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桂霞

[摘要]在加快產業轉型與升級這一大背景下,如何加快旅游業和其他產業之間的融合發展,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道難題。文章通過對旅游業和其他產業之間的融合發展進行實證分析,得出三大產業在一定程度上促進旅游業的發展;金融業、房地產業也能促進旅游業的發展。最后,針對海南省旅游業與其他產業的融合發展提出了相關對策建議。
[關鍵詞]旅游業;其他產業;融合
[DOI]10.13939/j.cnki.zgsc.2016.29.061
1 前 言
隨著中國GDP的逐漸增長和居民消費水平的提升,旅游產業在20多年的時間內,已逐漸成長為巨大產業。2011年國家出臺的《關于進一步加強旅游業發展的通知》,再一次彰顯旅游業的重要性;與此同時,十八大提出旅游業全方位發展以面對產業轉型和升級的需要,將原來的“景區旅游”打造為“全域旅游”。對此,“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的活動在全國范圍內熱火朝天地開展起來。國家將海南省作為全域旅游的創建省,這對于海南省而言不僅僅是機遇,更是一個巨大的挑戰。依托資源與環境優勢,海南省已逐漸發展成“吃、住、行、游、購、娛”產業體系,實現了2016年春節接待超過371.22萬人的目標,比上一年增長19.15%;旅游業給海南省帶來了112,77億元的收入,比上一年增長19.55%。交通狀況發達,實現在海洋、陸地、天空上的全方位運輸;市場規模不斷壯大,旅行社的數量已發展到現在的393家,出境社的數量逐年增加,旅游飯店總數已發展形成868家,旅游景點現已超過82個。綜上可知,旅游業和其他產業有著密切的聯系,這就使得我省的旅游業不可能脫離或獨立于其他產業另立門戶。產業之間的融合最早是在信息產業之間顯現出來的,隨后,金融業、服務業等行業也相繼出現該情況。像服務業,不但在產業內部之間融合,還與其他產業融合發展。受這些產業的影響,旅游業也不斷地表現出“跨界”運動的趨勢。農業旅游、會展旅游近幾年來受到人們的青睞。種種跡象表明,旅游業正不斷地融合到類似于農業、制造業當中,和這些產業一起,開發創造另類的、全新的旅游路線和獨具匠心的本地特色產品。
2 文獻綜述
石培華[1]認為加大旅游業和其他不同產業之間的融合才能使旅游業成為國家的支柱產業。徐金海等[2]從“互聯網+”時代的視角論述了旅游業融合機制及其存在的障礙,其動力機制主要有旅游產業的高度關聯性、旅游消費者需求的改變等。夏杰長等[3]通過分析中國旅游業和農業發展的相關數據,得出農業與入境旅游兩者有著長期均衡的聯系,農業與國內旅游兩者也存在類似聯系。鄭巖[4]認為,后工業化下的不同分工、合作和產業之間的融合使得旅游業出現產業融合的傾向。楊穎[5]認為旅游業正與服務業、制造業和農業進行融合,各大產業的價值鏈慢慢地被瓦解再重新組合,同時體現了生產性現代服務業特性。董桂玲[6]分析了動漫和旅游這兩大產業之間融合的機制來源,構建出這兩者融合的模型。朱大剛[7]等通過對海南博彩與旅游業融合發展分析,指出資源共享是產業之間不斷融合發展的基礎。陸曉清[8]認為網絡游戲和旅游業是靠技術創新、市場需求和經濟管制來達到不斷的融合發展。現在國家正倡導產業轉型與升級,如何加快旅游產業和其他產業之間的融合發展,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道難題。本文通過分析旅游業和其他產業之間的融合發展,旨在找出一條適合海南發展的道路。
3 海南旅游產業與其他產業融合發展的實證分析
本文用y(國際旅游收入)來代表海南省旅游業發展水平,用x1來代表第一產業發展水平,用x2來代表第二產業發展水平,用x3來代表第三產業發展水平,用x4來代表金融業發展水平,用x5來代表房地產業發展水平。數據由《海南省統計年鑒》(1995—2014年)所得。旅游業與其他產業的回歸模型數據見下表。
由前三列可知,從調整后的R2來看,擬合優度較好,說明旅游產業和三大產業之間有著長時期的均衡聯系;同時它們三個的系數顯著且為正,這說明三大產業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旅游產業的發展;從第四列、第五列可知,調整后的R2擬合優度較好,說明旅游業和金融業、房地產業存在長期均衡關系;兩者的系數顯著為正,這說明兩者能提高旅游業發展水準,引導旅游業更好地發揮自身的優勢。
4 建議及對策
加快旅游業與農業的融合發展步伐,依托海南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優勢,大力發展海南旅游,借助發展全域經濟的號角,大力發展農村旅游,紅色之旅等;開發有特色的農家樂,讓游客們體驗鄉村生活;與此同時,生產具有海南特色的鄉村紀念品。加快旅游業與制造業的融合發展步伐,依據海南的旅游優勢,大力發展像游艇郵輪、旅游房車、高爾夫設備以及酒店用品等制造行業,提升工業品的制造水準。加快旅游業與服務業的融合發展步伐,以休閑方式、開展會展活動的方式和開展購物節活動的方式為著手點,提高來瓊游客整體的消費水平;擴大旅游業的融資方法和路徑,支付方式也得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不僅僅可以用現金、刷卡,還可以使用支付寶、微信等來支付;同時推廣旅游保險,為游客出行提供保障。依托大型體育賽事開展旅游活動,比如環島公路自行車賽、世界沖浪賽、高爾夫球賽等。在此基礎上開展大型活動,比如博鰲亞洲論壇、環球小姐總決賽、歡樂節來提高我省知名度。加強調節好旅游業的結構化需求,不斷增強挖掘旅游人才,提升和旅游相匹配的就業水平。大力發展老年人旅游市場。同時景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像公廁、休息臺、便民服務大廳以及在公共場所的服務便民系統必須兩手抓,使得游客感受到賓至如歸。完善價格信息發布制度,建立價格—網絡機制,及時準確發布旅游價格信息,分析價格走勢,通過價格網站等媒體及時把旅游市場的價格公布,引導消費者消費,保護該市場的價格準則,促使我省旅游行業穩健成長。
參考文獻:
[1]石培華.旅游業與其他產業融合發展的路徑與重點[J].旅游學刊,2011(5):9-10.
[2]徐金海,王俊.“互聯網+”時代的旅游產業融合研究[J].財經問題研究,2016(3):125-131.
[3]夏杰長,徐金海.中國旅游業與農業融合發展的實證研究[J].經濟與管理研究,2016(1):77-83.
[4]鄭巖.產業融合:大旅游視閾下的旅游產業發展[J].遼寧經濟,2014(5):69-71.
[5]楊穎.產業融合:旅游業發展趨勢的新視角[J].旅游科學,2008(4):6-10.
[6]董桂玲.動漫業和旅游業產業融合的動力機制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09(32):40-41.
[7]朱大剛,李佳.海南體育博彩與旅游業融合發展基礎分析[J].經濟與社會科學研究,2015(9):469-479.
[8]陸曉清.論網絡游戲業與旅游業的產業融合[J].重慶郵電大學學報,2009(21):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