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麗萍
事業單位對下屬企業財務監督探究
周麗萍
本文重點分析了事業單位對下設企業的財務監督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探討了監督下設企業財務所需要的必要條件,從多個角度提出了具體的監督措施。
事業單位;企業;財務;監督;制度
事業單位改革穩步推進。改革過程中,人員情緒的穩定十分重要,也是關系到改革能否順利進行的重要基礎。目前,很多事業單位還下設下屬企業,在一段時間內,他們與企業之間還不能完全脫離。基于這一情況,事業單位需要對下設企業進行有效的管理,最為重要的就是對企業進行有效的財務監督。由于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主動性等方面的原因,他們對下設的企業進行財務監督的有效性不足,需要進一步強化這種財務監督的有效管理,實現定期和不定期的監督,形成有效的監督機制。
1.財務監管主動性不強。目前,一些事業單位的下屬企業的財務都是相對獨立的。事業單位對他們的監督更多流于形式,監管意識相對薄弱,對下屬企業沒有一個全面的監督,更多放權背后就是“放縱”,因此,財務監督的效果不佳。單位的財務部門主動監管下屬企業的意識不強。
2.監管的體系沒有完全建立。事業單位對下屬企業的財務監督缺少系統性,條理性。一些單位只是隨機對下屬企業進行檢查,沒有形成一個制度化的監管。上級下達一個文件之后,單位才開始進行下屬企業的財務檢查,這種被動的檢查難以形成財務監督的合力。
3.監督制度難以完善。在對下屬企業進行財務監督的過程中,事業單位需要進一步完善現在的財務監督制度。因為很多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制度相對松散,制度中存在一定的漏洞,尤其是對下屬企業的財務監督制度還不是很完善。很多制度都是大而化之,沒有實際的操作意義。這樣制度對下屬企業的財務監督管理的力度將大大降低。這種制度空間的加大,將可能造成腐敗等問題,需要加大對這種財務管理制度的有效完善。
4.監督的創新意識不強。在一些事業單位中,工作氛圍比較保守,工作人員的工作主動性不強,他們不太愿意進行工作創新。在對下屬企業的財務監督方面,財務人員還是存在事業單位工作人員一樣的通病。因此在監督下屬企業財務管理的過程中,財務人員就是按照過去的方法,進行審核監督,然而時代在變化,工作環境也在變化。單位缺少這樣一些勇于創新監督機制的財務人員。
1.原則性。財務監督是一項十分嚴肅的工作,需要具備一定的財務管理原則性。針對企業資金報銷等方面的財務監督過程,審計工作需要具備良好的原則性,需要堅持財務的管理制度和報銷原則,這是單位會計人員所需要具備的最為基本的素養。在財務管理的過程中,針對一些誘惑,會計工作需要堅持自己的原則,不能出現權錢交易,這樣是違反財務管理制度的,需要進一步嚴格執行財務管理的各項制度,有效提升單位財務管理嚴肅性的原則。
2.業務精湛。下屬企業財務管理也存在財務預算,資金細化、大量的報銷憑證等財務工作,我們需要進一步拓展事業單位會計管理工作的業務技能,這樣才能逐步實現對下設企業財務管理的有效監督,從而實現財務管理的有效性。財務管理需要一套復雜的管理方式,這種管理需要會計人員熟練掌握不同財務管理臺賬,針對復雜的單位賬目具有更為有效的認識,做到胸有成竹。由于現代信息化技術不斷發展,電算化、信息財務軟件已經進入到單位財務管理的工作之中。因此,單位會計工作需要進一步掌握這些信息化技能。在財務能力方面具備精湛業務水平的同時,事業單位會計人員需要充分掌握財務信息化管理軟件及相關技術,這樣才能有效提升他們在財務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1.加強預算管理。預算是一個單位對下一個年度、季度的資金使用進行的初步打算。事業單位要求加強對下屬企業的財務監督,就需要進一步拓展他們對下屬企業的財務預算管理。只要控制好下屬企業的財務預算情況,就可以更好的有效的控制住企業的財務運轉,對其資金使用的安全性有著更多的保證。每一筆錢在花出去的時候,都有著充分的理由,在事前進行了有效的計劃。堅持預算管理的同時,還需要進一步拓展預算的細化程度,這樣可以對企業的資金使用有著更多的監督。
2.完善監督的制度。在監督過程中,很多企業都需要進一步優化自己的監督管理制度。很多制度都是創建企業時設計的。隨著時間的發展,很多制度都不再符合現代監督管理的需要。因此需要進一步拓展現代財務管理的監督制度。監督檢查的相關制度就需要進一步優化,能夠有效完善企業財務管理的具體步驟。例如委派制度,在事業單位財務人員充裕的情況下,定期委派相關的財務人員進駐下屬企業進行一定時間的財務審計,同時這種委派制度需要長期堅持,這樣可以在下屬企業中樹立一個嚴肅財務紀律的紅線。委派的財務人員需要定期更換,因為長期的進駐企業進行財務審計,將可能造成人員心態變化,需要及時更換財務人員,使其思想變為行動之前,將其滅殺在萌芽狀態。另外,強化下屬企業的財務自查機制。因為企業需要實現盈利也需要進一步拓展對自己賬面上流動資金的管理,實現財務運轉的有效監督,因此,企業和其上級事業單位對財務監督有著一致性。事業單位需要進一步拓展下屬企業自主進行財務監督。
3.設立總會計師崗位。所謂的總會計師是一個財務資金運轉量較大的單位對資金進行整體化的預測、控制、管理的財務專業人員。作為事業單位財務方面的總負責人,總會計師可以進一步管理好下屬企業財務監督工作。在財務監督管理中,總會計師可以給出更為專業的財務管理建議,指導日常的財務工作。事業單位管理辦法也要求進一步加強行政事業單位的資金的監管力度。總會計師就可以有效履行這一職責,成為單位資金使用安全性的有效保障。
4.強化財務人員工作積極性。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一般屬于后勤部門,他們在事業單位的主體工作中難以贏得有效的地位。工作人員外出學習、進修的機會較少,他們與同行之間進行經驗交流的機會不多。因此,很多的財務人員的工作積極性有待提升。多元化的刺激他們對本職工作的積極性,將有利于事業單位在財務管理上對下屬企業的監督。因為這些財務人員是對下屬企業進行財務監督的重要把關人,他們的工作積極性直接決定了企業財務監督的有效性。因此,需要多元化的加強事業單位財務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從參加外出學習、進修機會,與同行之間的交流,提升他們的單位地位,工資待遇等從而有效實現他們對自己本職工作的滿意度,從而強化他們對下屬企業財務監督的力度。
事業單位對下屬企業的財務管理存在一定的問題,需要上級部門對其進行有效監督。事業單位需要從預算管理,完整制度,提升創新意識,設立專崗,提升積極性等方面拓展財務監督的有效性,從而保證下屬企業財務管理正常運轉。
[1]馬杰.行政事業單位對下屬企業實施財務監管芻議[J].經貿實踐,2015(15).
[2]崔敏.淺談事業單位下屬企業財務管理[J].財政監督,2015 (02).
(作者單位:浙江環科環境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