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鳴吉林美術出版社,吉林長春 130021
數字時代對編輯能力和編輯意識的新要求
陳鳴
吉林美術出版社,吉林長春130021
隨著網絡時代的不斷進步和更新,推動了計算機事業的不斷發展,編輯也走進了一個新的時代,一個數字化的時代。這個時代對編輯的能力和意識有了更高的要求。這就使得他們的觀察力更加敏銳,洞悉力更加透徹,思維更加謹慎。文章從編輯能力和編輯意識兩個方面來進行論證,使編輯具有超前的意識和能力,從而更好地為社會服務。
數字時代;編輯能力;編輯意識;新要求
人類進入了數字化的時代,信息傳播更加快速廣泛,媒介的競爭意識也更為突出,人們獲取的信息渠道的更加多樣化,這對編輯而言,既是一種挑戰,也是一種機會。在數字化的時代,對編輯者來說,需要提高自身能力,從而適應新時代的要求,更好地為社會服務,給大家呈現更加優質的信息。
數字化時代的到來,給編輯工作者帶來了很大的壓力,這就要求他們改變以前的工作方式,盡快適應數字化時代的要求,提高自身的能力,從而更好地工作,給媒體帶來更大的效益,為社會傳遞更加有意義、有價值的信息,更好地服務社會大眾。
1.1提高與人溝通的能力
隨著數字化的到來,各種信息無孔不入,給編輯工作者帶來了很大的困擾,這就要求他們必須增強與人溝通的能力,不斷獲取更加有價值的信息,引領公眾媒體的正能量發展。做到溝通,自然離不開說話,但說話要講究方式和方法,不能一味地用同種方法來進行溝通,這樣效果是很不明顯的,有時會造成很大的誤差。在編輯出版這個行業,每個環節都需要同人打交道。
信息的傳播需要靠人來傳遞,因此作為編輯工作者,不能忽視人的因素,要時刻關注人的需求,要不斷提高與人打交道的能力。
以前我們對編輯工作者有這樣的認識,因為他們只是趴在桌子上修改文字,編輯文字,整理文字,很少同人進行溝通和交流。這樣的認識是錯誤的,其實編輯工作者的主要任務還是同人打交道,與人進行溝通。編輯工作者所編輯的信息,都是有人來提供的,離開人,他們的編輯就沒有了原材料,就無從下手。編輯工作完成以后,對他們的工作進行評價和檢驗的依然是人,指出他們的工作在哪些方面需要得到改進,在哪些方面又是值得肯定的,這些都需要人進行評價。因此,與人打交道特別重要。
編輯工作者應該著手從服務和需求兩個方面來進行反思工作。例如,從人性的角度來來分析,人們對出版物的要求有哪些,什么樣的刊物能夠激勵人的斗志,提升人的品格,陶冶人的情操。編輯工作者所探究的問題是不是大眾所要探究的問題,是不是符合大眾的口味。這些問題都是編輯工作者要考慮的,也是從人的方面來考慮的。
編輯工作者打交道最多的還是作者。為了讓作者滿意,就要全面了解作者的意圖和需求。這就需要與作者溝通,詳細了解他的寫作意圖。只有這樣,才能做到胸有成竹,才能在溝通中更好地工作。
1.2提高對數字的靈敏度
編輯工作者接觸最多的還是數字,要通過數字,總結出規律。該對數字進行編輯的時候,應該有以下4個步驟。第一,對數字進行挖掘;第二,對數字進行過濾;第三,把這些數據制成表格或圖示;第四,進行報道。只有對數字進行詳細地歸納和總結,才能使編輯工作更加有說服力,提高新聞報道的可信度。
1.3提高對創作品的高度
隨著數字化時代的到來,人們對作品的要求品位也在提高,這就要求編輯工作者提高作品的品位。編輯工作者對同一個素材,要從不同的角度進行考慮,力爭做到全面,挖掘其深層次的內涵,挖掘其最本質的東西,從多個角度、多個層面去剖析問題、理解問題,獨具一格,既新穎,又有內涵,給讀者無窮的品味和思考,啟迪他們的心靈,開拓他們的思路,打開他的智慧,引導他們的行動。這才是編輯最重要的東西,這就要求他們一起跟上時代的步伐,不斷突破,不斷創新,全面提升素質。
數字的應用,推動了編輯工作的進步和創新。編輯工作者的意識不應該僅僅局限于現有的,要與新時代相結合,對編輯意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1把好文章質量關
數字化時代的到來,各種信息紛紛而至,魚目混珠,一些黃毒作品涌入進來,一旦流入到青少年的生活中,會對他們的成長造成很大的影響,甚至影響他們的一生。所以,作為編輯工作者一定要時刻把握作品的質量編輯命脈。
首先,編輯工作者要認清當時的形勢。數字化使得信息的采集變得非常容易,但是,信息會更加復雜多變。因此,編輯工作者要有一雙火眼金睛,看清紛擾的形勢,洞察復雜的網絡,提升鑒別力,挖掘一些非常有價值的信息。
其次,要找出一批非常優秀的作品。通過典型的作品來引導讀者,使他們形成更好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從而更大地實現它們的價值。樹立典型意識,對于編輯工作者來說也是不可缺少的,一個典型就是一面旗幟,就是一個時代的代表。數字化的今天,更需要典型,典型的力量是無窮的。典型推動了大的進步,形成了一種社會正能量,讓社會更加文明進步,使國家更加和諧。
最后,把好關口。編輯工作者的主要任務就是對文字進行修改和校正,要保證期刊的質量,這是編輯工作者的職責所在,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編輯工作中對于每個細小的地方,都不能放過,要做到精益求精,哪怕是一個標點符號,也是不能放過的。沒有質量什么都談不上,編輯工作者也就失去了存在意義。
2.2服務和需求意識
在數字化時代,更要增強服務和需求,這是編輯工作者時刻堅持的正確方向。只有了解需求,才能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服務才能有針對性。離開需求去談服務,服務是不切合實際的,服務必須以需求為導向。
第一,了解需求。編輯工作者的主要服務對象是作者和讀者,對他們的需求必須了如指掌,這樣才能為他們更好的服務。要多與他們溝通,從每一個細微入手,一點一點去了解,絕不能放過一個細小的地方,細節之處可能就是他們最需要的地方。只有做到胸有成竹,才能更好地開展工作。
第二,搞好服務。說到底,編輯工作者的工作服務,服務于作者和讀者,服務于出版者。服務非常重要,只有做好服務,才是硬道理。要根據他們的特點,對服務進行分類,進行專門的指導。
第三,把握方向。在服務中不能盲目,不能為了利益而放棄方向,一定要堅持正確的方向,一定要弘揚我國文化,要把文化中最美的一面體現出來。有的編輯為了自身的利益,而放棄了原則和方向,使工作變成自己賺錢的工具,給職業抹黑。
總而言之,數字化時代既是一種嶄新的事物,也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它適應了現代化進程,呈現給人們豐富的信息資源,讓人們的生活變得豐富多彩。數字化也給編輯工作者一種挑戰和機遇。在這樣的大形勢下,編輯工作者也要適應數字化的要求,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意識,改變以前的傳統做法,樹立起一種新型的觀念,把編輯推向一個新的高潮。編輯工作者要看到數字化的優勢和劣勢,充分運用優勢,轉化劣勢,時刻用與時俱進的觀念來提升自己的工作,呈現給大眾最優的作品,更好地為社會服務,實現美好的明天。
[1]郭立群,李建新.數字時代編輯需要提升的三種能力[J].出版科學,2014,22(5):28-30.
[2]張揚.數字時代編輯的基本能力及其內生條件[J].網友世界·云教育,2014(15):195.
[3]王友富.論數字時代編輯的專業素養——從《數字時代出版產業發展研究》的出版談起[J].出版科學,2008,16 (6):54-56.
[4]李玲,康魯豫.數字時代科技期刊出版面臨的問題與新的出版模式[C]//中國科技期刊青年編輯學術研討會暨中國科技期刊的經營與發展論壇,2007.
[5]陳蘭平.數字時代對圖書編輯的新要求[J].傳播與版權,2014(5):63-64.
[6]陸宜新.數字出版時代對期刊編輯的新要求[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12,23(3):502-504.
[7]楊蒿.數字時代科技期刊編輯意識的強化與轉變[J].編輯學報,2012,24(3).
[8]王穎.論數字化編輯意識集成[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下旬),2013,29(10):144-145.
[9]張曉娟.數字化背景下的高校學報編輯意識創新[J].重慶電力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5,20(5):57-59.
G2
A
2096-0360(2016)15-0117-02
陳鳴,吉林美術出版社少兒編輯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