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赫棋北京師范大學,北京 100875
社會化媒體環境下遏制危機傳播的戰略研究
金赫棋
北京師范大學,北京100875
隨著我國社會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各種社會化媒體不斷涌現,社交網絡、微博、微信等社會化媒體的發展逐漸形成了社會化的媒體環境,使得各種信息能夠快速地交流、傳播。在這樣的媒體環境下,危機傳播得到了更加有力的背景支持,不論是政府、組織還是企業,在社會化媒體環境下都將面臨更加嚴峻的危機傳播形勢。文章分析了社會化媒體環境下危機傳播的特點,并提出有效的危機傳播遏制戰略,幫助減少危機傳播帶來的負面影響。
社會化媒體;危機傳播;特點;遏制戰略
媒體一直是信息傳播與交流的主要平臺,人們借助于媒體了解社會信息,掌握自己需要的情報。但是隨著現代互聯網的發展,社會化媒體平臺不斷興起,人們在信息交流時更加方便快捷,信息的傳播速度不斷攀升。在這樣的媒體環境下,危機傳播擁有了更加快速的傳播渠道和更加具有影響力的傳播平臺,并且出現了大量虛假危機傳播現象,對社會輿論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響。對于政府組織或者是企業來說,失去控制的危機傳播不僅不利于形象的樹立,更會影響社會和諧氛圍的建立,不利于輿論控制。為了遏制危機傳播,首先要把握社會化媒體環境下危機傳播的特點,根據這些特點制定有效的遏制策略,減少危機傳播帶來的過多負面影響,營造健康的媒體傳播環境。
1.1傳播速度快
社會化媒體的信息傳播速度是傳統媒體所不能比擬的,依托于高速的互聯網環境,在社會化媒體上進行危機傳播往往能夠在短短幾個小時之內就傳遍整個網絡環境,這種特點導致了危機傳播十分難以遏制。甚至有些社會媒體的信息發布速度早已超過了傳統媒體,許多信息往往都是在網絡媒體上傳播開來之后傳統媒體才會進行報道,如果是危機傳播,即使傳統媒體報道的是更加真實、詳細的信息也很難對危機傳播進行遏制。比如說天津爆炸事件,就是首先在微博上出現的,然后迅速傳播開來,并在這期間產生了各種相關的危機傳播內容,有大量不實信息在網絡上快速傳播,隨后傳統的電視新聞媒體才進行了相關報道。許多人在了解信息的過程中受到先入為主的思想影響,往往難以相信后出現的正式信息,這對于政府或者企業遏制危機傳播是一種非常大的阻礙。
1.2傳播源頭難以控制
社會化媒體與傳統媒體的一大區別就在于社會化媒體每個人都可以參與并且可以自由的發言,而傳統媒體往往是由政府或企業掌握的。比如微博、微信這些常見的社會化媒體平臺,只要進行非常簡單的注冊就可以使用了,并且可以自由地進行信息的發布。這種特點在危機傳播過程中會帶來非常大的麻煩,當發生一些社會事件時,社會化媒體上會迅速出現一些不完整信息甚至是謠言,這些發布出去的信息可以復制,可以轉載,即使是完全不相關的人都可能成為最初發布信息者的幫兇。在這種環境下,想要找到傳播的源頭是非常困難的,尤其是越嚴重的危機傳播事件越難以確定真正的傳播源頭,并且還會不斷產生新的傳播節點將危機傳播的范圍進一步擴大,為危機傳播的遏制帶來了很大的困難。
1.3難以形成有效的溝通交流
社會化媒體作為開放的網絡媒體平臺,所有人都可以使用,這也就產生了各種思想相互碰撞的情況,在社會化媒體中活動的既有可能是有知識、有素養的人,也有可能是容易聽信謠言的人,還有可能是懷有不法心理的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法。因此在社會化媒體上傳播的事件都很難獲得一致的交流意見,在危機傳播過程中更不可能使不同思想的人產生有效的溝通交流。在社會化媒體的危機傳播過程中,即使是官方進行的權威、真實的信息發布也不可能完全得到信任,即使是與人們進行交流溝通也會得到不同的反應,如果溝通方式不善,只會進一步加劇危機傳播帶來的影響,甚至會引發新的危機。
2.1加強相關法律法規的完善
在社會化媒體上的危機傳播之所以能夠非常迅速并且造成嚴重的后果,其根本原因還是由于對社會化媒體的管理沒有形成體系,在社會化媒體剛剛發展起來時,傳播不實、不良信息完全不需要任何成本,不需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這為許多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機,導致社會化媒體環境下的危機傳播變得十分難以控制。因此,要遏制社會化媒體中的危機傳播,首先還是需要對相關的法律法規進行完善。近年來,我國在相應領域的法律法規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目前在社會化媒體平臺上傳播謠言或不實言論造成惡劣影響的情況已經入刑,傳播者需要承擔起相應的法律責任,這為危機傳播增加了成本,在很大程度上對社會媒體環境中混亂的信息傳播起到了有效的控制作用。但是由于社會化媒體環境的復雜性,這些法律法規條款還有待進一步地完善,危機傳播涉及到的領域和方式還有很多都是沒有相關法律法規進行管理的,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還需要進一步加強相關的法律法規條款的完善,才能夠通過有力的法律途徑來遏制危機傳播。
2.2采用角色轉換戰略
社會化媒體平臺是目前危機傳播的主要途徑,如果不對這種環境進行比較深入的了解,就不可能達到有效的危機傳播控制效果。因此,對于政府機構或者企業來說,不應該保持高高在上的姿態,而應該切實地參與到網絡中來,成為社會化媒體中的一員,這樣才有利于政府機構或者企業進行危機傳播控制,政府的角色轉換以及網絡關系資源的獲得是處理輿情危機的關鍵。目前我國許多政府機構與企業都認識到了角色轉換的重要性,可以發現,在微博、微信等許多社交平臺上出現了許多政府部門和企業的官方賬號,在網絡上也出現了更多的官方網站,這些官方賬號和網站在社會化媒體中可以取得較好的權威性,有很大一部分人在危機傳播時會選擇相信官方賬號和網站,這就對危機傳播起到了很好的控制作用。真實地參與到社會化媒體環境中去,才能夠及時獲得危機傳播的關鍵信息,進而起到更好的危機傳播遏制效果。
2.3提高危機傳播處理效率和能力
在社會化媒體環境中,僅僅進行角色轉換是不夠的,如果要使得政府機構和企業的官方賬號和網站取得更大的權威性和公信力,還必須提高其自身的信息處理效率和能力。社會化媒體環境本身就為危機傳播提供了非常快速的傳播平臺,如果在危機傳播幾乎已經蔓延到整個網絡中時,政府機構或者企業才做出反應就很難取得民眾的信任,并且可能因為無法良好地進行溝通交流而產生更嚴重的危機。因此,在遏制危機傳播的過程中,政府機構或企業應該提高自己的危機處理效率和能力,在危機傳播出現時就應該迅速進行輿論控制,發布更加權威、真實的信息,在危機傳播沒有產生大范圍影響時就迅速對其進行控制。不管是政府機構還是企業,樹立良好的公眾形象是非常關鍵的,在危機傳播過程中能夠迅速進行快速、正確的反應是非常重要的,相關的負責人應該把握住社會化媒體中人們對于信息的辨識特點,用更加快速的處理速度和更加誠懇的態度進行處理,尤其是在自身有一定的過失時,不要急于推卸責任,而應該樹立起勇敢承認錯誤并且積極尋求解決措施的姿態,這樣才能夠減輕危機傳播帶來的不利影響,有效提高政府機構和企業的可信度,使其在危機傳播中掌握主動權,有效遏制危機傳播。
在社會化媒體環境下,危機傳播具有傳播速度快、傳播源頭難以控制、交流溝通困難等特點,這些特點為危機傳播的遏制工作帶來了很大的阻礙,必須采取更加有效的策略才能夠有效控制危機傳播。遏制危機傳播必須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政府機構或企業應該采取角色轉換戰略,深入到社會化媒體環境中才能夠進行有效的危機傳播控制,并且還應該提高危機傳播的處理效率和能力,有效遏制危機傳播,營造和諧的網絡媒體環境。
[1]喻國明.社會化媒體崛起背景下政府角色的轉型及行動邏輯[J].新聞記者,2012(4):3-8.
[2]鄭莞雨.社會化媒體浪潮下的碎片傳播分析[J].中國廣播,2011(11):67-70.
[3]郭慧清.社會化媒體崛起背景下信息傳播及處理的新出路探討[J].科技傳播,2013(19):33-34.
[4]李紅燕.新媒體在企業危機公關中的路徑選擇及運用策略[J].價值工程,2012(27):279-281.
G2
A
2096-0360(2016)15-0017-02
金赫棋,北京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