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偉巍中國儲備棉管理總公司,北京 100032
?
媒體發展的新常態芻議
鄭偉巍
中國儲備棉管理總公司,北京 100032
摘 要伴隨我國經濟新常態的到來,新興媒體依托經濟與信息技術的發展也呈現出新的特征,促使人們對于媒體的觀念有了成功的改變。立足我國媒體發展的新特征,探討當前我國媒體發展出現的各種新常態,以更深入地了解我國媒體發展趨勢。
關鍵詞新媒體;發展特征;新常態;芻議
“新常態”一詞的出現,最早見于美國風險資本家羅杰·麥克納米的書籍,該書籍通過漢語翻譯為《新常態——大風險時代的無限可能》。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中國社會各個領域均呈現出新的發展態勢,“新常態”開始成為中國熱詞之一。在社會經濟、網絡技術飛速發展的新形勢下,以這些為基礎的媒體也開啟了新的發展之路,各種新興媒體相繼出現,新媒體的創新與融合成為我國媒體發展主流,使我國媒體發展呈現出新的發展特征與新常態。
1.1創新性
我國媒體當前發展的最突出特征就是創新。我國媒體的創新除了表現在媒體形式數字化、大眾化的創新外,還表現在傳播理念的創新。這種創新并非社會中某個人或某個團體的創新,而是某一階段媒體發展的普遍趨勢。2012年以來,我國新媒體的發展在整體上呈現出平穩的趨勢,新技術、新應用層出不窮,被快速應用于媒體領域中,微博、微信等自媒體的出現成為媒體創新的典范,使媒體創新的受眾擴展到個人,具有了更加實際的意義。
1.2交互性
媒體發展的交互性,主要包括兩層含義,第一層主要指信息接收與發出雙方之間的交互性,第二層則主要在信息的控制方面交互的任何部分都是平等的。隨著媒體方式的多樣化,新媒體的交互可以通過多種形式進行,除了能夠提供給群眾更多了解信息的渠道,還給群眾提供了更多的反饋渠道。群眾對信息的接受擺脫了傳統的被動性,同時成為信息的傳播者。
1.3個性化。
截至2014年底,我國網民達到6.32億,其中83.4%為手機網民。隨著移動時代的到來,我國現代媒體逐步從大眾時代過渡到個人時代。媒體發展到個人時代后,主要圍繞消費者這一中心,根據消費者個人需求對服務加以提供,是一種以人為本的發展思路。每個人也都可以成為新聞的創造者,保持自己對每件新聞的態度,使輿論表達渠道更加暢通,有利于推動我國社會主義建設。
新常態最初被應用于經濟領域,后被引入政治領域。根據我國國情來看,新常態這一概念具有較為濃厚的政治色彩,從另一種層面上來說是新一屆領導人的執政理念。按圖索驥,我們即可發現,我國媒體發展主要有以下幾種新常態。
2.1媒體融合成為我國媒體發展新常態
隨著媒體發展創新性的不斷凸顯,媒體融合趨勢成為主流,也成為中國高層認可且鼓勵的概念,在政府的支持下,媒體融合成為我國媒體發展中的新常態。媒體融合是媒體近年來通過實踐確定的發展需要,已經不再僅僅是一個學術概念,正在獲得更多的社會支持。媒體融合最初在學術界中是一個爭論不休的話題,學術界對其有著極端的分歧。雖然當前對媒介融合的結果尚沒有清晰的確認,但國人對新媒體的看法已經有了很大轉變。不僅僅再將其作為一項媒體發展技術,而是提升到國家戰略等更加長遠的角度。媒介融合對于中國的創新來說,可能會產生很大的影響。在互聯網未全面興起的時期,很多人認為新媒體缺乏代表性,無法與傳統媒體相提并論。但隨著互聯網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人改變了對新媒體的看法,一些高層人士甚至將其作為治國理政的有機組成部分之一。新舊媒體融合所指的并非是簡單的新媒體對舊媒體的取代 ,而是將兩者有機結合起來,從未來的視角出發盡可能地對媒體的社會平臺作用加以發揮。此前,人們對傳統媒體的認識,將其核心價值普遍集中在內容生產方面。但隨著時代的發展變化,內容生產已經不再成為媒體的唯一價值。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互聯網格局下的競爭屬于一種寡頭競爭。媒體要想得到持續的發展,不僅要在內容生產上做到極致,還需要在技術支撐以及洞察用戶等方面都做到極致,才能在媒體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才能一直存活下去,這一形勢也推動了媒體融合新常態的到來。
2.2全面為用戶服務成為我國媒體發展新常態
在現代信息技術不斷發展的時代下,作為個性化傳播渠道,新媒體的發展正在日漸深入人心。新媒體的出現,使傳統媒體的大眾化特點逐漸被個性化所淹沒。當前媒體所面對的受眾已經日漸細化,媒體的表現形式也開始多種多樣,傳統紙質媒體、各大門戶網站、微信、微博等多樣形式,使受眾對信息所傳達內容的了解更加立體和豐富,也增強了受眾的自主性。新舊媒體的融合,使傳統媒體主導受眾的模式被徹底顛覆,使受眾的選擇范圍得以大大增加。
在各大門戶網站、社交軟件等新興媒體方式的發展下,人們的生活產生了很大變化,對媒體的需求也發生了新的轉變。為了與人們的需求更加貼合,在互動性、個性化等方面媒體更加突出這些特點,以期通過全面的服務吸引更多用戶,使用戶不同的需求均得到滿足。早在2004年,在英國就已經有電視管理機構提出,媒體設計應以用戶為中心,從而使媒體革命的浪潮能夠迎合人們的需求。在我國,近年來不少媒體也進行了升級,全面為用戶服務成為我國媒體發展的新常態。以百度公司來說,為了使用戶對新聞的搜索能夠根據自己的喜好來進行,百度公司對于網絡搜索展開了全面升級。在新的升級服務下,用戶可以個性化地設置新聞界面,也可根據自己的需求對新聞的定義進行重新修改,從而使用戶在信息獲取的步驟與流程方面大大減少,使用戶可能浪費的不必要時間大大減少,與用戶的需求更加符合,使用戶的個性化需求得到了根本性的保證,也是百度對時代發展需求的適應。從各項相關數據可以看出,在互聯網、移動通信終端中,媒體軟件的開發數量與日俱增。這些手機媒體軟件不僅使用戶的工作和娛樂得到了極大程度的豐富,而且使用戶的視野得到不斷地拓展,促進了用戶對新媒體認知的日漸豐富性。在市場不斷發展的今天,新媒體發展也開始重視市場意識,逐步對其市場功能進行了分區,以為用戶提供更加全面的服務。
2.3反腐報道、走基層成為我國媒體發展新常態
從當前政治環境看,反腐敗作為政治亮點是新一屆領導人執政后十分重視的。媒體發展在這種情況下,自然也加大了對反腐報道的力度。除了反腐報道的改變外,當前媒體在發展中開始更加重視基層。多年以來,官方一直對走基層這一媒體行為不斷提倡,但并沒有真正被落實到媒體具體行為中,導致媒體對于基層的報道往往不夠接地氣,也沒有足夠的原發動力。但隨著新時代的到來,我國媒體正在放低自己的姿態,作風的轉變促使我國媒體基層定位逐漸下沉。以往媒體對于基層的報道,主要以基層的先進典型和模范人物為主。隨著自媒體的不斷發展,人們對新聞要求的提高,關于基層的內容也更加豐富,同時增加了不少批評性報道和體驗式報道。報道的對象除了基層干部及民生新聞外,還加入了地方新聞,超越了過去簡單的訪貧問苦模式,豐富了基層群眾反映問題的渠道。
2.4快速發展成為我國媒體發展新常態
從媒體發展的步調來看,其整體受制于經濟的發展,與宏觀經濟的發展步調基本保持一致,受宏觀經濟發展新常態的影響呈現出相應的發展特點。近年來,由于內外需疲弱,我國經濟在投資方面表現出放緩趨勢,具體到媒體行業,其特點就是“永遠需要人,永遠需要錢”,目前媒體行業普遍比較熱衷于“上市融資”。伴隨我國居民人均收入增長的是不斷增長的居民消費水平,人們在娛樂方面投入的消費越來越多,我國電影票房的騰飛便是典型,相對其他行業的遇冷,媒體行業正處于如火如荼的發展中。
進入新時期以來,我國經濟、政治、文化、信息技術等各方面都發生了新的變化。媒體作為各種變化的見證者與報道者,自然也受到了各種新形勢的影響,呈現出創新性、個性化、交互性等特征,而在這些特征之下則呈現著我國媒體發展的多種新常態。
參考文獻
[1]聶辰席.樹立廣電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融合發展高度自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同志關于媒體融合發展的重要論述[J].廣播與電視技術,2015,41(12):16-18.
[2]白燕燕.淺議新媒體發展態勢及對社會影響[J].中國出版,2013(6):32-34.
[3]陳娜.從國內外媒體融合發展看傳媒業新趨勢[J].首播,2014(11):77-79.
[4]郭全中.傳媒產業發展八大新趨勢[J].新聞世界,2014 (9):1-2.
[5]宋建武,黃淼.新媒體的語法規則下 中國傳統媒體集團的新媒體發展策略[J].新聞與寫作,2013(1):35-38.
[6]孔瑋.媒介融合背景下媒體發展方向的思考[J].傳媒觀察,2011(3):10-12.
作者簡介:鄭偉巍,研究方向:傳媒經濟學。
中圖分類號G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360(2016)02-0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