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禎武河北大學,河北保定 071000
數字時代編輯出版的數字化轉型工作探討
游禎武
河北大學,河北保定071000
當前社會由于科學技術和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已經逐步走上了數字化的道路。在這個數字化時代,傳統(tǒng)的編輯出版工作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zhàn),數字化轉型是編輯出版工作能否順應時代發(fā)展的關鍵,編輯出版的數字化轉型是一項系統(tǒng)性的、漫長、復雜的工程,完成了數字化轉型,編輯出版才能持續(xù)健康發(fā)展。文章從如何促進編輯出版工作的健康發(fā)展入手,探討編輯出版的數字化轉型工作。
數字時代;編輯出版;數字化轉型
隨著網絡和移動通訊工具的逐步普及,傳統(tǒng)的編輯出版工作越來越依賴科技和信息技術,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和機遇,行業(yè)前景慘淡,為了促進我國編輯出版行業(yè)的振興發(fā)展,順應當代人們對智能設備的依賴現狀,必須盡快展開編輯出版的數字化轉型工作。
數字出版是以互聯網技術的充分發(fā)展為條件的。數字出版通常強調的是內容和運作流程的數字化及生產的規(guī)模化。在傳播和消費方面,也強調傳播載體和消費方式的數字化。總而言之,數字出版極大地便利了出版、傳播和消費這三大環(huán)節(jié),是編輯出版數字化轉型工作的重點。
數字出版,也就是用數字化的技術手段對傳統(tǒng)的出版內容進行編輯加工,并借助新媒體和網絡將數字化的內容進行出版和發(fā)行。數字出版具備內容數字化、產品數字化、傳播數字化、管理數字化等極大特點。其主要形式包括擴了數字化期刊、數字出版物、網絡文學、遠程教育、數字地圖等多個方面,其傳播一般借助互聯網和移動通信手段進行傳播。主要的優(yōu)勢有以下幾點。
首先,數字出版的門檻更低。數字出版最早可聯系到網絡小說的興起,網絡小說的門檻較低,任何人都可以進行寫作。網絡小說的蓬勃發(fā)展帶動了整個數字出版的不斷發(fā)展。如今不少網絡小說甚至被改編成了電視電影,突破了文字媒體的范疇。因此,整個編輯出版的數字化也相應的降低了門檻,內容提供者也因此大幅增加。
其次,數字出版的效率更高。目前的數字出版平臺越來越多,它們結合互聯網和新媒體進行傳播,傳播效率更高。對于編輯而言,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和計算機的應用,都很大程度上便利了審稿和編輯工作,提高了編輯的工作價值,也提高了數字出版編輯的工作效率。而對于受眾而言,結合電腦、平板和手機,其不僅對信息的接收方式變得多樣,還能整合碎片化的時間進行閱讀。這些都使得整個數字出版環(huán)節(jié)的效率得到很大提高。
傳統(tǒng)編輯出版的產品不能緊跟市場,且其營銷職能相對較弱,在互聯網發(fā)展過程中,越來越被邊緣化。這是因為傳統(tǒng)出版往往借助于報紙和書籍作為媒介進行傳播,其傳播速度與互聯網傳播方式自然不可同日而語。數字時代的新傳媒,往往借助多種方式進行營銷工作,其出版種類得到明顯的增加,但其成本卻相應降低。另一方面,由于新媒體的傳播優(yōu)勢,編輯和讀者的交流也得到強化,編輯是數字時代的策劃者,與讀者的交流,使得數字產品能更加貼合用戶的習慣和喜好,對其產品占領市場擁有極大的便利。相比之下,傳統(tǒng)的編輯出版在這方面就是短板。
因此,傳統(tǒng)的編輯出版行業(yè)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證生存和發(fā)展,就必須要進行數字化的轉型工作。只有認清形勢,樹立危機意識,并在此基礎上擁抱新技術,促進自身在多個方面的轉型,才能適應時代的發(fā)展要求,增加自身的競爭優(yōu)勢。
數字化轉型工作是一項系統(tǒng)化的工程,需要從多個方面進行相應的轉型工作。主要包括編輯出版的技能轉型和編輯人員的素養(yǎng)轉型這2個方面。
3.1編輯出版的技能轉型
當前數字時代下,各行各業(yè)的人員都需要掌握一定的計算機操作技能,對于從事編輯的工作者來說,除了基本的計算機操作技能,還需要具備相關的信息技巧,而編輯出版的技能轉變主要有3個方面。
首先,編輯主體的轉變。傳統(tǒng)的編輯出版工作主要的工作內容為根據書自身的序列構成進行句子、段落順序的編輯,由于過去常常是單一的信息傳遞模式,編輯的主體也呈現著單一化的特性,在目前的數字化時代,信息傳遞的方式逐漸趨向多元化,文字組合方式也逐漸多樣化,句子得到了擴展,信息傳遞不再有時間的限制,編輯主體邁向了多元化的發(fā)展步伐。
其次,從紙質化到電子化的轉變。由于我國的出版社長期以來都屬于壟斷性經營,有體制保護,導致我國目前依然屬于傳統(tǒng)的出版編輯行業(yè),在技術上有著很多不足,不能精確地使用技術,不思進取,沒有市場化和互聯網的先進觀念,不了解數字版權的具體使用,一些編輯人員完全不清楚數字化的出版需要掌握的技術,在與已經數字化的出版社進行競爭的過程中,這一類傳統(tǒng)編輯出版社都會倍感壓力,產生心理焦慮。因此,為了促進編輯出版的數字化轉型,編輯人員應積極學習相關的編輯技術,了解數字化出版的形式和特點,利用網絡平臺了解讀者的閱讀需求、閱讀特點和閱讀變化,了解全球范圍內數字出版的變化,推動數字化轉型。
最后,編輯角色的轉變。傳統(tǒng)的編輯工作是在大量的文化資源上尋找有意義和有價值的東西,通過編輯、排版、裝幀設計,面向社會進行文化傳播,滿足社會大眾的文化需求,傳統(tǒng)的編輯工作中,編輯工作人員與讀者的關系具有一定的支配性,讀者只能被動選擇文化產品,數字時代背景下,這種關系已不再適應社會發(fā)展,受眾可以根據自己對文化產品的需要自行選擇,而編輯人員必須了解受眾的需求,利用數字化進行個人化內容的編輯,由此編輯的角色也從信息的搜尋者變成了受眾的反哺者。
3.2編輯人員的素養(yǎng)轉型
數字化時代更新的不僅是信息科學技術,還有編輯人員的傳統(tǒng)觀念。數字化時代背景下,編輯人員往往會面臨更高的素養(yǎng)要求,除了主要的知識素養(yǎng),還需要具備基礎的信息素養(yǎng)。
首先,增強提升編輯人員媒介素養(yǎng)的力度,增強與各類媒介和受眾的溝通交流,數字化時代下,媒介的性質和作用都發(fā)生了轉變,媒介的種類得到了極大的發(fā)展,出現了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在與這種新媒介進行交流溝通時,編輯人員首先要了解清楚媒介的使用方法和發(fā)展情況,堅持主流文化的立場,重視了解受眾的需求,加強提升編輯人員媒介素養(yǎng)的力度,順應數字化時代的發(fā)展趨勢。
其次,提高編輯對國內外媒介環(huán)境改變的了解,作為數字化時代下的編輯人員,本身應具有對知識不倦渴求的精神,有很強的主動學習意識,具備獨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維,利用新媒介資源,編輯人員可以擴展信息傳遞渠道,加強與受眾的交流,推動信息傳播的快速化和準確化。
再次,學習先進的傳播觀念。數字化時代,信息的傳播呈現著多樣化、快速、準確的特點,信息的傳播使個人的學習更加便利,編輯人員的傳播價值在信息化的活動中得到了極大地發(fā)揮,媒介消費成為了新型消費模式,編輯人員通過學習先進的傳播觀念可以推動媒介消費模式的發(fā)展,讓信息的傳播更加具備有效性。
最后,塑造良好的媒介的素養(yǎng)環(huán)境。編輯出版社內部可以經常開展專題交流會,營造學習氛圍,編輯人員應該重視提升自身媒介素質,激發(fā)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信心,提高自身編輯素養(yǎng),有關部門應為編輯媒介素養(yǎng)的提高建立一個公開的平臺,鼓勵各方編輯人員互相學習交流,形成良好的媒介的素養(yǎng)環(huán)境,穩(wěn)步提升編輯人員的媒介素養(yǎng)。編輯出版的數字化轉型工作從根本上來說是編輯人員的意識轉變工作,在信息技術日新月異的發(fā)展下,數字化轉型是編輯出版工作的必然趨勢。
隨著目前科技技術和網絡技術日新月異的發(fā)展,編輯出版工作的數字化轉型已經成為了大勢所趨,現代人們對于科技技術和移動智能工具越來越依賴,只有通過數字化轉型工作,才能更好地為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服務。編輯出版工作的數字化轉型工作是一項系統(tǒng)性的、漫長、復雜的工程,在此過程中,編輯人員應積極學習最新技術,轉變自身意識形態(tài),從而完成數字化轉型工作,推動編輯出版的持續(xù)健康發(fā)展。
[1]朱京瑋.數字時代出版編輯轉型與創(chuàng)新[J].中國報業(yè),2014(12):42-43.
[2]張晨,汪立亮.數字時代編輯出版的數字化轉型[J].出版廣角,2014(10):50-51.
[3]任加林.數字時代編輯出版的數字化轉型[J].新媒體研究,2015(16):6,14.
[4]岳萍.數字時代出版編輯轉型與創(chuàng)新[J].中國報業(yè),2015 (12):66-67.
G2
A
2096-0360(2016)15-0107-02
游禎武,河北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