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師范學院商學院 楊穎
?
玉溪市發展莊園旅游的可行性分析①
玉溪師范學院商學院楊穎
摘 要:在大力發展云南高原特色農業的背景下,玉溪農業莊園的建設為莊園旅游的開發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莊園旅游的發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此過程中存在著諸多的問題,需要從政策資金、農莊品牌、農莊文化、基礎設施、旅游產品等方面下功夫,只有這樣,玉溪的莊園旅游才具有市場前景和市場吸引力。
關鍵詞:農業莊園 旅游開發 可行性
現代農業莊園是莊園經濟推動下的農旅產業融合新業態,也是實現“農旅雙贏”的新途徑。從旅游開發的角度講,發展莊園旅游,開發“農業+旅游”產品組合,能夠完美地將農業和旅游結合在一起,全方位地拓展莊園的農業生產、農業科研、農副產品加工、觀光休閑、旅游度假、莊園地產等綜合性功能。莊園旅游既能促進鄉村旅游的轉型升級和可持續發展,也能實現“以旅強農”和農旅協同發展的目標;從農業生產的角度講,通過發展莊園旅游,不僅能夠帶動農產品種植養殖、農副產品加工等方面的發展,促使農業向第二、第三產業延伸,而且還能有效緩解農業發展資金的供求矛盾,并與農業現代化、新型城鎮化建設、美麗鄉村建設形成良性互動,最終達到“以農促旅”的目標。因此,發展莊園旅游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2.1農業資源豐富,特色產業體系基本形成
玉溪四季如春,熱量資源豐富,生態環境良好,屬于亞熱帶高原型季風氣候,農業資源富有多樣性和鮮明的高原區域特色。近年來,玉溪市緊緊圍繞云南重要的高效農業示范基地、高原特色農業示范基地、農產品加工基地和出口基地的目標大力發展高原特色農業,玉溪種植養殖業步入了規模化、專業化、標準化軌道,創建了烤煙、畜牧、蔬菜、花卉、林果和生物制藥等一批具有玉溪特色的優勢農業品牌,特色產業規模穩步擴大,特色產業體系基本形成。2015年底,蔬菜產業已成為玉溪種植業的第一大產業,種植蔬菜114.2萬畝,產值躍居全市種植業榜首;以柑桔、火龍果、藍莓、芒果、李子等為主的鮮食水果種植面積達到47.7萬畝;花卉面積達到7萬畝左右,是全省花卉生產的高標準示范區,花卉已成為農民增收致富的一個重要產業;以三七、龍膽草、蘆薈、除蟲菊、露水草、砂仁、重樓、黨參等為主的34個生物藥原料品種種植面積達到7萬畝,蘆薈、除蟲菊成為亞州乃至全世界最大的生產示范基地。豐富的農業資源,高原特色的農業產業基礎為玉溪發展莊園旅游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和充分的物質保證。
2.2農莊建設基礎穩固,旅游開發初見成效
2011年以來,以玉溪莊園作為莊園經濟的先行者,玉溪整合自然資源,依托各縣區的產業優勢、地域特點和政策扶持等條件,率先在全省發展起現代莊園經濟,走上了特色化、差異化、品牌化的高原特色農業發展之路,莊園經濟成為玉溪農業產業轉型升級的一個獨特亮點和重要支撐。到目前為止,玉溪已有50余家企業啟動發展了涵蓋農業、林業、養殖業等多種類型的農業莊園。其中以褚橙莊園、玉溪莊園、貓哆哩莊園等為代表的省級精品農業莊園有11家,以新平桔荔莊園和澄江藍茜藍莓莊園等為代表的25家,農業莊園成為市級現代農業莊園專項資金扶持項目,莊園建設基礎穩固。在已建成的農業莊園中,部分農業莊園利用現有條件和資源積極進行了旅游開發的探索和嘗試。2014年11月,褚橙莊園正式開門迎客。游客可在莊園中進行觀光、餐飲、住宿和會議等活動,莊園旅游效益開始凸顯。澄江荷藕莊園的380戶農戶通過土地流轉方式入股,廣泛種植荷花和養殖魚類。莊園除了進行“荷”產品加工外,還開發了觀光、餐飲、娛樂等旅游項目,再加上外圍的撫仙湖休閑度假旅游,農莊旅游開發初見成效,荷藕莊園成為玉溪莊園經濟發揮綜合效應的一面鏡子。
2.3生態環境良好,農業主題鮮明
玉溪農業莊園大多位于郊區或城鄉結合部,莊園秉承“綠色、環保、有機”的宗旨建設和管理,基本上保持著原有的自然狀態,田園風光秀麗,生態環境優美。如今的玉溪,農業莊園所在之處,村美民富,已成為現實,是較為理想的自然生態休閑旅游地。全市各縣區在發展農業莊園的同時,依托氣候特征和特色農業資源進行農莊建設,形成了一批農業主題鮮明、特色迥異的農業莊園,具有一定的市場吸引力。如新平琴淮酒莊傳承的是健康與養生并重的民族酒文化,貓哆哩莊園和紅河谷西柚莊園主打的是熱帶河谷特色林果種植;通海玫瑰花莊園、大樹村蔬菜莊園以蔬菜和花卉種植享譽國內外;峨山的高香茶文化莊園、竹海莊園,突出的是當地的彝文化、茶文化和竹文化;易門縣主打菌文化,推出易門野生食用菌采集莊園等。
2.4市場支撐有力,區位優勢明顯
當前,鄉村旅游已經成為百姓大眾化、常態化的消費需求。農業莊園憑借其生態環境、鄉村風土人情和田園風光滿足了人們日常休閑、回歸田園的愿望。另一方面,“五一”、“清明”、“端午”和雙休日等節假日使近郊的農業莊園成為游客的首選,農業莊園贏得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和重要的契機。再者,玉溪本地、昆明等近距離的旅游市場交通便利,出游能力較強,具有龐大的人口基數和較發達的經濟水平,為玉溪農莊旅游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經濟基礎和消費潛力。從區位上看,玉溪市位于云南省中部,地理區位優越。昆曼高速公路、泛亞鐵路東線和中線等區域性的國際大通道在玉溪交匯,昆玉磨、石紅和呈澄等高速公路過境,昆玉城際輕軌即將通車。布局合理、內通外暢、通邊達省的綜合交通網絡將會極大地推進玉溪融入滇中城市經濟圈、昆玉紅旅游文化產業經濟帶和泛亞國際大通道體系,玉溪的區位優勢愈發明顯。與此同時,良好的交通通達性和可進入性必然帶來巨大的客流,玉溪的旅游產業可借勢而上,抓住機遇。可見,充足的客源、旺盛的市場需求、良好的區位和便利的交通將為玉溪農業莊園的旅游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帶來充足的旅游客源。
2.5政策扶持力度大,旅游開發意識和愿望強烈
2014年,云南省委、省政府出臺了《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關于全面深化改革扎實推進高原特色農業現代化的意見》(云發〔2014〕11號)、《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關于大力發展現代農業莊園的意見》(云發〔2014〕19號)等政策,玉溪市委、市政府也先后出臺了《中共玉溪市委玉溪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高原特色農業發展的實施意見》(玉發〔2013〕11號)、《中共玉溪市委玉溪市人民政府關于大力發展現代農業莊園的實施意見》(玉發〔2014〕45號)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提出按照“有基地、有加工、有會所、有品牌、有市場、有文化”的六有標準建設農業莊園,這些政策措施的出臺為玉溪現代農業莊園建設和旅游開發奠定了堅實的政策基礎,使莊園旅游開發沒有后顧之憂。在利好政策的有力推動下,莊園主們也找到了農業生產和旅游開發的結合點,把準了市場脈搏,看到了莊園旅游的市場前景,對農莊旅游開發的積極性較高,具有強烈的旅游開發意識和愿望,也十分愿意對農莊旅游項目和產品進行投資建設,主觀上對于玉溪市莊園旅游的發展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3.1缺乏科學定位和規劃,旅游功能開發不足
由于大部分農莊最初是因為農業生產的目的而建的,后來由于農村土地政策的放開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也出于投資多元化和自身發展的考慮,在公眾對休閑農業旅游高需求的前提下,農業莊園才開始在農業生產加工的基礎上,融入旅游元素,發展莊園旅游。導致農業莊園的建設發展缺乏系統科學的旅游規劃和論證,發展思路不清晰,規劃定位模糊,旅游功能開發不足。在現有的農業莊園中,雖然部分農莊已經開始進行旅游接待,但是旅游活動僅限于采摘、觀光、餐飲等基本層次,旅游產品只是在原有生產基礎上稍加改動和表層開發,相對單一和粗糙,參與性項目較少,缺乏創新設計,深度開發不夠,滿足不了游客的多層次需求,從而影響了莊園旅游發展的后勁。
3.2旅游景觀特征不突出,旅游設施薄弱
在建設之初多數農莊沒有充分考慮到景觀設計和營造的重要性,更多的是出于生產和種植的目的,在可利用的土地上盡可能地實現作物種植面積最大化,因此影響了農莊旅游景觀的整體呈現。再加上農莊的種養規模不大,作物種類單一,不同的樹木、瓜果、蔬菜、植被等營造的旅游景觀季節性等方面的局限性,大部分農莊的旅游景觀特征不突出,旅游景觀的觀光性和美感不足。另外,由于農業生產的需求,全市的農業莊園已全部實現道路、水電和網絡通訊等基礎設施的連通,但是現有的設施遠遠滿足不了游客的需求,更多的餐飲、住宿、接待、娛樂和休閑等旅游接待設施還處于初期建設或是規劃建設的過程之中,薄弱的旅游設施成為制約莊園旅游經濟迅速發展的瓶頸因素。
3.3區域差異和地方特色不明顯,莊園文化內涵不足
農業莊園雖因農業作物的不同而形成了主題鮮明、個性突出的農業莊園,但是目前除了以玉溪莊園和鳳窩莊園為代表的煙草科技文化獨樹一幟外,玉溪大部分的農業莊園均沒有圍繞農業主題去深入發掘莊園農業主題文化,尚未充分展示玉溪民風民俗,一味追求“大而全”的普通農產品,缺乏區域差異化和地方特色化,沒有樹立莊園“精品”的概念,沒有培育出具有獨特魅力和淳樸風情的農莊旅游產品,莊園文化內涵不足,旅游產品吸引力不強。
3.4宣傳促銷力度不夠,管理和服務水平較低
玉溪農莊旅游還處在起步發展階段,市場宣傳主要依靠散客的口碑傳播,尚未形成合力以及時準確地擴大全市農業莊園的知名度和影響力,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農莊旅游的發展。在管理和服務方面,農莊經營者中多數是從事農業生產、加工、營銷的經營管理人員,甚至是莊園主自己,他們缺乏對農莊進行經營管理的經驗,經營管理欠科學。現有的服務人員主要來自于周圍村寨,上崗前缺乏對旅游服務技能的培訓,素質普遍不高,旅游接待服務質量較差,農業莊園缺乏人才市場競爭力。
4.1加大政策資金扶持力度,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加快玉溪莊園旅游的發展,全方位的政策扶持與資金投入是關鍵。一是深刻理解國家、省、市出臺的優惠政策,積極爭取發展農業莊園的優惠政策和項目資金,努力把農業莊園與新農村建設項目、鄉村旅游項目、文化旅游項目、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等結合起來,著力改善農業莊園的發展環境。二是各級財政要加大對農莊旅游的專項扶持力度,設立專項扶持資金,并根據產業發展需要逐步增加投入。三是加大金融機構對農莊的信貸支持力度,積極開發適合農莊的信貸產品,為農莊的發展保駕護航、創造條件,推動莊園旅游的發展。
4.2打造玉溪農莊的旅游品牌,強勢營銷莊園旅游
從開始規劃建設之初,農業莊園就應該樹立起品牌意識,尋求自身的特色和優勢,在景觀、資源、體驗、產品等方面形成較為突出的影響力,深層次挖掘旅游內涵,找準品牌定位,打造農莊旅游品牌,以品牌促生產,以品牌促銷售,以品牌帶動農莊旅游經濟的發展。同時進行廣泛地宣傳營銷,有效地擴大農莊的知名度。首先,利用廣播、電視、報紙、微博、微信等媒介進行宣傳促銷,利用作物成熟時節、地方節事活動等推廣農莊產品。其次,農業部門和旅游部門要改變目前的營銷推廣各自為營、一盤散沙的局面,將全市農莊的旅游產品和服務進行統一包裝、集中整合,全面布局農莊的旅游營銷推廣工作,制定玉溪農業莊園的重點促銷方案。各縣區各莊園聚合發力,統一旅游形象、統一宣傳口徑、統一執行實施,采用整合傳播方式來做營銷農莊,最大程度地激活玉溪農莊旅游品牌營銷的聚合力。
4.3深度挖掘農莊文化內涵,打造獨具特色的農莊景觀
文化是農莊旅游開發的靈魂和主題。農業莊園的建設要充分挖掘玉溪的農業生產歷史、生產技藝、農耕器具、民族風情、農諺民謠、民風民俗、飲食習俗、祭祀慶典等文化元素,將其植入農莊旅游的每個環節和整個過程,注重保持原汁原味的農家風情、生態休閑的田園風格和深厚淳樸的鄉土文化之間的協調,包裝、打造、展示玉溪鄉土文化和農莊文化。將深厚的文化積淀、別致的人文景觀和日出、日落、動植物、溪流、田園、草地、牧場、高山等自然景觀結合起來,做到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相輔相成、相得益彰,打造別具一格的農莊景觀。這樣的農業莊園才能成為游客一心向往的地方,才具有持久的魅力和吸引力。
4.4加強旅游設施建設,提高經營管理和服務接待能力
旅游設施是目前玉溪市農莊旅游開發的短板。農業莊園要保持活力,必須下功夫,花力氣改善交通、停車場等旅游基礎設施,保證游客出行的順利暢通;配套建設餐飲、住宿、娛樂和休閑等旅游服務設施,滿足游客多元化的需求。從軟件方面講,農業莊園一方面要適當地引進高水平的管理人才和專業人才,建立結構合理的員工隊伍;另一方面要對現有員工開展多層次多渠道的培訓,提高其服務水平和管理水平,積極培育規劃、服務、管理等方面的專業人才梯隊,以滿足農莊未來發展對專業人才的需求。
4.5開發多元化的農莊旅游產品,完善農莊旅游功能
農業莊園要依托莊園資源和旅游設施打造具有自然淳樸、文化生態、內容豐富、健康向上的特色產品,如生態觀光和休閑度假旅游產品,養生養老旅游產品、運動休養旅游產品、商務會議旅游產品、體驗教育旅游產品等。強調游客體驗性和參與型的需求,形成多元化的旅游產品以及綜合性的功能體系,最終使農莊發展成為以農業為基礎,以旅游為核心,融合農業生產、觀光休閑、科學教育、娛樂餐飲、養生度假、商務會議、居住和交通多種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農莊。
參考文獻
[1] 楊明艷,袁學安.普洱市莊園旅游可行性分析——以茶文化為主導模式的休閑觀光農業[J].亞熱帶農業研究,2013(4).
[2] 王奎榮.推進云南莊園經濟發展的思考[J].社會主義論壇,2014(3).
[3] 李隆偉.海南省發展休閑農莊的對策分析[J].熱帶農業科技,2012(1).
作者簡介:楊穎(1979-),女,云南江川人,碩士,講師,主要從事區域旅游規劃與開發方面的研究。
基金項目:①云南省教育廳科學研究基金項目(2014Y421)。
中圖分類號:F59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6)04(c)-07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