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建秋
[摘要]大學時期是學生個人成長的關鍵時期,對一個大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確立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時加強對大學的思想教育能夠幫助其形成好的正確的價值觀。目前,在各大高校,都已經開設了思想政治教學這門學科,同時對于大學生的思想教育也取得了好的成果。我國大學中關于政治教育研究工作也有了很大的進展,但還需要進一步做好加強研究和完善工作。在當代的大學生教育中,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需要對其好好進行研究。文章就根據目前的大學生思想教育現狀,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進行有效的研究,同時對思想教育的未來發展進行展望。
[關鍵詞]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展望
[DOI]10.13939/j.cnki.zgsc.2016.29.247
大學時期是一個人成長的關鍵時期,它需要學生各方面發展。大學生不要只學書本上的知識,同時也要學習其他方面的知識。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的現狀進行分析與探討,并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工作進行展望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
1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現狀
本文根據計量學原理,對關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關文獻在進行了統計分析。通過從計算機網站上的相關檢索,我們可以發現,關于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的文獻截至現在數總量已經非常大。同時,通過進一步詳細分類,我們可以發現各個時間段的文獻數量分布增長情況。首先按照文獻的出版時間段進行分析,可以看出在1984年之前那段時間沒有文獻記載,在1984—1989年這段時間有少量文獻,同時之后的1990—1999年這段時間相關文獻有了一定的增加,但總量仍不是很多,然后在2000年和2005年這兩個時間點都分別有一個增長節點。根據文獻的題目可以發現早期的文獻主要是以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作為標題,后來就以實效性研究為題的文獻偏多。其次是按照學科類進行文獻的檢索,可以看出發表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研究文獻主要是集中在高等教育學科,占據很大一部分比例,通過這可以看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變得逐漸受關注,同時也說明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目前做得不是很到位,還需要進行進一步的研究。通過以上對文獻的檢索情況我們可以發現就目前關于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仍然需要加大研究力度,進一步做好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現狀
2.1 影響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原因
大學對一個學生的影響非常大,大學階段是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的關鍵時期,對每一個學生的個人發展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大學中對學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不過我國目前各大高校對大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并沒有引起多大的重視,使得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仍然存在很多問題。
關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問題,主要原因是由于教師自身的教育水平不高,不具備所需的專業知識,有些教師自身的思想素質本身就不高,這樣更不能做好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些學校沒有正式的專門的思想政治教育老師,而是直接讓學校的輔導員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工作,由于輔導員還有其他的工作,導致并沒有多余的時間去花費精力給學生講關于思想政治教育課。這些種種原因主要是由于學校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不重視,以及學校缺乏相應的具有專門背景的老師隊伍。
2.2 大學生自身存在的問題
除了學校以及老師的原因導致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不足的原因之外,還有就是大學生自身的原因。首先存在有些學生的想法比較功利,認為思想政治教育課學了根本就沒有用,比起學校思想政治課還不如用來學點其他實用性知識,因而對思想政治教育課根本就不去或者去了也根本沒有用心聽。其次是由于學生自身的原因,單純對思想政治教育課程沒有興趣,覺得思想教育課程比較枯燥,對他們不具有吸引力,也有些認為思想政治教育的老師所講的都是些空乏的課程,比如馬克思類的,由于這些原因,導致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課提不起興趣,也就更談不上能夠從中學到什么,以及從中去培養自身的素質。
3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的不足
3.1 學校設置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與學生的需求不符
目前,學校對思想政治課的設置往往只考慮學生的受教育程度,卻沒有考慮學生的真正心理需求,這樣導致學校設置的思想政治課程與學生之間的聯系缺失,這樣導致教學工作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同時也不能滿足學生們的真實需要,因而更達不到好的教學預期目標。長此以往,逐漸導致學生對此門課程的興趣逐漸減少,學生們漸漸表現出在課堂上無視老師所講的課程內容,自己做自己的事情;此外除了教學內容與學生需求脫節之外,老師們的教學方式也存在一定的問題,如今的大學老師在跟學生進行授課時,主要還是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這樣的結果就是導致課堂極度乏味,學生提不起學校興趣,更加沒有動力去認真學習,這樣的結果是老師們也費心認真講課了,學生卻沒有認真聽,因而對學校老師和對學生都沒有收到好的教學效果。這樣對于學生的發展具有非常不利的影響,究其原因,主要是學校教學工作者沒有對學生的真正需求進行調查研究,對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不足從而導致出現與學生教育脫軌的情況。
3.2 思想政治教育課程不能體現學生的自我實現
學校在設置思想教育課程時,往往只是從教學的大綱任務來給學生安排課程,這樣的教學安排對學生而言沒有任何的好處,沒有考慮到學生的自我實現的需要,這樣對學生而言極具不公平性,因此更加導致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興致的缺失,這樣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就不能得到滿足。
3.3 師生之間缺乏互動交流
大學中的教學方式還沿用著傳統的教學方式,老師與學生之間缺乏一定的交流,老師只是站在講臺上對學生進行授課,這樣的教學方式在大學已經不能滿足學生們的需求。特別是對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學生需要能夠在課堂上展示自己的想法,新型的師生關系應該是學生同老師關系平等,而沒有說老師的地位就應該高于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是為了能培養學生全面發展,培養其獨立的人格和良好的素質,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老師應該讓學生盡情表達自己的想法,然后老師對好的進行贊賞,對意見不同的地方進行共同探討、共同進步。
4 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展望
對于目前大學生思想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各大高校也逐漸開始采取改進的措施,目的是為了可以真正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開展。其中,首先需要弄清楚學生們的真正需求,讓思想政治教育課程能夠同學生的需求緊密聯系,讓學生們真正能夠從中學到東西,培養個人好的素質。
5 結 論
大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是一項重要的事情,學校和老師需要對此方面進行重視,認識到思想教育研究對學生的成長的重要性,加強這方面的研究工作,認識學生的真正需求,提高學生學校思想政治的積極性。
參考文獻:
[1]王鋒.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研究[J].中國電力教育,2010(15).
[2]林詩鋒.新形勢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9(10).
[3]盧淑華.對高職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J].云南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4(2).
[4]劉東芝.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研究[J].西部皮革,20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