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波
(夏邑縣第二人民醫院 彩超室 河南 商丘 476400)
?
高頻彩超在甲狀腺癌頸部淋巴結轉移診斷中的應用分析
劉曉波
(夏邑縣第二人民醫院 彩超室河南 商丘4764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高頻彩超應用于甲狀腺癌頸部淋巴結轉移診斷中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夏邑縣第二人民醫院收治的疑似甲狀腺癌頸部淋巴結轉移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給予高頻彩超診斷,觀察淋巴結門部回聲、邊緣有無缺損或鈣化情況,同時對淋巴結縱徑、橫徑、內部阻力指數和動脈血流收縮期峰值流速等進行測量,將其與病理確診結果進行比較。結果高頻彩超檢測出甲狀腺癌頸部淋巴結轉移者37例(69枚),非頸部淋巴結轉移者23例(102枚)。高頻彩超檢測的陽性診斷率為83.78%(31/37),超聲敏感性為86.11%(31/36),診斷正確率為81.67%(49/60)。轉移性淋巴結的部位以Ⅲ區和Ⅳ區分布最高,分別為80.56%(29/36)和 61.11%(22/36)。轉移性淋巴結的各超聲特征均高于非轉移性淋巴結(P<0.05)。結論對于甲狀腺癌頸部淋巴結轉移患者采用高頻彩超診斷具有較高敏感性和準確率,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高頻彩超;甲狀腺癌;頸部淋巴結轉移;診斷
甲狀腺癌是一種發病率較高的內分泌系統腫瘤,對于此類患者需及早診斷,并且采取有效治療措施[1]。甲狀腺癌在頸部發生淋巴結轉移的概率較高,且腫瘤分期的一種重要判斷指標即為淋巴結轉移,因此有效診斷出淋巴結轉移對于甲狀腺癌患者之后手術治療的選擇和實施具有顯著意義。隨著臨床診斷醫學的不斷進步,超聲影像技術已經被廣泛應用于甲狀腺癌患者的診斷中[2]。本次研究對夏邑縣第二人民醫院收治的60例疑似甲狀腺癌頸部淋巴結轉移患者均給予高頻彩超診斷,并且將結果與病理診斷進行比較?,F將結果示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夏邑縣第二人民醫院收治的疑似甲狀腺癌頸部淋巴結轉移患者60例,其中男21例,女39例;年齡13~74歲,平均(40.23±17.2)歲;其中合并橋本病2例、濾泡狀癌1例、鱗癌1例、髓樣癌1例、乳頭狀癌55例。
1.2治療方法所有患者取仰臥位,采用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診斷,探頭頻率為8.0~14.0 MHz,采用直接掃描法檢查甲狀腺和頸部。記錄門部回聲均勻、邊緣缺損、鈣化情況,測量縱徑/橫徑、內部動脈彩色血流收縮期峰值速度(Vmax)和阻力指數(RI)。
1.3手術及病理檢查給予所有患者甲狀腺切除術和頸部淋巴結清除術治療,并取病灶組織確診是否為甲狀腺癌頸部淋巴結轉移。
1.4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定量資料進行t檢驗,定性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頸部轉移性淋巴結高頻彩超表現無法看清頸部轉移性淋巴結邊界,可見內部不均勻回聲散于微鈣化灶上;部分頸部轉移性淋巴結縱徑和橫徑比例在1.5以下者,未見淋巴門,且可見內部彩色血流呈現紊亂現象。
2.2高頻彩超診斷頸部淋巴結轉移情況高頻彩超檢測出甲狀腺癌頸部淋巴結轉移者37例,經病理確診者31例;高頻彩超檢測甲狀腺癌非頸部淋巴結轉移者23例,經病理診斷非頸部淋巴結轉移者5例。高頻彩超檢測的陽性診斷率為83.78%(31/37),超聲敏感性為86.11%(31/36),診斷正確率為81.67%(49/60)。見表1。
2.3病理診斷結果病理診斷結果顯示31例為頸部單側淋巴結轉移,5例為頸部雙側淋巴結轉移。轉移性淋巴結的部位中Ⅲ區分布最高,其次為Ⅳ區,分別為80.56%(29/36)和 61.11%(22/36)。轉移性淋巴結Ⅰ區轉移率為2.78%(1/36),Ⅱ區轉移率為41.67%(15/36)、Ⅴ區轉移率為33.33%(12/36),Ⅵ區轉移率為11.11%(4/36)。

表1 高頻彩超診斷與病理診斷頸部淋巴結轉移情況比較(n)
2.4轉移性淋巴結和非轉移性淋巴結超聲特征轉移性淋巴結的各超聲特征均高于非轉移性淋巴結(P<0.05);轉移性淋巴結Vmax和RI分別為(31.5±12.3)cm/s、(0.83±0.11),均明顯高于非轉移性淋巴結的(19.4±13.2)cm/s、(0.50±0.1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轉移性淋巴結和非轉移性淋巴結超聲特征比較[n(%)]
注:與轉移性組比較,aP<0.05。
3討論
甲狀腺癌是一種發病率較高的腫瘤疾病,其主要特征為甲狀腺內有腫塊,質地堅硬,其腫塊會逐漸增長,且還會發生淋巴結轉移[3]。甲狀腺癌發生淋巴結轉移的時間較早,約有50%的甲狀腺患者在初診時就已出現淋巴結轉移,如果能夠較早確診,可有效提高生存率[4]。甲狀腺癌的轉移灶以及原發灶等的穩定性很高,具有隱匿性癌淋巴結囊性轉移通常需要更長的時間,部分患者轉移的時間可能大于10 a。
高頻彩超能夠將血流信號匯聚于二維圖像上,形成彩色多普勒超聲血流圖像,以便更好地觀察,且診斷具有無創性,不僅能夠有效檢測出患者是否出現淋巴結腫大現象,還能夠判斷淋巴結本身性質。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進行高頻彩超,其陽性診斷率為83.78%(31/37),超聲敏感性為86.11%(31/36),診斷正確率為81.67%(49/60)??梢妼谞钕侔╊i部淋巴結轉移者采用高頻彩超診斷具有較高敏感性和準確率。且轉移性淋巴結的各超聲特征均高于非轉移性淋巴結,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梢姼哳l彩超可準確診斷甲狀腺癌頸部淋巴是否已經轉移,且病灶內彩色血流分布狀況越豐富,淋巴結轉移的概率越大。本研究結果還顯示,轉移性淋巴結的部位以Ⅲ區分布最高,為80.56%(29/36),其次為Ⅳ區,為61.11%(22/36),最低為Ⅰ區,轉移率為2.78%(1/36)。而往往在診斷時會遺漏Ⅰ區轉移,因此需要提高警惕此區域轉移。
綜上,對于甲狀腺癌頸部淋巴結轉移患者采用高頻彩超診斷具有較高敏感性和準確率,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曹萌,劉軍,姚永忠.64排螺旋CT聯合高頻彩超在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診斷中的臨床應用[J].中國煤炭工業醫學雜志,2015,18(5):784-787.
[2]景麗萍.51例甲狀腺癌頸部淋巴結轉移高頻彩超的診斷意義[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5,15(73):151-152.
[3]王馳,于芳,宋慧芳,等.高頻彩超在甲狀腺癌診斷中的應用58例分析[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2,12(1):155.
[4]陳燕虹,周麗華.三聯心理干預法對甲狀腺癌手術患者焦慮的影響[J].河南醫學研究,2014,23(2):85-88.
【中圖分類號】R 736.1
doi:10.3969/j.issn.1004-437X.2016.06.108
(收稿日期:2015-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