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理工大學 溫芝龍
基于“云物流”的山西物流模式研究①
太原理工大學 溫芝龍
作為一種新的物流運作模式,云物流通過將IT信息技術與傳統物流信息系統進行集成,對物流服務需求和物流配送能力進行整合,提供相應的云物流信息和管理平臺體系,將利于改變山西物流服務的提供模式和客戶的一體化服務體驗,以促進山西省經濟的健康、快速發展。
云計算 云物流 物流信息化
過去幾年,山西省在物流專業的中低端市場存在激烈競爭,但是較高水平的物流服務很少。很多物流企業能提供的只是一些運輸倉儲類的基本物流服務,而客戶需要的一體化物流和有較高附加值的增值物流服務并不能提供。現在物流行業所急需解決的問題是怎樣才能用前衛的信息技術與管理方面的理念,創立出新的物流服務方式,整頓物流資源,從而提高物流服務水平。
隨著網絡經濟快速發展,物流服務創新已經成為現代發展物流業的主要途徑。物流業推出的云物流模式“物流信息資源共享,運營平臺開放,客戶終端無限和集成式服務”中所需要的前提組建一個具有強大功能的云信息交流平臺,通過現代計算機網絡信息的方法完成先進的創新管理,為客戶提供多層次的物流服務。
信息化是現代物流的重要特點,在物流行業中,信息系統和技術可以卓有成效的提升行業的運行效率與客戶服務水平,提高管理效率和加強傳統物流轉向現代物流的重要方法是提高物流企業和行業信息化應用水平。
云計算是“云”技術的核心,是以因特網為基礎的超級計算,這個電腦云是在數據中心遠程里非常多的服務器和電腦連接成的。云物流是一種面向服務、高效智能和集成的信息交流平臺,資源與信息同享,服務集合,下屬部門無限運作的物流方式。把客戶所需要的物流服務一體化為出發點,把物流專業化分工、供應鏈的管理、外包服務、資源的整合、虛擬經營等管理方式融合,還匯聚了物聯網、數據挖掘等信息技術,用各種形式物流資源的虛擬化以及物流能力的服務化,把物流服務鏈的方式用智能化的方式統一管理運營,從而達到高效信息同享與智能化,給物流過程中提供所需可靠安全以及比較有質量保障的物流服務。
在此模式中,我們需要構建一個信息的交流平臺,提供給客戶一個“窗口服務”還有其支撐業務應用運行所需要的計算機和存儲資源,而且需要在云端展現應用信息之間的審計關聯以及高級分析計算和展現,甚至基于商業互通標準的交互。讓客戶用較低的成本和方便的方法得到優質高效的物流信息服務,從而提高物流運轉速度,極大程度的縮減資源浪費。改進的“物流云”融匯了物聯網、云計算、移動技術應用和優化與智能、供應鏈協同網絡服務、智慧物流等多個領域。
云物流的概念主要表現是現代物流的運轉模式,是近代物流業發展的新產物,是融合了各式管理理念的新型管理和運作模式。次要表現為先進的信息技術在物流行業的應用體現,在原本的物流信息運轉上,匯集現代較為前進的物聯網和云計算的信息技術,是技術應用的高度集成體系。云物流是當今物流業運作的首要平臺和載體,云物流可以使物流企業根據市場需求,按需為客戶供給安全保障的物流“一攬子”處理方案。
物流信息化的程度已經成為衡量物流系統好壞的標尺。為了滿足政府、工商企業、物流企業和普通用戶的物流需求,建立基于“云計算”的“云物流”模式。從生產要素到消費者的時間、空間要求,可以處理物流運轉過程中所有部分所產生的信息,信息在物流平臺上準確的傳輸到物流供應鏈上的物流公司和客戶。
在“云物流”的合理構建中,比較基礎的信息構建較為重要,表現在信息處理、采集以及傳遞方面。物流運轉進程中需要的核心技術是信息處理,現在的“云計算”為這個過程提供了可能。
在“云計算”大多是交付的模式和服務使用,需要服務是經過網絡來按需和易擴展的方式來獲得的。然而這個服務也是可以和IT、軟件及互聯網有關的,并且也可以提供其他的服務。它經過互聯網,把較為龐大的計算機處理程序,自動拆分成很多小的子程序,最后使用很多服務器組合而成的龐大系統,通過檢索和計算分析后的處理結果傳遞給用戶,這個方式處理信息的速度很快。在“云物流”中運行這個技術,構建了商務物理數據庫平臺,給交易的賣方提供了運單的處理以及下游的運輸渠道。在物流服務商的倉庫選地、庫存、結構等的決策中可以提供訂單分析處理方法。信息傳輸的重要環節是信息的服務,在現代的通信技術發展中,經過網絡傳輸,便可以把搜集到的信息傳輸給需求方,從而讓需求方獲得信息,作出決定。
根據山西省物流現狀,根據云計算、SOA和SaaS等的技術,構建了云計算+面向流服務的“云物流”平臺信息,現代物流模式下的“云物流”的服務對象是貨物供應鏈上所涉及的企業。企業可以通過條形碼、RFID、電子標簽、GPS等專業技術進行貨物自動監控感知,將信息在“云物流”中進行虛擬存儲,構造出虛擬的資源池,根據從企業中獲取的需求,動態的組合成物流云或者是智能調度和監控物流云,各企業通過移動終端、設備終端PC終端等進入“云物流”的服務平臺,從而依據客戶的需求提供相應的物流云服務。
3.1 云基礎設施層
“云物流”模式的最下層是云基礎設施層,實現目標是使用現在比較成熟的laaS產品(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基礎設施即服務)。這個設施層的主要功用是對平臺的支撐提供硬件以及軟件資源。設施層中硬件資源主要包括計算機、存儲、網絡設備等。軟件資源包括供存儲、應用、隊列以及其他與企業運用相關的服務。
“云物流”在現代的物流模式下,基礎的設施層可以分成三部分:第一,包含有各種硬件和軟件資源的虛擬化設施層;第二,根據虛擬化的基礎設施層提供公有、私有和混合云的三大類服務;第三,在虛擬化的基礎設施層上提供服務。筆者認為所構建的“云物流”服務所主要包含的是混合云,是公共已經私有云的混雜。采用該模式的緣由是網絡發展的不夠成熟,無條件相信公共云,可能會存在企業內部重要信息外露的危險,導致企業安全運行受到威脅,而混合云是通過把企業內部的私有和公共云的業務連接在一起,從而更好地處理企業資源管理,也提升了企業使用云的安全保證。
3.2 云應用層(SaaS)
應用層的根本是為客戶建立盡量豐富的新功能,主要包括:第一,只要有連接互聯網還有規范的瀏覽器,就能不需要其他配置訪問自己的應用。第二,在客戶使用時,可以注冊一個賬號,可以根據所用量去辦理使用費用。第三,需要具有較好的云應用的組合才能。
4.1 提高網絡運用遍布率
把“云計算”的物流模式更好的運用到物流行業,從而成立云物流,必須要用到網絡,網絡使用的遍布率直接控制了云物流完成的難易水平。網絡的遍布率越高,云物流的發展空間越大,使用云物流模式的企業多了,云物流可以成功的可能性就較大,帶來的經濟效益就會更高一些。
4.2 合作體系
利用云平臺的數據優勢和大數據處理能力,以及山西公路、鐵路網絡和區位優勢,充分考慮貨車車型、貨物品類、倉儲地點、貨車位置、鐵路與公路的最優銜接等因素,實時給客戶推送空程最少、成本最低、收益最高的最優訂單。進行資源整合后,對于實現區域物流成本的降低,構建創新的物流產業生態體系,有效帶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促進地方經濟加速發展,具有非常重大的現實意義。
4.3 云資源整合
山西物流服務市場基本上還處于分散、割裂、封閉和無序競爭狀態,物流信息化水平相對滯后,多數物流企業缺乏規范的物流流程和信息化標準,資源不合嚴重限制了物流活動向專業化、信息化方向發展。究其根本是沒有構建優缺互補、強者聯盟、合作發展的形式,并且單一的物流服務功能也不能提供客戶所需,從近期的互聯網進展趨向來看,整合物流信息資源也是大勢所趨。
用這項技術對信息資源進行統一整合,可提高物流企業對整個系統信息資源的有效管理,同時對業務進行支撐的可用性也大大提高。云計算架構靈活的擴展性,隨著整個系統資源和需求的部署而動態進行。云計算的基礎本身就是虛擬化,能夠把單個的物理資源整合起來劃分給更多的用戶使用。云計算高效的資源整合為物流企業帶來的成本優勢也是非常明顯的。現在IT設備的淘汰率比較高,更新周期縮短,后期的運維費用也較高。采用云計算的理念來整合資源,投資相對減少很多,不用多占建筑資源,設備更新相對節省,人員的配置也將減少。
“云物流”是近期較為新式的物流運作模式,此模式的核心是通過“云計算”、物聯網等比較先進的信息技術和供應鏈管理理念的支持,用此模式的強大通訊、運算以及匹配能力,結合山西廣大客戶的物流需求,給客戶一個較高質量的一站式、一體化的物流服務,構建客戶需求信息集成平臺,實現所有信息的交換、處理、傳遞、整合零散的物流資源,使物流效益最大化。伴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和移動終端的快速擴散,這種模式會滲入各處,也同樣具有較為廣大的發展前景。
[1] 貢祥林,楊蓉.“云計算”與“云物流”在物流中的應用[J].中國流通經濟,2012(10).
[2] 張水旺,胡小建.云物流概念模型及其運作機理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5(19).
[3] 姜春艷,吳克壽.SaaS模式下云物流服務平臺架構設計[J].福建電腦,2013(1).
[4] 張明,張秀芬,劉暉.基于“云倉儲”和“云物流“的電子商務大物流模式研究[J].商場現代化,2011(6).
[5] 王琦峰,呂紅波,江瑜.云物流體系結構與應用模式[J].電信科學,2012(3).
F259.22
A
2096-0298(2016)07(b)-118-02
本課題屬山西省軟科學研究計劃項目資助項目(2012041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