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志安
摘 要 在數字化技術不斷發展創新的今天,廣播媒體更新的速度也在提升,在這種情況下廣播的節目質量越加受到關注。對于節目創新是目前廣播媒體的主要工作內容。目前,媒體行業競爭越加激烈,聽眾對于媒體的接觸習慣也在發生重大轉變,所以廣播新聞媒體節目就要進行創新,改變節目模式。
關鍵詞 廣播新聞;新媒體;推廣手段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6)164-0054-01
我國的媒體形式不再發生變化,為廣播新聞節目制作帶來較大挑戰,也是廣播新聞節目發展的重要階段。廣播媒體將節目制作形式創新,制作更加符合聽眾欣賞習慣的節目。本文主要對于目前廣播節目制作的現狀進行介紹,對于廣播媒體新媒體推廣的手段及途徑全面闡述,為廣播媒體的發展提供參考文件。
1 目前廣播新聞節目現狀
廣播電臺發展的主要形式就是新聞節目。目前,社會環境中的信息技術在不斷發展創新中,廣播新聞媒體正在與電視、網絡等媒體共同在市場中競爭,廣播媒體想要在市場中占據一定優勢,就必須要將廣播新聞節目的優勢發揮出來。廣播新聞節目記者在節目制作中一定要反應迅速,保證新聞播出的質量,讓聽眾更加對節目的質量保證認可。
廣播新聞媒體在運行中存在一定問題。例如,廣播新聞媒體對于新聞事件發現的較為緩慢,新聞媒體一直是以快速作為特點,但實際情況與行業特點存在一定差距。廣播新聞節目制作中缺乏主動性,優良的廣播節目可以更加吸引人們的注意力,讓人們在廣播節目收聽后會獲得不同的想法,聽眾可以與電視臺主要進行溝通,讓廣播制作者可以對于聽眾的想法及時聽取,記者在節目制作中更加具有方向[1]。廣播節目擁有法人重要新聞內容,在實際播出后并沒有獲得較為明顯的反應效果,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記者在新聞編輯中并沒有將聽眾的感受進行參考,造成節目內容較為枯燥。
2 廣播新聞節目的新媒體推廣手段
人們在新聞選擇中更加的主動,新聞媒體形式越加具有特點與多元化。在這種市場格局中,廣播媒體想要吸引聽眾注意力,讓廣播媒體在市場中具有更加發展的空間。廣播新聞媒體想要在市場中占據一定優勢就要將廣播媒體與其他媒體的特點區分。廣播媒體是一個以聲音作為主要傳播形式,在新聞傳播中具有一定感性[2]。
2.1 創新廣播理念
廣播新聞媒體想要進行發展與進步,不僅僅需要的是技術作為支撐,還要積極將社會先進理念進行吸收,將傳統與時代不相符的觀念拋棄,對于節目內容不斷創新,提升廣播新聞節目的質量,讓不同年齡階段的聽眾都可以對于廣播新聞節目表示認可,提升廣播新聞媒體的經濟效益。
2.2 加強廣播新聞節目策劃
廣播新聞節目的策劃是廣播新聞節目的靈魂,廣播新聞工作在在節目策劃的期間要將廣播新聞媒體的發展規律進行了解,再將發展規律與聽眾的實際需求相吻合,制度策劃出于社會經濟環境及發展趨勢相吻合的廣播新聞節目,廣播新聞節目對于新聞事件要從多個角度進行挖掘,用良好的新聞素材進行廣播新聞節目的播出。
新聞節目在對于內容播出的過程中,不僅僅要將事件的本質進行表現,還要將新聞內容制作的更加符合人們的實際需求,造成新聞在社會中的傳播能力與感染能力,對于社會產生積極正能量的引領。廣播新聞節目在選擇的新聞素材必須具有一定的價值,要可以將社會中的某種現象進行代表,新聞素材是滿足人們實際對于新聞的需求,但是也要讓廣播新聞節目具有一定的特色。廣播新聞素材在實際分析中都會具有多個分析角度,可以從多個角度對于新聞事件進行分析,保證新聞事件的多樣性,這種對于廣播新聞節目內容創新的有效形式[3]。
廣播新聞節目在制作過程中,制作策劃人員一定要將國家法律法規、社會環境和諧、保證社會穩定作為前提,在前提的基礎上對新聞事件從多個角度分析,可以讓聽眾的新聞聽取中獲得不同的感受,提升廣播新聞節目在社會中的傳播能力。廣播新聞節目在策劃時一定要有基礎的節目框架,這樣可以對于節目中的流程具有一定規劃,這些是廣播新聞節目在策劃階段的重要組成,是廣播新聞節目質量的直接性影響因素[4]。
2.3 科學的采編方法
廣播新聞采寫主要包括對于素材的采集和新聞的編寫。對于新聞素材采集中,一定要根據新聞事件的特征與影響力進行針對性采集,當社會中出現重點事件或者新聞素材較為新穎時,廣播新聞記者一定要在第一時間獲得新聞素材,對于事件采訪中記者可以使用一定的采訪技巧。如果新聞事件較為特殊,記者也可以采取電話形式對于新聞素材進行收集,保證人力、物力、財力的科學分配。
廣播新聞素材在編輯中一定要將廣播媒體特點利用。這種情況下廣播新聞素材編輯主要包括消息與通訊2種內容。廣播新聞消息具有簡單快捷的特點,因此,在新聞編輯中要采用倒金字塔形式或者是螺旋形式。倒金字塔形式的編輯特點就是將新聞內容的重要程度按照一定順序排列,這樣可以將廣播新聞節目的時間充分使用,并且保證聽眾在節目收聽中的便捷。螺旋形式編輯特點就是要將廣播新聞節目中重要的新聞內容放在最前面,對于新聞時間介紹時會采取一定的時間或者邏輯順序,與聽眾收聽節目的實際需求相吻合。廣播新聞節目要重視對于新聞事件深度挖掘的能力,讓事件在編輯人員的編輯下具有更加新穎的主題,保證新聞節目內容的豐富性[5]。
3 廣播新聞節目在新媒體環境下的途徑選擇
廣播新聞媒體在發展中還是要將傳統經營形式進行加強,但是也要將產業模式拓寬,積極加入到新媒體的行列中。這就需要廣播新聞媒體對于新聞媒體行業的格局較為了解,可以根據行業的變化情況作出轉變。在傳統經營形式中一定要經營方向明確,在新媒體環境中,廣播新聞媒體應該以更加應急與移動的優勢進行競爭。廣播新聞媒體對于社會中出現的重大事件可以做到同步接收傳播,具有較強的靈活性,這種廣播新聞媒體的主要價值。廣播新聞節目對于聽眾的要求較多,具有較為廣泛的傳播性,保證廣播新聞媒體可以成為社會媒體中的基礎媒體。一般情況下廣播新聞媒體都具有一定的區域,對于某一區域內的社會環境可以做到很好的結合。廣播新聞媒體要不斷發展建設,就要與時下的手機與多媒體行業加強交流,將資源共同分享,積極應對新時代所存在的挑戰[6]。
4 結論
廣播新聞媒體是社會中重要的一種新聞媒體形式。在新社會環境影響下,廣播新聞媒體應該不斷將節目內容進行創新,在發展建設中尋找到適合自身的發展途徑,積極與社會新媒體形式溝通,不斷的發揮自身優勢,讓聽眾可以聽到獨特的新聞內容,保證廣播新聞行業的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彬.廣播新聞節目的新媒體推廣手段探究[J].新聞世界,2015(1):42-43.
[2]張霰.淺談廣播新聞節目的新媒體推廣手段[J].新聞研究導刊,2015(6):68.
[3]王曉峰.加強新聞立臺的制度安排、建設和創新[J].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2011(4):15-19.
[4]郝麗婷,王菁,覃繼紅,等.國內部分傳統廣播電臺“互聯網+廣播”現狀調研[J].中國廣播,2016(1):5-18.
[5]李雪蓉.試論廣播媒體與新媒體的融合[J].中國廣播,2012(1):60-63.
[6]吳偉民.淺談電視新聞節目的新媒體傳播[J].新聞世界,2013(3):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