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欣媛 劉柏霞
“互聯網+”時代企業財務管理模式的創新
王欣媛 劉柏霞
在這個網絡經濟時代,大數據、云計算等進入我們的視野,“互聯網+”逐漸成為我們社會經濟發展的一個新形態。通過利用信息通信技術以及互聯網平臺,讓互聯網與各行各業進行更進一步的融合,是當今社會進步的一個重要使命。作為企業管理中的核心部分,傳統的財務管理模式也將面臨巨大的轉變。將企業的財務管理在“互聯網+”的模式下進行創新,適應時代的發展,是現在企業經營管理中的首要問題。
“互聯網+”;財務管理;創新
我國“互聯網+”理念是2012年11月于揚在易觀第五屆移動互聯網博覽會首次提出的。“互聯網+”是以互聯網作為核心將通信、交通、工業、金融等行業進行全面融合。當代的“互聯網+”有如下特征:
(一)信息透明化
實時信息不斷通過互聯網更新,基于互聯網的存在,買賣雙方的信息變得對稱,如果某一方就買賣提出異議,就會通過網絡渠道傳播到各處,形成社會輿論,給另一方帶來社會壓力,這是傳統媒體辦不到的。通過互聯網任何人都可以發表自己的觀點,沒有所謂的公關體系,人與人之間在商業環境下都享受公平公正的待遇,每個人都有應有的話語權和知情權。
(二)經濟平臺化
互聯網初步只是把各種行業聚合在一起,隨即便會把聚集在一起的總和平臺化,平臺制勝即將會成為未來社會主旋律。在近幾年不論是互聯網的新星還是由傳統企業成功轉型的企業基本上都已經平臺化了,像QQ、百度、阿里巴巴、騰訊、小米等等已經從方方面面改變了我們的生活。今后的創業者要么從一開始就想好怎樣去打造一個平臺讓別人來參與,要么就是加入別人已有的平臺,通過特許經營等方式借別人的平臺做生意。通過改變企業的財務管理模式使其符合創新帶來的時代發展要求,成為決定企業未來網絡經濟發展的關鍵性問題。怎樣在眾多的企業中通過平臺化脫穎而出是每一個在互聯網時代生存發展的企業必須要考慮的問題。
(三)信息數字化
互聯網的時代就是數字化的時代,海量的信息遠多于傳統媒體時代。一些數字化的新詞匯逐漸被人們認識,各種遠程診斷,遠程操控,遠程監控成為現實,稀缺資源得以充分利用和優化。云會計、物聯網等技術的發展使企業可以獲取貨物及時準確的信息,通過大數據分析為企業作出科學合理的庫存管理。隨著各種穿戴式設備在未來幾年逐漸進入人們的生活,各類公司通過穿戴式設備收集用戶的各種資料,通過技術處理成為非常有價值的信息。數據通過網絡的共享使各行各業相融合,不斷創新。
(一)對財務管理認識定位模糊
在傳統財務管理模式管理下的企業中,多半企業通過財務部門籠統的對公司進行財務核算與管理,重點落在記賬、報賬等會計職能上來反映企業日常資金的運作過程。當企業沒有把管理放在首位而是認為財務部門只需把賬務處理好時,就會缺少財務管理真正的專業性判斷,使職能趨于簡單化,沒有從總體上協調公司有關的經濟事項,因此企業忽視了財務管理真正的意義。企業財務管理的真正目標應該是企業資金管理活動希望實現的結果,是評價企業資金管理活動是否合理的基本標準。同時,有些企業為了自身的發展,僅僅通過提高銷量來在競爭中取得優勢,將促進業務發展樹立為經營導向,忽視了財務管理對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重要指導作用,或迫于企業生存壓力,一些企業管理者依然遵循傳統的財務管理觀念,沒有將財務管理列入企業管理的有效機制中,沒有突顯財務管理在企業管理中應有的地位和作用。
(二)對當代電子商務的要求難以滿足
在如今的數字化年代里,電子商務成為了企業交易的主流形式。從貿易協商到合同的簽定及最后的支付過程全部通過網絡完成,電子單據與電子貨幣及其他電子產品的產生為雙方交易提供很大便利。對于傳統財務管理而言,預測、計劃、決策都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沒有互聯網的便利條件,使得在實時性和便捷性上都不及互聯網下的財務管理,傳統的軟件只能在特定的環境下辦公,而互聯網下的工作就沒有那么高的限制,可以從管理方式上遠程處理、集中在線管理等。同時由于傳統的財務管理模式中分散的管理方式給后面的監管造成了信息反饋延遲、浪費勞動力、工作效率低等不良后果。
(一)財務管理思維的轉變
在“互聯網+”的時代,相對于過去穩定傳統的財務管理主體,由于計算機技術越來越成熟,實體業務分解外包使企業的財務管理主體逐漸虛擬化。同時,財務管理的目標也不是一成不變的,企業財務管理目標應該與時俱進,與經濟發展緊密相連,因此如何重塑財務管理目標是企業的首要任務。將原來追求自身的利益最大化進行轉變,一個企業中的財務目標需要不僅涉及企業資產價值最大化以及償債能力最大化,同時還必須將人力資本及所有者的薪金收入最大化考慮在內,由企業利益轉向以知識最大化。對于模式由分散轉向集中,在互聯網環境下,工作人員需要將由計算機產生、共享、整合的數據一一匯總,將數據遠程監控,集中管理,從而提高企業競爭力。
(二)建立全面的共享平臺
傳統的企業財務管理人員常常把工作中心大部分放在循環反復的基礎工作中,忽視或無暇理會財務管理中實質性的核心工作,如整理數據、分析關系層次、資本運作、企業的納稅籌劃及未來投資方向的預測等。通過“互聯網+”的普及,利用大數據的特點,建立一個兼容的共享性平臺,信息共享已經成為工作模式的主流,像生產、銷售、財務等信息都可以通過信息共享平臺提供出來,方便完成計算管理工作,通過在一個平臺里內進行產銷、資源、人力等各方面數據的分析研究。建立全面的共享平臺后,企業可以實時獲取企業每天最基本的信息數據,將重復性的財務傳統管理中的基礎工作通過共享信息服務平臺處理,使基礎的財務工作得到完善和發展,運用新的軟件和模式提高原有的工作效率。同時共享的作業平臺也是創新的一部分,這樣可以解決異地原始憑證的流轉審核審批等問題,通過影像掃描系統條形碼和二維碼應用等將異地原始憑證掃描并上傳至平臺在該獨立平臺上可以看到各分支機構流轉過來的所有類型業務單據,包括收款單付款單報銷單,資金收付款,等等重視業務財務一體化財務是對業務活動的反映和監督業務是一個公司的核心,財務是為之服務的,從業務角度出發規劃財務,是未來企業財務管理的正確思路。同時還要保證業務與財務一體化,業務是企業的工作中心,一切都是為之服務,財務的工作要與業務緊密相連,財務共享平臺也要為業務服務。
綜上所述,“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寓意著世界迎來了改革發展的新時代。隨著全球經濟的迅速發展,自動化與數字化已經成為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企業的生存和發展也將面臨著重大的改革,財務管理對企業有著核心的作用,充分的利用互聯網的資源,順應時代的發展,來提高管理的工作效率,只有企業財務管理順應了時代發展的潮流,并得到了不斷的創新,企業財務管理價值才能得到更好的凸顯,才能為企業創造更高的價值。
[1]張中奇.互聯網背景下企業財務管理創新研究[J].現代商業,2015(14).
[2]郭宏論.網絡經濟時代下財務管理創新[J].現代商貿工業, 2010.24.
(作者單位:沈陽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