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麗文
“貧”字刺眼,卻是貧困地區無法回避的現實。種種困難,“逼”出了一套又一套行之有效的辦法與措施。在“十三五”的藍圖里,實現農村貧困人口脫貧,已經成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一個基本標志,如何在優勢與短板并存的貧困地區做好國土扶貧這篇大文章,托舉農民脫貧增收的致富夢,是國土資源部抓住機遇、強力攻堅的使命擔當。
古人云:“不忘初心,方得始終”。1986年,黨中央、國務院吹響了“向貧困宣戰”的號角,國土資源部(原地礦部)率先響應號召,成為第一批參與定點扶貧的國家六部委之一。從1987年定點幫扶江西贛南開始,國土資源部便將扶貧開發作為自己的使命擔當,向老區人民作出“贛南不脫貧,幫扶不脫鉤”的莊嚴承諾。
一諾千金,堅定了贛南老區干部群眾加快脫貧致富的信心和決心;一諾千金,演繹出助力蘇區人民綠水青山變金山銀山的生動傳奇;一諾千金,傾力書寫了扶貧開發工作的“贛南樣本”。
二十九年,九千多個日夜,一任接一任的領導、一茬接一茬的扶貧工作隊員,一個個熟悉的面孔相聚、一雙雙熱情的雙手相握,從礦產勘查開發到地質災害防治,從礦業發展到土地整治,從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到優勢產業開發,從科教培訓到新農村建設,國土資源部帶給贛南兒女的不僅是財富,還有新的觀念、新的發展模式、新的生活方式。
2015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上明確提出,要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重在提高脫貧攻堅成效。關鍵是要找準路子、構建好的體制機制,在精準施策上出實招、在精準推進上下實功、在精準落地上見實效。
國土資源部正是憑著愚公移山之志和苦干實干的精神,出實招、辦實事,用國土人的“新”思想、“真”工作,“實”作風、“細”方法,挖掘出土地政策的“真金白銀”,避免資本“吃肉”、農民“喝湯”,力爭把好鋼用在“精準脫貧”上,讓貧困地區實現了“弱鳥先飛”。
如今,“用好用足用活國土資源政策,用心用情用力助推脫貧攻堅”這招“活棋”,已在貧困地區濃墨重彩地展現了一個個脫貧攻堅同步小康的國土行動。
不忘初心,繼續前進。脫貧攻堅責任重大、任務艱巨、使命光榮,國土資源部再一次鄭重承諾,將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以高度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舉全系統之力助推脫貧攻堅,為使貧困地區群眾與全國人民一道實現全面小康作出無愧于時代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