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丹陽
[摘要]財務會計是一個經濟信息系統,其主要目標是為利益相關者提供決策有用的會計信息。財務報告作為會計信息主要載體,對于企業及利益相關者都有著重要的作用,但隨著經濟環境的巨大變化,我國現行的財務報告表現出一定的局限性,文章首先在闡述財務報告目標和內容的基礎上,分析我國現行財務報告的局限性;其次借鑒國外財務報告的改進措施并從中得到啟示;最后提出對我國財務報告的改進方法。
[關鍵詞]財務報告;財務報告局限性;財務報告改進
[DOI]10.13939/j.cnki.zgsc.2016.29.085
隨著經濟環境的巨大變化,世界經濟逐步進入了一種信息化、全球化、網絡化的時代,現行財務報告的局限性日益凸顯,對財務報告的列報進行改革已成為全球的共同目標。我國現行財務報告存在哪些方面的缺陷,借鑒國外財務報告改進經驗并結合我國國情對現行的財務報表進行改進,未來財務報告如何發展,都是值得探討的問題。
1 我國財務報告編制基礎
目前在我國財務報告的編制基礎有兩種:權責發生制和收付實現制。在會計主體的經濟活動中,經濟業務的發生和貨幣的收支不是完全一致的,即存在現金流動與經濟活動的分離。為了更好地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需要我們采用不同的編制基礎。我國目前采用權責發生制編制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但采用權責發生制提供的信息存在一定的缺陷,所以采用收付實現制編制現金流量表,反映企業現金流量的變動情況,彌補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的不足,提供更加完整的財務信息。
2 我國財務報告的局限性
2.1 財務報告內容的可靠性不足
可靠性主要從真實性和完整性兩個層面分析,第一,財務會計信息的真實性缺失,主要是因為財務報告信息不對稱引起的信息失真和人為因素導致的信息失真。一是信息不對稱引起的信息失真。現行的財務報表是通用型的,企業按照會計準則,采用特定的會計方法,這就很可能造成會計報表的信息披露偏向于某一特定的信息使用者,造成不同信息使用者之間的財務報告信息不對稱;二是人為因素導致的信息失真。有些管理人員利用其地位,或者利用掌握的內幕信息,掌握企業重大變更消息,為個人牟利。因此,在財務報告中會因為某些人為的因素而使得企業財務信息失真。第二,財務會計信息內容的不完整。現行財務報告提供的信息側重于有形資產而忽視無形資產。企業的無形資產由于主客觀原因很難準確計量,特別是對知識產權與商譽品牌等核心競爭力的計量與反映最難計量,但隨著知識經濟的發展,無形資產的一些因素,如研發力量、人力資源、知識產權等在企業發揮的作用越來越明顯,財務報告是否能夠正確或是合理地披露無形資產對企業的發展起著關鍵的作用,這些因素對企業起著非常大的推動作用。此外,現行財務報告包含的有關衍生金融工具的內容不足,無法完整的反映非貨幣信息,很少包含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方面的信息。
2.2 財務報告表外披露主次不清及缺乏規范
目前附注披露的信息不夠全面充分,未能提供足夠的具有相關性的信息,缺乏對企業未來經濟活動的預測,而且當前沒有針對表外披露的具體規范,有可能會導致表外信息披露過剩,導致信息過量,表外信息披露準則與表內確認準則制定程序不一致,重要信息被隱藏和反客為主等問題,從而表內和表外信息的主次地位被顛倒。這些表外披露不僅不能達到幫助報表使用者理解報表的目的,而且可能會誤導財務報表使用者做出錯誤的決策。
3 國外財務報告的改進及對我國的啟示
3.1 國外財務報告的改進
一直以來,對于改進財務報表使其具有更大的價值,更好地反映企業信息,國內外學者不斷地進行探索。國外對于財務報告的改進主要包括收益表的擴展和財務報表結構的改進。對財務報表結構進行改革,即將財務報表信息劃分為“核心信息”與“非核心信息”。
3.2 國外財務報告改進對我國的啟示
第一,加強各報表之間的緊密性。我國現行的財務報表之間雖然有一定的鉤稽關系,但是各報表之間的聯系并不緊密,可以通過加強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所有者權益變動表之間的聯系,在項目分類上一致,使各張報表有統一的結構,便于報表使用者理解和掌握資產、負債的清晰脈絡,更好地進行財務分析。
第二,充分分解財務信息。當前的財務報告所包含的基本財務報表簡單、明了,但不利于報表使用者對企業進行的各類交易和事項的來龍去脈進行充分的分析。因此,有必要充分分化財務信息,也就是對經濟作用類似但性質有一定差異的項目進行歸類,并進行小計、合計,達到使各種交易和事項的脈絡更加清晰的目的,幫助報表使用者做出正確的經濟決策。
4 我國財務報告的改進
4.1 充分披露財務報告信息
主要包括充分披露未來信息,幫助報告使用者做出決策;充分披露無形資產;充分披露非財務信息,財務信息固然至關重要,但是我們也不能忽略對非財務信息的關注;充分披露履行社會責任的信息。
4.2 規范和完善分部信息的披露
針對目前我國企業分部報告分類標準過于簡單、信息缺乏可比性、披露不充分等缺陷,我們應當學習國外的先進經驗,逐步制定和完善分類報告準則,使分類標準科學化、披露內容規范化,進一步完善和規范分部報告。
4.3 改進財務報告模式
當下,雖然有針對特殊目的、特殊使用者的財務報表,但是大多數情況下的財務報告實際上仍然是一種通用模式,在實務中,有著眾多的報表使用者,對于不同的使用者,他們對信息的需求自然有著不同,這些不同日益暴露出通用財務報告的局限性。為了盡量除去通用財務報告模式的這種局限性,我們需要對財務報告模式加以改進,重新構建多重目標的財務報告模式,增進其實用性來履行好財務報告目標。
5 結 論
經濟環境的變化,技術的日新月異不斷地對現有的財務報告提出挑戰。社會科學在實踐中發展,會計理論的發展亦然,完全理想化的財務報告是難以實現的,準則的制定、報告的改進是社會各利益團體權衡的結果。財務報告的相關會計理論及技術方面仍有待于進一步研究和完善,財務報告的改進勢在必行且任重道遠。
參考文獻:
[1]馮海虹.財務報告改革與財務分析體系重構的互動研究[D].山東:中國海洋大學,2012.
[2]李志愿.關于財務報告的改進建議[J].會計之友,2005(2).
[3]陳翔穎.現行財務報表的缺陷及財務報告變革——基于IASB和FASB的共同項目[J].商業會計,2011(4).
[4]劉峰,葛家澍.會計職能·財務報告性質·財務報告體系重構[J].會計研究,2012(3).
[5]馮海虹,馮雨.財務報告缺陷及改革研究綜述[J].財會通訊,2012(14).
[6]謝贊春,朱縝.國際財務報告變革趨勢探討[J].會計之友,2012(24).
[7]盧志輝.上市公司財務報告改進——以雅戈爾股份有限公司為例[J].財會通訊,2012(25).
[8]葛家澍,高軍.論會計的對象、職能和目標[J].廈門大學學報,2013(2).
[9]陳輝.論金融工具計量與我國財務報告改進——基于國際金融工具準則修訂之探討[J].宏觀經濟研究,2013(4).
[10]龔玨.完善財務報表附注信息披露的建議——基于IASB/FASB“2008年討論稿”[J].會計之友,2013(22).
[11]謝志華.財務會計目標:演變與動因[J].北京工商大學學報,2014(1).
[12]賈敬權,卜華.公司社會責任信息披露動機、國際借鑒及策略[J].江西社會科學,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