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冰心
[摘要]在居民生活質量得以提高的背景下,人們對文化產品的需求也呈現出逐漸增多的趨勢,使得我國的文化創意產業得到了快速的發展。而文化創意產業正是推動我國經濟轉型的關鍵因素,創新成為經濟轉型的重要驅動力。文章正是基于這一視角,對文化創意產業以及其對我國經濟轉型的推動進行簡要概況,找出我國文化創意產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相關建議,以期通過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推動我國經濟的順利轉型。
[關鍵詞]文化創意;產業化;經濟轉型
[DOI]10.13939/j.cnki.zgsc.2016.29.057
1 文化創意產業概述
1.1 文化創意產業的概念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在其基本的生活得以保障后,人們逐漸開始重視文化教育,因而文化產業得以快速發展。同時,借助于互聯網技術等各類新興產業的推動,活躍的社會氛圍以及人們對創新創業的大力提倡,使得文化創意產業順勢迸發。從總體而言,文化創意產業是基于互聯網背景下,倡導創新創意的創意產業與內容產業的融合。它關注產業的文化內涵,更加強調文化產品的經濟價值、創造性以及社會功能。因而,文化創意產業將作為文化產業的重要力量,推動我國經濟轉型。
1.2 文化創意產業的特征
首先,文化與創意相結合。究其根本,文化創意產業從屬于文化產業,因而它的基本內容是文化與創意的有機結合,并以其獨特魅力吸引到消費者。其次,高附加值與融合性相結合。文化創意產業的文化產品往往具有高附加性,同時是多個領域內容的融合,這也對促進我國經濟結構轉型有著深遠意義。最后,具有較高的科技含量。高新技術產業是目前社會發展的重點方向,對于文化產業而言同樣不例外,文化創意產業是高科技、創意與文化的有機結合。
2 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的戰略意義
首先,以創意為重要特征的文化創意產業能夠為市場帶來更多更優質的機會,能夠成為推動我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在面臨金融危機時,文化創意產業能夠有效促進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加快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進而加快經濟復蘇進程。其次,文化創意產業相關的文化產品能夠以其獨特的娛樂性吸引到更多的消費者。同時,文化創意產業的出現打破了傳統的生產經營模式,倡導以需求來推動生產,不僅能夠滿足市場需要,更能夠合理有效地利用資源。最后,文化創意產業不單單是對傳統文化產業的升級,更是文化產業同其他眾多相關領域的融合。這不僅能夠幫助文化創意企業擁有更加豐富的形式以及獨特的內容,更能夠調整其行業結構,使其更加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建立更加完善的行業體系,為經濟增速貢獻更多的力量。
3 我國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3.1 產業組織不成熟
文化創意產業在我國出現的時間并不長,針對文化創意產業的構建方法以及管理規范尚未確定,這也就導致我國文化創意產業在很長一段時間里處于摸索階段,難以得到應有的發展速度。建立起完善的產業組織,使其更加規范地發展,是目前我國政府亟待解決的問題。另外,文化創意產業發展中最為重要的是人才的儲備。只有具備了優秀的人才,才能為文化創意產業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使其成為推動經濟轉型的后備力量。然而,就目前情況而言,我國該方面的人才不僅在數量上較為匱乏,在層次結構上也存在著明顯的差異。同時,有關文化創意產業人才的培養上,也存在基礎薄弱的情況,這也是阻礙人才培養的重要因素。只有盡快完善相關的產業組織才能夠促進我國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
3.2 產業結構不合理
近年來,文化創意產業經歷了從無到有的過程,并逐漸發展到初具規模,成為推動經濟的重要因素。然而,我國的文化創意產業更多地受到各地經濟環境的影響,產業結構在地域空間上分布及其不均。發展較為成熟的文化創意產業更多地集中于經濟發達的一線城市,例如北京、上海等城市,由于其經濟發展較好,其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受到的支持更多。與此同時,我國的文化創意產業在創意程度上存在著明顯的不足,尤其是目前眾多的娛樂性節目,存在著明顯的抄襲現象。
3.3 相關政策不完善
目前,我國尚未推出有關文化創意產業的具體規劃,這就導致不同區域間產業發展不規范。同時,由于缺乏必要的規劃,使得文化創意產業在發展上出現空間分布不合理以及產業結構布局不合理的狀況。同時,對于知識產權等內容的保護力度不夠,相關從業者的權益得不到應有的保障,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這一行業的發展。另外,國家對文化創意產業的扶持力度不夠,外界對其投資有限,加上融資困難等問題,導致眾多小型文化創意企業被扼殺于搖籃之中。
4 發展文化創意產業、推動經濟轉型的建議
4.1 完善組織模式
要想通過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實現對經濟增長模式的轉變,必須盡快完善其產業組織模式。首先,必須盡快落實文化創意產業的規劃問題,根據各地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政策,并加強不同地區之間的交流與協作,共同促進我國文化創意產業對經濟轉型的推動。其次,培養創意產業相關人才,使其成為產業發展的源泉與動力,促進文化創意產業的繁榮與發展。最后,加強對各個企業綜合競爭力的培養,形成良性的競爭氛圍,有助于促進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與進步。
4.2 優化產業結構
要想使文化創意產業能夠長久發展下去,必須重視對產業結構的調整與優化。首先,針對地區優勢力量,建立富有特色的文化創意產業,并在集中的創意產業園區內加強不同企業之間的交流與協作,構建出完整的產業鏈條,實現對傳統生產、營銷方式的轉變。其次,在進行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過程中,不斷提高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也是推動經濟轉型的重要內容,只有這樣才能夠使我國的文化創意產業擺脫過去那種一味模仿的困境,找到具有特色的發展模式。
4.3 健全政策環境
健全的政策環境是促進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推動我國經濟轉型的重要保障。首先,政府必須加大對文化創意產業的政策扶持,將其提升到發展戰略層次,構建完善的文化創意產業體系。其次,加大對知識產權、專利等技術的保護力度,鼓勵相關工作者積極創新文化產業形式,加強對其他領域的融合與發展。最后,針對文化創意產業建立豐富的投融資平臺,確保企業發展有充足的資金作為后備力量。
5 結 論
文化創意產業作為世界文化產業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我國政府應給予足夠的重視。從完善組織形式、優化產業結構以及健全政策環境三個方面著手,促進我國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進而實現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推動我國經濟順利轉型。
參考文獻:
[1]郭梅君.創意產業發展與中國經濟轉型的互動研究[D].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2011.
[2]鮑楓.中國文化創意產業集群發展研究[D].長春:吉林大學,2013.
[3]吳威.創意產業與區域經濟增長互動發展研究[D].長春:吉林大學,2014.
[4]劉冠軍.我國轉型期文化創意產業與經濟發展互動機理研究[D].成都:西南財經大學,2013.
[5]包博聞.我國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J].中國市場,201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