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科技職業學院經貿商務系 羅尾瑛
“營改增”征收管理問題的分析和研究①
湖南科技職業學院經貿商務系 羅尾瑛
當今,在“營改增”的不斷推進下,企業的重復征稅被取消,這在極大程度上減輕了稅負,推動了企業發展。“營改增”稅收改革的實現需要借助完善的征稅模式,為此,立足于促進“營改增”征收的科學發展角度,本文對“營改增”征收的現狀進行了分析,進而提出了完善“營改增”征收管理問題的合理化建議。
“營改增” 管理問題
目前,我國增值稅和營業稅存在很多短板,嚴重制約著我國產業結構的調整,也影響著公平稅收的實現。對此,為解決其中存在的問題,完善稅收制度,國家提出“營改增”的試點工作。本文就“營改增”稅收的征收問題進行探討,從而保障“營改增”的順利實施。
“營改增”顧名思義改變稅收征管方式,具體的征管改變范圍是對服務業、貨物征收的增值稅進行改變,除此之外,還將服務業納入到增值稅的征收管理范圍內。實行“營改增”最重要的目的在于消除重復征稅的現象。“營改增”政策的出臺為社會服務發展和社會產品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發展動力。為建立健全相對科學發展的稅收制度,完善稅制,剔除重復征稅,經國務院批準,開始實施“營改增”的試點工作。隨著“十二五規劃”的進一步實施,預計今年將會是營業稅改增值稅(營改增)稅制改革的收官之年。
1.1 減輕稅負
“營改增”在經過試點檢驗之后,大約有94%以上的“營改增”試點的納稅主體實現了納稅的減負,直到2015年底,稅負規模達347億元,同時,小規模的納稅人所繳納的營業稅也從原來的5%降到3%,稅負共下降40%。企業經過“營改增”的稅務改革,降低納稅比重,最終增加他們技術創新的新動力。
1.2 優化稅制
增值稅與營業稅并存是傳統稅制最重要的特點之一,傳統稅制中的增值稅事實上是一種重復征稅手段,它對應納稅人來講是一種負擔。“營改增”的改革試點中,不僅對納稅企業進行分析,還對具體的納稅人進行摸排。
1.3 改善出口
“營改增”工作征管的最重要環節之一是進出口稅收的征管,“營改增”對出口退稅造成重要的影響,為出口企業提供稅費的優惠政策。對于相關的出口企業退稅而言,傳統的貨物退稅極大程度上延伸到服務退稅領域內。
2.1 立法保障不健全
對我國的“營改增”工作來講,其征收采用的暫行條例,雖然這種暫行條例在某種程度上也具有法律效力,但是,其在法定刑和權威性方面也受到廣泛的質疑和挑戰。因法律機制存在一定的缺陷,在某種程度上給“營改增”的征收帶來了很大的問題,嚴重阻礙“營改增”的發展。對此,健全法律體系是當前推進“營改增”工作首要解決的問題。
2.2 分稅制受到挑戰
根據我國在1994年提出的分稅制,首次就中央、地方及其共享的稅收進行明確的安排和分配。而增值稅作為共享稅,其分配的比例為75%:25%。大部分的營業稅由地方政府支配是該標準出臺的前置性條件。
2.3 基層的征收管理力度需要加強
由于我國稅收征稅存在一些不完善的情況,導致稅收征管基礎薄弱,稅收的監管也出現形式化。如在我國增值稅的納稅資格中就明確要求,企業納稅人必須提交包括稅款繳納、發票管理等相關的資料,同時還必須出具一些注冊會計師或注冊稅務所開具的鑒定報告等。但在實踐的過程中發現,監管部門在審核增值稅的申報時對這些材料的要求卻不高。
2.4 違規代開發票和虛受發票的概率增加
利用增值稅專用發票的最重要目的是為了提高增值稅的抵扣率,我國的管理制度是以票控稅,不規范使用發票將直接影響企業稅務稽查及征收納稅的風險,發票風險的虛開或者虛受應該引起關注,特別是對貨物運輸和貨物代理而言。
3.1 增值稅征管的國際經驗
國際上一些發達國家消費型增值稅完成了由理論走向實踐的轉化。我國則可以借鑒國外在增值稅方面的一些經驗,并將之進行利用。而我國在2009年開始推出的增值稅改革方案,就是借鑒了國際通用的消費型增值稅。
3.2 增值稅征管的經驗總結
首先,在信息化時代下,各項工作的開展都與信息化有著密切的關系和聯系。因此,對于稅務征收機關來講,必須要結合大型數據庫,在做好納稅服務和管控的同時做好對稅務稽查鑒別工作,從而保障數據的真實性和完整性。通過一定的觀察,增值稅的基礎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可以說,這是做好增值稅的征管工作的根基。
4.1 積極完善增值稅的法律體系
對稅務機關來講,對其總的要求是依法行政,并構建完善的稅收征收法律體系。而增值稅作為其中的重要部分,指定關于增值稅的相關法律是必不可少的環節。而增值稅的征收對象、稅率大小以及范圍、優惠對象、權限等都要在最終的改革方案確定之后才可以確定。并且某種程度上體現出稅收的法治性,將《增值稅暫行條例》上升到法律層面上。
4.2 “營改增”征收管理中需要做好的重點工作
首先,應當加強“營改增”征收管理的銜接工作,為了保證征管工作的平穩過渡,相關部門需要做好征收管理過程中的銜接工作。其次,加強稅務登記的管理工作,將相關稅務文書的特征與征收管理結合起來,適當增加地稅銜接的票種。按照納稅人的類型、行業及屬性,對“營增改”試點納稅人可以選擇國稅票種,他們能夠保障納稅人方便開具發票,清理納稅、評估、稽查的前后欠款工作,另外,對納稅人而言,應當做好歸屬后的銜接工作。
4.3 加強應急預案管理
“營改增”的試點推行中,不僅時間緊、任務重,而且影響較大。“營改增“應急工作的原則是“暢通”、“安全”、“平穩”。另外,需要做好突發性情況的應急預案,具體來說,系統升級中,停機會對納稅人的購票造成一定的影響,或者會因為委托代征點無法正常工作而不能夠準確地對發展和征稅的稅款進行分析。應急預案管理中,遇見上述應急情況,相關的應急預案技術人員需要對此進行恢復,還需要在備件替換中接受受損部件,如果不能夠進行恢復,可快速與設備的提供商進行聯系,組織相關技術人員進行維修,當遇到不能及時修復的設備,需要向當地的地稅服務機關的負責人進行匯報,并告知下屬單位,暫緩上報的速度。
4.4 補救漏洞,提高增值稅紅字專業發票的管理
基于營增改試點中出現的問題而言,相關的稅務部門可以從發票自身的信息就可以了解到受票方的資金流、流程和運營能力,從而大大提高了對稅務稽查的力度。因此,首先應該加強對單據的審核,并積極完善紅字發票通知單的核銷流程,做到對紅字通知單每單使用的監控。其次,加強對紅字發票通知單的開具申請資料的審核,規范企業通知單的開具使用。
4.5 完善分稅制稅收的征收管理
完善分稅制稅收的征收管理需要協調好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之間的關系,具體實施過程中,做好“營改增”,重新分配地方財政和中央財政。國家“一路一帶”方針戰略的提出,極大程度上擴大了政府對財政的需求,財政稅收作為最重要的資金來源之一,可對財政的收入比例進行解決,另外,在營業稅作為最重要的地方財政的收入之一,中央財政能夠實現增值稅的共享,占據較大的比例。此外,“營改增”在實施之后會導致地方財政收入降低,并且,因財政的分享,能夠占據較小比例。
[1] 陳怡歡,饒海琴.“營改增”稅收征收管理的問題與對策[J].中國商貿,2014(29).
[2] 劉磊,車寧.銀行業“營改增”稅負測算與相關分析——以國家開發銀行河北省分行為例[J].河北金融,2014(4).
[3] 王曙光,吳丹丹.哈爾濱市現代物流業“營改增”的問題及對策[J].商業經濟,2015(6).
[4] 管永昊,李睿.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目標、問題與建議[J].安徽行政學院學報,2012(43).
F812.42
A
2096-0298(2016)07(b)-110-02
湖南省教科規劃辦項目(XJK015CZY044),以培養可持續發展能力為目標的高職《基礎會計》課程改革研究;湖南省教科規劃辦“十二五”規劃項目“基于職業能力的高職財務管理專業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XJK013CZY099)”;湖南省社科院項目(2015zz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