新生嬰兒,這與人口政策保持不變相比,我國的老齡化進程被延后了五年到十年。就是這五年到十年的時間,為我國政府進一步改革人口政策,完善社會養老保險制度提供了巨大的政策喘息期,使我國政府能夠更加從容,理性的應對社會養老保險保障水平低,商業養老保險覆蓋程度不足,以及社會養老金缺口擴大化等問題,為我國社會養老保險制度改革贏得時間。同時,國家人口的年輕化對國家的創造力也有至關重要的影響,大量的新生人口不僅為國家提供了巨量勞動人口,也會為社會帶來新興創造力,幫助國家完成從人口大國到人口強國的改變。
2.3促進經濟增長,擴大社會養老保險金基數
人口紅利是由于年輕人口數量增多形成的廉價勞動力,提供給經濟發展相對便宜的要素價格。20世紀五六十年代,我國龐大的嬰兒潮曾為改革開放期間國民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巨大的人口紅利,造就了如今的“世界工廠”。但目前我國已經走到了人口紅利的衰減期,201.2年聯合國發布的《世界人口展望》提到,中國如果不改變生育政策,2015—2050年將迎來一個快速上升期,撫養比將單調上升,減少勞動力供給,給整個社會帶來沉重的養老負擔,經濟則有可能陷入日本那樣的增長停滯。政府及時的實施了“全面二孩”政策,從短期看能每年拉動一千億左右的嬰幼兒消費市場,有效擴大內需,帶動勞動人口收入水平的進一步提高,在相同繳費比率下所繳納的社會養老保險資金增加。從長期來看則能降低撫養比率,提高社會勞動力供給,促進產業結構轉型,增加政府的財政收入,使更多的財政資金被劃撥入社會養老保險基金庫,被用于改善老年人基礎設施建設。這不僅緩解了社會養老金的缺口問題,同時還提升了老年人的生活水平,系統性的減少了人們對養老保險的單方面需求所造成的社會養老保險壓力。
2.4優化家庭養老,降低社會養老保險壓力
目前我國大多數家庭是“4.2.1”的家庭結構,即兩個中年勞動力撫養四位老人和一個孩子,對獨生子女的能力要求很高。據最近一項京滬城市居民的調查顯示,3.5%的家庭要贍養4位老人,49%的家庭要贍養2~3位老人。從贍養費來看,3.56%的家庭每年花費超過2萬元,對中低收入家庭仍是一筆重擔。“全面二孩”政策有望改變我國長期以來“4.2.1”的家庭結構,使家庭中有更多的子女養老,承擔養老中的經濟壓力,并且將父母對孩子的依賴進行分散,能保障較為平衡的養老水平,提高家庭的抗風險能力,從而減輕社會養老保險的負擔。同時,“全面二孩”政策還可能糾正中國家庭男女比例,使男女人數保持均衡增長,從而使家庭內部結構更加穩固,社會失孤問題減輕,老人更容易得到子女贍養。家庭成員的年輕化還會帶來家庭風險保障意識的提升,新一代子女保險意識的提升有助于提高老年人口社會養老保險的參保比,使老年人養老風險得以分散,保障水平得以提高,減輕子女撫養壓力,社會保險保障壓力,形成良性循環。
參考文獻:
[1]曾益,任超然,劉倩破解養老金支付危機:“單獨二孩”政策有效嗎?——以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為例[J].財經研究,2015(4.1):2.1-3.4
[2]于洪,曾益退休年齡、生育政策與中國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的可持續性[J].財經研究,2015(4.1):4.6-57,69
[3]任輝社會養老保險存在的問題及其政策效果[J].管理觀察,201.4(3.4):181-182
[4]宋全成我國單獨二胎人口政策實施的意義——現狀與問題 [J].南通大學學報,2015(3.1):1.2.2-1.2.9.
[5]姜向群,魏蒙我國現階段社會養老保險的發展狀況和問題及政策分析[J].西北人口,2015(3.6):77-8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