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游旋
?
“營改增”對行業企業及上下游相關企業的影響分析
文/游旋
摘要:本文主要圍繞“營改增”對行業企業及上下游相關企業的影響展開詳細的探究。
關鍵詞:營改增;影響;行業企業;上下游企業
2016年5月1日,我國已經全面推行了“營改增”,稅收制度的改革必將對各個企業的運行等情況產生影響,本文則圍繞改制對行業以及上下游單位形成的影響進行分析,進而保障企業獲得更好的發展提供科學的依據。
2016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今年全面實施營改增。從5月1日起,將試點范圍擴大到建筑業、房地產業、金融業、生活服務業,并將所有企業新增不動產所含增值稅納入抵扣范圍,確保所有行業稅負只減不增。今年5月1日起,營改增試點范圍擴大至建筑業、房地產業、金融業、生活服務業,這是一項意義重大的稅制改革,減稅規模空前巨大,預計本輪營改增擴圍將減稅5000億元。
(一)稅負降低
“營改增”實施之后,較之稅制改革之前,小規模納稅人稅負顯著降低。稅負降低的因素存在兩個:其一,計稅根據縮減;其二,適用稅率下降。①稅改之后銷售額已經被排除在計稅依據之外,計稅依據減少;②稅制改革之后,小規模納稅人稅率為3%,稅負明顯下降[1]。另外,營業稅金和附加稅的計稅根據是需要上繳的營業以及增值稅,而增值稅減少必然使得附加減少。
(二)業務受限
“營改增”實行之后,一般納稅人需要繳納的增值稅額為當期銷項稅額與當期進項稅額的差。為實現減負,如果一般納稅人處于下游,則物資采購時應當首先選擇可以開增值稅發票的單位。通常而言,小規模納稅人不能出具增值稅發票,業務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響。
(三)商業融資受限
小規模納稅人的計稅方法是簡易計稅,對于成本以及支出等沒有過多的要求,因此約束力不足,在此狀況下,納稅人本身對于會計核算的管理也出現松弛。國內的小規模納稅一般來說指的是銷售額不足500萬元的單位,也就是小微型單位[2]。長時間以來,這種企業的發展瓶頸是融資困難。而融資困難主要是因為會計核算缺乏完善性,使得融資部門不能準確的掌握企業的經營狀況。面對信息不對稱,金融企業為了規避風險,盡可能的避免為企業辦理貸款。
(四)長遠發展受到制約
站在長遠角度分析,企業發展需要滿足經濟環境的需要,持續組織產業升級,改進管理以及技術水平。增值稅的實行對社會分工非常有利,對于現代企業制度的建設也發揮到了積極作用[3]。但是,小規模納稅人無法實施進項稅抵扣,其銷項稅也無法在下游單位的經濟活動中進行抵扣,這導致小規模納稅人無法歸入增值稅機制之中,也無法享受稅制改革的有益成果,對于企業的持久、穩定發展非常不利。
“營改增”實行之后,在計稅辦法已經會計核算方面,一般納稅人出現了質的改變。假如企業的營業額固定不變,企業的凈利潤、現金流量、稅收負擔都會發生很大的改變。文章基于原有的相關研究成果,嘗試建立關于“營改增”通用的行業分析架構以及數據模型,方便對實際的參數變化的情況下對稅改影響情況進行實時的測算,
假設:甲企業是實現“營改增”不久的一般納稅人,稅改前實行營業稅稅率為T0,之后增值稅稅率設為TX,城建附加適用稅率為7%,教育費附加適用3%,所得稅稅率適用25%,忽略其他項目。下面的模型適合這一假設。
模型①:
甲單位改制之前收入為S1,成本在收入的所占比重為R1,改制后增值稅為TX,可抵扣成本的比例為C,抵扣稅率是TM,假定稅改后該單位的銷售以及購置金額沒有出現改變,其他因素忽略。
稅改后,企業的流轉稅稅負出現改變,具體的利潤以及所得稅也出現改變,同時對凈利潤以及現金流量形成影響,進而對凈利潤以及現金流量形成影響。企業應當將眼光放長遠,注重稅制形成的綜合性影響。所以凈利潤以及現金流的改變是接下來分析的重點。
根據研究結果得出,多項因素決定凈利潤的變化,涉及成本比例、增值稅稅、以及抵扣稅率。稅改之前,T0具有積極影響,稅改后,TX的增加會制約凈利潤的增加。S1可以放大利潤,一般利潤上漲,S1越大,企業利潤也可以顯著增加;S1變小,利潤漲幅小。
深入研究可知,凈利潤以及流轉稅稅負二者之間的改變呈現反向一致性。也就是增值稅比營業稅高,則稅改會加重流轉稅稅負,凈利潤減少;反之,稅負減輕,利潤增加。
(一)供應商選擇對下游企業造成的影響
基本假設:“營改增”實施之后,可以忽略小規模以及一般納稅人的產品差異。稅改之后,企業在對供應商選擇的過程中,一方面要對報價可以考慮,另一方面還需要對進項稅的抵扣問題。
模型②:假定S2為小規模納稅人的報價,S3為一般納稅人的報價,增值稅為T1,設所有的購置成本均可進行抵扣。根據甲企業兩種采購形式計算凈成本過程,將稅后最小凈成本作為決策標準,兩種采購方式無差別的平衡狀態為:
S2×(1-25%)=[S3/(1+T1)]×[1-T1× (7%+3%)]×(1-25%)
此時, S2/S3=(1-0.1×T1)/(1+T1)
當S2/S3>(1-0.1×T1)/(1+T1)時, 甲企業在一般納稅人進行采購較合適。當S2/S3<(1-0.1×T1)/(1+T1)小規模納稅人進行購置比較合適。而當前確定的增值稅稅率為6%,S2/S3的比值93.8%,0<S2/ S3<1,而且較大的減輕了企業的稅負。營改增的實施使得企業重新選擇供應商,選擇活動有利于上游一般納稅人,但是不利于小規模納稅人的發展。
(二)重新定價對下游企業的影響及上下游企業的相互影響
“營改增”實行之后,為確保企業收益,一般納稅人必須對自身的報價;而一般納稅人處于下游的情況,為保持企業的成本,自身可以接納的報價則會進行對應的調整[4]。以上改變會出現造成企業以及下游企業重新定價的情況的發生。
模型③:乙企業屬于下游的一般納稅人。在稅改之前甲單位對其報價為S4,稅改之后進行的報價為S5(含稅)。假定二者進行交易過程中能夠出具增值稅發票,可以進行進項稅抵扣。
稅制改革前后企業的凈利潤無差別的平衡點為:
S4×[1-T0-T0×(7%+3%)]×(1-25%)= S5/(1+TX)×[1-TX×(7%+3%)]×(1-25%)
此時,S5/S4=(1+TX)×[1-T0-T0×(7% +3%)]/[1-TX×(7%+3%)]。
當S5/S4>(1+TX)×[1-T0-T0× (7%+3%)]/[1-TX×(7%+3%)]當時,實施營改增之后企業獲得利潤較為客觀。
當S5/S4<(1+TX)×[1-T0-T0× (7%+3%)]/[1-TX×(7%+3%)]時,改制之后,企業的獲利會出現下滑。
改制之前營業稅率為3%和5%,改制之后實施增值稅稅為6%,則改制之后的S5/S4分別為1.03,1.01。在上述報價下對乙單位的凈成本進行計算。其稅后凈成本的無差別平衡點為:
S4×(1-25%)=S5/(1+TX)×[1-TX× (7%+3%)]×(1-25%)
當時,S5/S4=(1+TX)/[1-TX×(7% +3%)]
當S5/S4>(1+TX)/[1-TX×(7%+3%)]時,乙企業稅后凈成本會增長;
當S5/S4<(1+TX)/[1-TX×(7%+3%)]時,乙企業稅后凈成本會下滑。
而當前增值稅稅額為6%,改制之后,一般納稅人進行報價提高到過去的1.01(1.03)倍,則能夠取得改制前同等的收益;但是下游單位可以將報價提升至1.07倍,進而保障收益。二者之間存在的差額提供了重新定價的空間,價格假如設在1.01(1.03)— 1.07,二者可以共同獲利。
綜上分析可得,稅制改革之后,對于行業以及上下游企業造成了一定的影響,為了更好的干活的利潤,企業應當切實了解改革前后的具體情況采取正確的稅后籌劃,進而獲得更加理想的效益。
參考文獻:
[1]李紅艷.“營改增”對行業企業及上下游相關企業的影響[J].財會月刊,2015,13:115-119.
[2]白雪.建筑企業“營改增”與行業上下游[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5,10:37-38.
[3]雒艷.營改增對交通運輸業及其上下游企業的影響分析[J].商業會計,2013,04:43-44.
上接(第159頁)模式,稅務會計處理好日常增值稅發票的領購、開具、認證、納稅申報和對項目部辦稅人員的業務輔導,項目部辦稅人員做好跨縣(市、區)稅款預繳等工作;財務人員還要做好稅務籌劃工作,加強與相關部門的溝通,充分利用國家在增值稅方面的政策優惠,爭取更多的政策扶持為企業創造價值。
(四)調整和優化預算管理
要制定新的投標報價體系建筑企業預算管理人員應加強學習,跟蹤國家相關政策的制定進度,及時熟悉和掌握新的造價管理體系內容,為企業制定和優化投標報價方法,合理轉嫁企業稅負打下堅實基礎。施工預算也要根據投標報價的定額改變進行重新調整,使預算更合理更有利于工程實際成本的控制。
(五)加強發票監管、成本分析、監控各項目風險
增值稅專用發票是實現進項稅抵扣的主要憑證需要在開具后180內完成認證抵扣,虛開增值稅發票抵扣進項稅存在很大稅務風險,所以必須要加強發票管理:關注發票的開具時間、報送財務部時間、發票類型以及發票真偽等方面,此外開票信息要和企業真實信息一致。還要做到合同流、服務流、發票流、資金流相一致,要對這些信息進行認真審核、還要加強檢查的力度對于違反相關要求給公司造成損失的要及時進行處理。同時因施工項目實際取得的進行發票存在一定不確定性,公司要組織人員及時進行預算與實際成本分析比對,發現問題及時調整控制過程中的成本失控風險和納稅風險。
建筑業“營改增”不僅是稅制的變化,對于企業的經營管理、內部控制、財務管理、投標報價等方面都有著很大的影響,建筑施工企業只有做好“營改增”的積極應對,才能真正實現企業稅負降低,實現企業健康持續發展。
[1]唐云慧,許紀校.“營改增”對建筑業企業財務影響的預測——以山東路橋為例[J].財會月刊,2015,25:58-60.
[2]孫俊紅.淺談“營改增”對建筑業財務影響及對策[J].現代經濟信息,2015,24:144+147.
[3]陳玉倩.營改增政策對建筑業財務管理的影響及對策[J].現代經濟信息,2016,07:231-232.
作者單位:(福州北科大舟宇電子有限公司) (天津東南鋼結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