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思宇
[摘要]2016年2月,英國首相卡梅倫在參加歐盟的會議之后召開記者會,正式宣布英國將在2016年6月23日進行脫歐公投。疑歐的問題存在已久,歐盟成員國依靠公投這一方式決定是否留在歐盟在歷史上前所未有。文章將從英國脫離歐盟的背景原因、脫歐對其經濟的影響和英國如何選擇出路等問題,來分析英國退歐對英國經濟的影響及其意義。
[關鍵詞]英國;退歐;影響;出路
[DOI]10.13939/j.cnki.zgsc.2016.29.200
1 英歐經濟的全球化
20世紀80年代以來,經濟全球化已經成為歷史發展的一種趨勢,隨著交通、通信等人們出行方式和聯系方式的發展,人們國際化意識的提升,世界各國間金融、經濟、政治、文化和人文的聯系與交流日益緊密。國際貿易和投資的發展一方面促進了生產效率和產出的提高,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全球化生產的資源總量,改變了生產和分配原有的格局。進而,為了更好地完成夸國間資源的優化配置,做好的解決方法就是將一個地區的成員國的部分主權集中起來行使,進行決策和合作。
全球化改變了國家間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關系,增強了國家與國家之間的依存度,所以在這種全球化浪潮的背景下,英國與歐洲大陸國家的經濟關聯度也會受到影響。歐盟的產生因此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就此開啟了嶄新的篇章。
2 英國全民公投脫離歐盟的背景
2016年6 月 23 日,英國將舉行就是否脫離歐盟問題舉行全民公決,世界其他與英國聯系密切的國家也在勸說英國留在歐盟的路上做出自己的努力。例如美國方面,2016年的4月美國總統奧巴馬出訪英國,奧巴馬此行的主要任務就是勸說英國在全民公投時選擇留在歐盟,當然歐盟各成員也紛紛做出一定的讓步試圖挽留英國民意。對于美國而言,英國對其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英國選擇留在歐盟能夠為美國自身在歐盟國家之間的利益最大化。對于歐盟其他成員國而言,若此脫歐先河一開,歐盟內部可能會產生多米諾效應,不排除會有國家跟隨英國的腳步退出歐盟,這樣好不容易發展至今的跨國組織將會面臨大縮水。
3 英國決定脫離歐盟的主因
3.1 “領導世界”的意識依然未能淡化
英國在加入歐盟的40多年后仍不信任歐盟,內部疑歐氛圍強烈。其實如果了解了英國的歷史和重要的外交心理特征,也就不難理解英國行為的邏輯。18世紀到20世紀初,英國一直是全球霸主和全球警察的角色。長期處于超級大國的地位擴寬了英國的國際視野,并使得“領導世界”的意識漸漸烙印在英國人的心中。“二戰”結束,經歷戰爭的洗禮和國家面臨重建的情況下,英國的國際地位不復當年,但彼時的英國卻并未做好承擔這一切的準備。英國意識到如今自己已經不是全球的霸主,但盡管如此,自己也不愿意接受其他任何國家的領導,曾經有過輝煌現在便不甘于屈于人下,這種“后帝國外交心理特征”不難解釋當前英國對待外交和歐盟的態度。
3.2 與歐盟其他成員國在歐洲一體化問題上的分歧
自加入之日起,英國與其他成員國國家由于自身利益問題,在歐盟一體化的主要大政方針和發展方向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矛盾。英國由最初的拒絕加入歐盟,到反復地申請加入歐盟,再到加入以后關系與其他國家不夠融洽,表現出不入群的態度。所以每次歐盟修改條約時,英國都會迫使歐盟保持最終目標的含糊性,即回避了“合眾國”之類的字樣而代之以“建立更加緊密的聯盟”,令人產生遐想。當歐債危機倒逼歐元區加大深化合作力度時,英國不得不露出自己真實的野心,接下來如果歐盟依然不在自己給出的條件下給予退讓,英國很可能退出歐盟。
同時英國疑歐氛圍的形成,一定程度上也有政黨間競爭的影響。由于民眾中普遍存在疑歐情緒,歐洲問題無疑是一張重要的牌,各個政治力量通過利用這張“牌”來為自己爭取民眾的支持。
4 英國退出歐盟對本國帶來的經濟影響
4.1 脫離歐盟對英國經濟的積極影響
退出歐盟之后英國每年可以省下向歐盟財政繳納的100億歐。這筆錢相當于英國GDP的0.5%。而且英國將會成為第一個用到《里斯本條約》中第50條“退出歐盟”這一條款的成員國。英國如果不再履行歐盟所推行的農業政策,那么歐洲的農產品價格可能會有所下降,所以此舉也會影響到以前可以拿到高額補助的威爾士農民和北愛爾蘭農民。但是這對英國經濟的小好處微不足道,不足以推動英國脫歐。“主退派”的最大動機在于英國想走獨立自主的道路,意在擺脫歐盟眾多的條條框框所束縛。英國有70%的法律是依照布魯塞爾制定的,因此英國政策的自主性和對外關系的獨立性是會受到歐盟技術、社會、環境和競爭條例的制約的。當國家經濟的發展遇到困難,外部影響和限制往往會被放大。
此外,主張脫離歐洲的脫歐派還想恢復邊境管制。歐洲移民問題一直以來都困擾著歐洲各國。歐洲移民更是占據英國移民總數的1/3以上。首相卡梅倫有實現將凈移民總數減少一半的目標,未來將有越來越多的歐洲移民涌進英國。此外,歐元區發展的停滯和南歐一些國家的危機的牽制,也促使“脫歐派”加快脫歐的步伐,加強同一些新興國家像中國和印度等國的聯系。最新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如果英國順利脫離歐盟的話,那么未來英國國內生產總值提高1.1%。當然,大概率事件是僅提高0.1%。但如果談判遇阻,國內生產總值可能下降2.6%。
4.2 脫離歐盟對英國經濟的消極影響
對于英國而言,若退出歐盟,貿易、投資、金融等方面和勞動力市場將會受到消極影響,堆積起來進一步會影響到英國宏觀經濟的增長。倫敦政經學院發布的報告顯示,英國若退出歐盟,將對英國經濟產生嚴重的負面影響,主要包括貿易金額減少、外資大量流出、人才資源流失等,這些將會使英國GDP減少至少6.3%,其危害程度不言而喻。具體影響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分析:
經濟成本方面,英國一旦退出歐盟需要付出巨大的成本,之前所繳納的各種資金費用也就一去不復返。包括英國加入歐共體以來,向集體繳納提供的資金,為了支持歐盟而動用的國家資源和建成的經濟金融制度,為履行歐盟成員國的責任而承擔的經濟損失等。例如,英國向歐盟提供的財政預算僅僅這一方面,每年就達 80億英鎊。并且之前制定的所有和歐盟相關的法律法規都將面臨報廢,以歐盟成員國身份簽署的協定都需要重新修正、甚至需要重新談判。
市場貿易方面,歐盟是英國產品出口的主要貿易市場,目前來看,英國與歐盟的貿易交易總額約占英國對外貿易總額的52%,退出歐盟一定會影響到英國的貿易額,英國產品進入歐洲市場將要面對關稅和很多其他過去不存在的障礙,英國和歐盟間的貿易一定會受到沖擊。
金融地位方面,倫敦一直是歐洲乃至世界金融中心之一,英國若退出歐盟,可能會掀起外資銀行和金融機構外遷的浪潮。因為按照統一大市場的規則,歐盟內部資本流動是相當自由的,他國銀行將機構設立于英國就相當于獲得了歐盟28個成員國的金融服務“通行證”。也正是看中了如此龐大的金融市場和便捷的貿易交易,很多投資銀行、企業和保險公司都在倫敦設立了自己的子公司。而倘若英國此時退出歐盟,金融方面的優勢也必定會隨之消失,進而引起大量外資銀行和金融機構的外遷。雖然有消息稱,外資銀行基礎設施的遷移成本較高并且過程復雜,所以短期并不會出現金外資銀行和基金一夜而空的局面,但這種不確定性仍會動搖投資者對英國發展的信心,長期下來,倫敦的金融地位必定不保。
除此之外,英國執意離開歐盟,或會導致它對外資的吸引力下降。因為從英國出口商品到其他的歐盟國家將需要繳納外部關稅,這會提高商品的價格,降低其產品競爭力。不過換種角度來說,如果英國脫離歐盟后,利用其非歐盟成員國的身份去改善現有的投資環境,出臺一些新政策去吸引投資者,那么推出歐盟所付出的代價將會減少很多。例如出臺一些不同于歐盟的一些優惠的投資政策,使它的投資環境更具有吸引力等,英國的外國直接投資甚至不一定會下降。
5 英國如何選擇出路
未來英國與歐盟關系的演變主要在于兩者是否愿意妥協。如果歐盟為能勸說英國不脫歐而滿足它所提出的一些條件,那么英國或許會做出努力留在歐盟。同時,法國和德國也會趁機挽留英國,因為英國無論在外交方面還是安全領域對于歐洲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當然這還要考慮英國與歐盟其他成員國國家愿意所做出妥協的程度,以及歐盟各國對英國價值的衡量。
參考文獻:
[1]和靜鈞.英國脫歐,世界緣何如此緊張[N].長江日報,2016-04-23(7).
[2]李罡.退歐,英國經濟難承其重[J].經濟,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