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華付婕
基于學習者注意力的財務管理雙語教學翻轉課堂模式研究
張華付婕
如何吸引學習者的注意力是當前教師值得思考的問題。本文基于注意力理論分析移動互聯網時代學習者的注意力特征,設計出財務管理雙語教學“翻轉課堂”的具體內容,并將云班課作為技術平臺實現知識傳播手段的多元化和師生的有效溝通,從而推動“翻轉課堂”助力財務管理雙語教學質量的提升。
注意力理論;財務管理雙語教學;翻轉課堂;云班課
財務管理雙語教學是適應新形勢下復合型、國際化的財務管理人才培養需求的必要手段。2000年以后,我國高校相繼開展了切實有效的財務管理雙語教學課程改革,并從教學實踐中總結了許多有益的經驗。作為主要運用英語進行專業課程教學的方式,財務管理雙語教學遵循“專業為本、外語為橋、交流為法、融合為魂”的教學理念(劉淑蓮,2010),始終將提升教學質量作為首要目標。劉茂平等(2015)通過問卷調查發現學生對財務管理雙語教學的態度、必要性認識及課件形式等因素對教學效果產生顯著的正向影響。因此,是否能夠成功調動學習者的積極性、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將成為考量財務管理雙語教學質量的重要標準。
目前,很多高校實施財務管理雙語教學依然面臨著師資不足、學生英語水平參差不齊、因財務類專業擴容而大班授課等現實狀況。尤其在移動互聯網不斷發展的背景下,學習者的注意力極易被隨時可獲取的各種“新意、新奇、新穎”的互聯網信息所吸引,傳統教學方式不斷受到挑戰。如果仍沿襲“翻譯式”授課方式,枯燥單一的教學模式將很難激發學習者的興趣及主動性,因此利用新技術改革教學模式迫在眉睫。
基于信息技術的“翻轉課堂”是一種增加師生互動和個性化接觸時間的教學手段(Jonathan Bergmann,2011),合理運用這種教學手段,將有助于解決移動互聯網時代學習者注意力易分散的問題,改變移動智能設備干擾課堂秩序的尷尬局面。因此,財務管理雙語教學引入基于信息技術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將云端即時反饋系統作為信息平臺,重構課程教學方案,互換“教”“學”角色,將對提高財務管理雙語教學質量大有裨益。
(一)移動互聯網時代學習者的注意力特征分析
注意力屬于心理學的研究范疇,通常是指心理活動或意識指向與集中認知特定對象的過程。因此,注意力的特征主要表現為指向性和集中性(馬曉娟,2009),其中指向性意味著心理活動或意識會指向某一個特定對象;集中性意味著心理活動或意識對特定對象的關注具有排他性,因而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
移動互聯網時代信息獲取的便捷程度較以往顯著提高,信息數量激增使得注意力成為一種稀缺資源。同時,信息量的增加導致學習者的注意力極易分散,因此形式單一的長時間講授很難吸引學習者的注意力。相反,利用移動互聯網新穎的信息傳播方式更能夠吸引學習者的注意力;面對豐富的信息資源,學習者對個性化信息的要求較以往有所提高;在強調信息實用性、新穎性和個性化的同時,用情感共鳴來吸引學習者的注意力也需要在課程內容設計中予以重視。
通過上述分析我們可以發現,移動互聯網時代學習者注意力的特征對傳統教學方式產生深遠影響。是否能夠成功吸引學習者的注意力成為影響教學效果的首要因素。因此,遵循學習者的注意力特征設計財務管理雙語教學方案,將有助于提升教學質量。
(二)云班課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中的應用
遵循教學論的基本觀點,“翻轉課堂”的本質是“先學后教”,是信息技術與教育的深度融合(陳鳳燕,2014)。不僅需要改變知識傳播的時間和地點,更重要的是創設便于師生溝通交流的學習環境,變知識灌輸為智慧啟迪。云班課是在移動互聯網背景下利用移動智能設備的課堂內外即時反饋系統,不僅是知識傳播的平臺,更是為師生即時溝通提供條件。因此云班課不僅為“翻轉課堂”提供了信息技術支持,適應了目前學習者普遍使用移動智能設備獲取信息的現狀,并且通過創設討論、答疑、問卷等互動方式,給予參加者點贊、增加經驗值等“虛擬獎勵”,能夠激發學習者參與的熱情,徹底改變傳統課堂不積極參與討論的狀況;利用云班課發布微課、進行在線測試,有助于吸引學習者的注意力;設置拓展知識的相關鏈接,便于學習者點擊,有助于提高學習效率,也為其個性化的知識需求創造了條件。因此,基于移動互聯網的云班課為“翻轉課堂”的有效實施提供了技術保障。
(三)利用云班課構建財務管理雙語教學翻轉課堂模式
在云班課作為財務管理雙語教學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有效技術手段的同時,我們必須認識到,從根本上吸引學習者注意力的是豐富實用的課程內容、圍繞學科前沿的知識拓展,并與切實有效的激勵機制和富有親和力的語言風格相配合,才能確保學生掌握財務基本理論與方法,提升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拓展國際視野,在培養實踐能力的同時提升學術素養。
1.基于云班課的財務管理雙語教學翻轉課堂內容設計
根據云班課的核心功能,我們將財務管理雙語教學“翻轉課堂”的具體內容分為基礎知識、知識拓展、能力檢測以及反饋評價四個基本模塊(如圖1所示)。
基礎知識模塊包括中英文課件、專業術語列表、專題微課、音頻資料、習題作業五個環節。其中中文課件是課堂講授的內容,上傳的目的是幫助學生及時復習。鑒于學生的英文水平參差不齊,課堂主要以中文講授為主,重在教會學生財務基本理論和方法,搭建財務管理概念框架。中文課件中標注有英文專業詞匯,另配有專門的英文術語表,方便學生的專業詞匯學習。在中文講解的基礎上,直接將英文課件上傳至云班課進行翻轉課堂教學。值得一提的是,英文課件并不是中文課件的直接翻譯,而是在吸收借鑒國外名校網上公開課課程資料的基礎上確定相關內容,使學習者有機會近距離接觸原汁原味的知識闡釋方法以及思維方式。如果后續能夠開發出與原版教材內容體系相同的課件資料,將更有助于提升學習者的自主學習效率。基于英文課件選擇五個專題,使用錄屏軟件Camtasia Studio制作專題微課,用英文詳細講解相關知識點,幫助學習者理解重點、難點,并建立專業英語思維方式。音頻資料主要選自CNN在線、可可英語等媒體的財經新聞,作為訓練專業英語聽力的素材。雖然學生可根據自己的時間安排在線學習,但為了督促學習進度,檢查單元學習效果,每個單元均配有練習題,重點章節可通過布置作業實時檢查。為了吸引學習者的注意力、激發學習積極性,上傳云班課的資料均配有分值不等的經驗值,對點擊閱讀者進行“虛擬獎勵”。

圖一基于云班課的財務管理雙語教學翻轉課堂內容設計
知識拓展模塊主要針對學習者對專業知識的“個性化需求”進行設計。其中對財務管理實務有學習需求的學生可以更多參與案例研討,對理論研究有興趣的學生可以側重于經典文獻的閱讀。此外,為了拓展學生的能力,體現“授之以漁”的思想,增加文獻檢索技能的培訓,提供的素材通過“如何百度到百度公司的報表?”,“世界頂級財務/會計類期刊知多少?”等標題來引起學生的興趣。向云班課上傳的所有知識拓展類資料都有經驗值獎勵,為了防止“只點擊不閱讀”的情況發生,采用在線提問并隨機抽查的方式來加以督促,為積極參與討論并且討論內容質量較高的學生點贊,增加其經驗值。
為了檢驗“翻轉課堂”的實施效果,在單元作業的基礎上進行能力在線測試。為了保證測試效果,將云班課的在線測試功能設置為交卷之后顯示答案,并規定測試時間和做題次數。學生全部交卷后進入答疑和討論環節,教師在線解答學生在測試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并將在線測試的解答錄制成微課供學生學習,將章節的重點、難點加以總結。實踐證明,在教學班級人數超過60人的情況下,學生參與在線討論的熱情程度遠高于課堂,能夠達到預期的效果。
課程中期及結束后通過調查問卷方式廣泛征集學生對財務管理雙語教學“翻轉課堂”的滿意度以及相關建議,在此基礎上進行教學反思,總結經驗、改進不足,以期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利用云班課學習過程的關注程度也遠高于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因此提高了學生對“平時成績”的關注程度。
2.財務管理雙語教學翻轉課堂內容設計與知識單元的對接
財務管理雙語教學翻轉課堂內容設計與知識單元的對接情況如表1所示。根據知識單元的重點難點、知識和能力要求的側重點,有傾向性的進行“翻轉課堂”的內容設計。例如緒論部分的專題微課側重于強調價值目標引領下的財務管理內容框架;資本預算和資本結構兩個知識模塊則具有理論與方法并重的特點,因此“翻轉課堂”內容設計需要兼顧案例研討及經典文獻閱讀。在實施過程中吸引學習者注意力的具體手段包括點擊閱讀獲得經驗值、為發言積極者點贊并附贈經驗值、用學生喜聞樂見的表達方式進行資料介紹以及微課、微視頻、微測試相結合的知識傳播方式等。
在移動互聯網不斷發展的背景下,面對移動智能設備對傳統教學模式的挑戰,如果不能及時改進教學方式,就不能滿足當前學習者注意力特征的變遷。基于云班課構建財務管理雙語教學的“翻轉課堂”模式,是在精心設計教學內容的基礎上,通過“微課、微視頻、微測試”相結合的多元化知識傳播方式,大大突破了大班授課條件下師生互動的瓶頸,使“翻轉課堂”真正成為財務管理雙語教學的助力,將教學水平提上新的臺階。

表1 財務管理雙語教學翻轉課堂內容設計與知識單元的對接
課程名稱:
本文是蘭州理工大學2015年度教學研究項目《教育生態視域下的財務管理雙語課程“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探索》的階段性成果。
[1]楊秀平.基于TQM思想的教學質量評價及創新型人才培養對策研究[M].蘭州大學出版社,2016.
[2]劉淑蓮.財務管理雙語教學理念、目標與教學實踐探索[C].中國會計學會會計教育專業委員會年會論文集,2010.
[3]劉茂平,李潔倫,趙華.財務管理雙語教學效果的影響因素分析——以廣東技術師范學院會計學院為例[J].商業會計,2015 (6).
(作者單位:蘭州理工大學經濟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