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娜
摘 要:為了實現建筑業的可持續發展,“綠色施工”成為建筑工程建設項目的必然要求和建筑業發展的必然趨勢。闡述了建筑業實施綠色施工管理的必要性,討論了我國建筑企業綠色施工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最后對我國建設企業綠色施工管理提出相關建議。這對推動我國綠色施工各項工作的穩步進行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也對實現建筑業的可持續發展有一定的建設意義。
關鍵詞:綠色施工;建筑企業;施工管理;可持續發展
中圖分類號:TU721.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6.14.045
20世紀以來,建筑業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其發展迅速,對社會和經濟的發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投資規模和建設速度上創了新高,但這都是以自然資源的快速消耗和環境污染為代價的。隨著我國城市化建設的快速推進,工程建設規模越來越,預計到2020年將新增建筑面積近3×1010 m2,大量的資源和能源將被消耗。因此,推進建筑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顯得尤為重要。建筑項目中對資源消耗、環境影響最直接的是施工階段,它具有生產周期長,資源和能源消耗量大,廢棄物產生多,對周圍環境影響直接等特點。隨著綠色施工在我國的發展,它已經成為了施工企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綠色施工過程中的重要手段是綠色施工管理,其目的是在施工過程中貫徹綠色施工思想,在施工過程中貫徹落實綠色施工理念,以確保綠色施工整體目標的實現,推動建筑業的可持續發展。在建筑企業的施工過程中,采取綠色施工管理既能為企業創造良好的經濟效益,也會派生出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最終提升企業的綜合效益。因此,建筑業必然迎來“綠色”風潮。
1 建筑業實施綠色施工管理的必要性
1.1 建筑業可持續發展的要求
隨著經濟發展意識和觀念的轉變,可持續發展成為了所有市場主體的發展目標,它也是建筑企業追求的主要目標之一。由此可知,綠色施工管理必將成為未來施工管理創新和企業建筑施工發展的方向。高能耗、低能效使得建筑業成為我國資源浪費最嚴重的行業之一,而建筑業可持續發展面臨的一個重大課題就是“建筑用能加重環境污染”。傳統建筑施工以追求經濟效益為主要目標,按承包合同、施工圖紙、技術要求、項目計劃和項目預算完成各項指標是其主要目的,而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則處于從屬地位。當節約資源、環境保護與經濟效益之間發生矛盾時,建筑企業不惜以浪費資源和破壞環境為代價而獲取高的經濟效益。顯然,固守傳統的施工模式不能滿足綠色施工的要求。
我國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面臨著資源緊缺的問題,而經濟的發展對環境造成的危害是非常大的,環境對人們生活造成的負面影響也在逐年增加。這成為了阻礙我國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鑒于此,國家必然會采取相應的宏觀調整措施推動和發展綠色事業。因此,建筑企業急需進行綠色施工管理,實現資源的優化利用,讓施工過程與自然的要求相協調,以實現建筑企業自身的可持續發展。
1.2 降低PM2.5和治理城市霧霾的重要手段
2010年以來,霧霾已經成為繼2003年SARS之后的又一重大公共衛生事件,有人甚至認為,國家安全已經受到了它的威脅。霧霾天氣對公眾的生活和健康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因此,PM2.5作為引起霧霾的主要因素也逐漸受到了公眾的關注。由北京、上海兩地PM2.5的來源可知,揚塵污染所占比例比較大,而其主要來源于建筑工地的施工揚塵和車輛運輸揚塵。在與建筑領域相關的PM2.5的眾多來源中,最主要是建筑采暖、建筑施工場地揚塵和室內裝飾裝修等。在材料運輸過程中,車輛處理不當、工地上裝卸堆放土方不加遮蓋、廢棄建筑材料懸浮散失等都會增加大氣浮塵的含量。同時,大型施工機械在作業過程中的尾氣排放情況也不容忽視。
建筑企業必須堅持“四節一環保”的綠色施工理念,采取節地、節能、節水、節材、改善室內環境等措施,最大程度地減少對環境造成的負面影響,降低資源消耗,控制城市化建設對環境的破壞。只有發展綠色建筑,完善綠色建筑政策,普及綠色建筑技術,才能加快提升我國建筑企業的節能減排成效,為PM2.5的治理作出巨大的貢獻。
1.3 提高建筑企業經濟效益的手段
建筑企業采取綠色施工,在履行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社會責任時,企業自身的成本也減少了,使得工程項目管理更加科學、合理。在施工過程中,建筑企業在注重環境保護的同時也樹立了良好的社會形象,在潛移默化中形成了一定的社會效應。可以說,在綠色施工過程中,在為企業創造經濟效益的同時也派生出了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最終實現了良好的企業綜合效益。綠色施工管理是綠色施工過程中的重要手段,要在施工過程中貫徹執行綠色施工思想,將綠色施工理念真正落實到具體的施工過程中,以實現綠色施工的目標,推動建筑業的可持續發展,為建設環境友好型和資源節約型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
傳統觀點是,更高的成本花費和企業效益的縮減是綠色施工中的弊端。其實這是一種誤解,綠色施工并不會減少企業效益。只有環保與企業效益相沖突的問題被解決,才能實現環保與效益的雙贏。這是綠色施工的本質要求。只有優化建筑企業的效益,才能改變建筑企業以資源消耗和環境污染帶動經濟發展的運營模式,才能真正依靠先進的技術和完善的管理為企業創造良好的經濟效益。這是可持續發展思想的體現,也是建設建筑企業實施綠色施工的優勢。
2 我國建筑企業綠色施工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2.1 環保意識淡薄
目前,全球的環保意識正在不斷增強,而我國建筑施工企業還沒有形成較強的環保意識,尤其是對于平時不太被人們關注的施工管理。在整個管理過程中,建筑企業的綠色管理理念淡薄。無論是建筑施工的管理人員,還是在施工一線從事施工的技術人員,都沒有形成較強的綠色管理和綠色施工理念,使得我國建筑工程綠色施工管理的發展受到了嚴重的阻礙。綠色施工可能會更耗時、耗財、耗物,有些建筑施工單位為了經濟利益而不采取綠色施工管理。
2.2 管理體制不健全
綠色施工管理在我國起步比較晚,發展時間不長,相關的體制、體系不健全,還處于探索階段,沒有建立完善的綠色施工管理制度,現行的管理制度存在著許多缺陷,綠色施工管理缺少必要的體系支持。高污染、高能耗項目審批的通過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我國建筑企業綠色施工管理的發展。在施工管理的過程中,較多誤區存在于綠色施工的各市場主體之間,往往將綠色施工與文明施劃等號。“責任清晰、目標明確、考核便捷”的政策、法規和促進實施體系在政府、投資方和承包商各方尚未形成,使得綠色施工難以落實到位。同時,我國缺乏推進綠色施工的激勵機制。盡管建筑企業有推進綠色施工的熱情,但是,在控制成本的巨大壓力下,也只能望而卻步,阻礙了建筑企業綠色施工的推進。
2.3 對綠色施工管理不夠重視
在綠色施工過程中,經濟成本的增加、較高的技術要求和較長的工程耗時都會影響企業的選擇。在利益的驅動下,企業往往不考慮綠色施工管理的環保優越性,所以,不會選擇這樣的工程管理方式,進而阻礙了綠色施工管理的發展。這一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3.1 建筑材料和施工機械“不綠色”
綠色施工的基本條件是建筑材料和施工機械的綠色性能。目前,我國建筑企業在施工過程中使用的材料和機械種類比較多,建筑材料和施工機械的綠色性能評價技術和標準尚未形成。大部分施工設備只能滿足生產功能的需求,其耗能、噪聲、排放等指標仍然比較落后,未受到應有的重視。
2.3.2 建筑施工工藝不能滿足綠色施工的要求
節約資源、降低消耗和減少污染是綠色施工的基本宗旨。但從目前情況看,在建筑企業的施工過程中,所采用的施工工藝仍然是以質量、安全和工期為目標的傳統技術,“四節一環保”綠色施工技術缺乏支撐,針對綠色施工技術的系統研究也比較少,建筑工程的主體結構、基礎、地基、裝飾等環節的綠色技術研究還處于起步階段。
2.3.3 建筑資源的再生利用率急需提高
在建筑企業的施工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建筑垃圾,它們在我國的利用率不足15%,而在歐美等發達國家已經達到了90%.據統計,我國每年新增建筑面積約1.8×109 m2。假設其中有10%需進行基坑工程降水,那么,全國地下水每年抽排量將達3.80×1010~1.200×1011 m3,相當于10~33個2011北京市年總用水量(3.6×109 m3)流失了。地下降水施工的無序狀態加劇了我國水資源短缺的情況。在建筑施工中,基坑排水完全可以通過簡單的物理或化學處理措施用于沖洗廁所、車輛、馬路和綠化等。對于頂板全部做完以后的大開挖的地下室,則可以利用消防水池或地下室臨時設置集水池,雨水通過管路收集后,經沉淀處理后用于建筑施工用水。按照20%的利用率,每年也可以節約5.0×109 m3水資源。
2.3.4 建筑企業工業化和信息化施工水平不高
工業化和信息化是改造傳統建筑業,提升綠色施工水平的重要途徑。我國建筑業的工業化水平不高,建筑產品質量受環境的影響比較大,現場作業量大,建筑工人的作業條件差,勞動強度比較大,信息化施工推進速度慢,尚處于探索階段。
這些問題都是阻礙我國建筑項目綠色施工管理發展的重要難題。
3 對我國建設企業綠色施工管理的建議
3.1 建立系統、科學的綠色施工法規和制度體系
科學、系統的法規、制度體系是推動綠色施工及其技術應用的關鍵,在人們的思想意識尚未達到理性的自覺時,政府部門的參與、引導,制訂切合實際的法規都是很必要的。只要有前瞻性的市場規則、法規體系的制訂和強大的推動力的形成,才能讓相關企業自下而上的積極響應這一管理理念。綠色施工的法規是一個系統工程,它可以是環境保護法規的分支,也可以是施工現場管理的規定,它的制訂需要多行業、多學科的參與協商。
3.2 制訂完善的激勵政策
制訂有效的經濟體制是促進綠色施工的有效手段之一。通過稅收調節、政策扶持,可以促進綠色施工技術和方法的研發、運用,以此降低應用成本。為了鼓勵承包商主動實施綠色施工,充分應用綠色施工技術,提高綠色施工技術手段,必須要盡快制訂完善的激勵政策。為此,《綠色施工導則》中有“綠色施工應用示范工程”這一獨立章節——鼓勵各地區加快建設試點、示范工程,推動綠色施工的健康發展。以示范工程為平臺,促進建筑企業在施工建設中應用綠色施工技術和管理經驗。為了促進建筑業綠色施工的快速發展,綠色施工的內容被加入相關的建筑工程評優中,起到了一定的強化激勵作用,進而不斷提升工程的綠色含量,激發企業參與的積極性。
3.3 加強宣傳教育,樹立綠色施工理念
對施工單位的全體人員進行廣泛、深入的綠色施工教育,加強培訓,加大綠色施工的宣傳力度,使全體員工更新理念、提高認識,營造綠色施工氛圍,提升項目管理水平。在宣傳教育中,建筑工程各方全面要正確理解綠色施工,認識綠色施工的重要性,提高建筑企業的職工素質,強化對建筑工人的教育,對承包商進行有利于可持續發展的教育,并使它們從中受益。同時,要加大對綠色施工的宣傳和教育力度,確立綠色施工教育貫穿于從工程施工準備到工程竣工的全過程理念。
3.4 建立必要的管理體系和管理制度
在推行綠色施工項目時,《建筑工程綠色施工評價標準》中指出,必須建立綠色施工管理體系和管理制度。在實施目標管理時,綠色施工的內容和方法必須在施工組織設計和施工方案中明確。落實綠色施工的關鍵是管理,項目不同、施工組織關系不同,施工管理的變化則會很大。在工程施工組織設計時,工程總承包單位的工程技術管理人員必須把綠色施工的各項要求編制到工程施工組織設計中,落實到現場管理、工地管理等各項管理中,并嚴格檢查落實。政府主管部門也要對其進行階段性跟蹤和監控。
4 結束語
在工作過程中,必須要實施科學管理,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推行建筑企業的綠色施工,使建筑企業從被動適應變為主動響應,使企業的綠色施工制度化、規范化。這樣做,將會增加綠色施工的經濟性,提高承包商采用綠色施工的積極性。另外,建筑企業應該認識到綠色施工不但是為了環境保護、維護社會公眾利益,它也在一定程度上關系著建筑企業自身的發展和建筑企業的市場綜合競爭力。
參考文獻
[1]竹隰生.關于綠色施工幾個問題的探討[J].生態經濟(學術版),2008(1):280-288.
[2]王占軍,張銘,李火箭.基于LCA的綠色施工管理模式研究[J].郵電設計技術,2009(10):68-72.
[3]張希黔,林琳.綠色施工與綠色建筑現狀與展望[J].綠色技術,2011,40(339):l-7.
[4]張會清.推進建筑施工企業的綠色施工[J].現代商貿工業,2009(3):79-80.
[5]白芙蓉.綠色施工及建筑企業的實施策略[J].生態經濟,2009(9):132-137.
[6]王志榮.綠色管理理念在建設項目環境管理中的應用[D]廣州:華南理工大學,2010.
[7]胡學名,葛家君.綠色建筑概論[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7.
〔編輯:白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