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亞投行相關問題的再思考"/>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西南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姚鰻玲
?
全球價值鏈視角下的貿易開放與金融開放
——基于亞投行相關問題的再思考
西南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姚鰻玲
摘 要:當前,發展中國家普遍面臨著金融抑制問題,但在全球化背景下,金融開放與貿易開放是必然的選擇和趨勢。發展中國家面臨的貿易與金融開放問題只是表象,本質是要提高自身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地位。亞投行實際上為發展中國家升級全球價值鏈提供了契機。本文從貿易開放與金融開放的內在聯系出發,分析了發展中國家金融抑制的表現,并從影響、機遇和挑戰等幾個方面對亞投行相關問題進行了再思考。
關鍵詞:全球價值鏈 貿易開放 金融開放 亞投行
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一國對外開放程度要將金融開放度與貿易開放度充分結合及綜合考慮,才能真實地反映經濟的整體對外開放程度。同時,金融開放與貿易開放是密不可分的,一方面,金融業的開放能夠顯著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吸引外國直接投資,并進一步促進國際分工與規模經濟;另一方面,貿易開放背景下的實體產業和企業是金融開放的承接載體,并對資本流動產生重要影響??傮w來看,二者都有助于社會生產專業化程度的提高、技術進步和長期經濟增長。
不過,全球化背景下,發展中國家普遍面臨著金融抑制問題,并對國際貿易開放及金融開放產生一定的負作用。從當前國際金融格局和國際貿易體制看,對外貿易不僅離不開國際金融的支持,后者反而在相當程度上決定了一國對外開放的水平和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后勁。而當前的國際體系中,發展中國家面臨的貿易與金融開放問題只是表象,本質是要提高自身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地位。亞投行的建立提供了某種契機,這一機構的建立,在給亞洲發展中國家提供融資專業化平臺基礎上,為升級發展中國家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地位開辟了新的通道。不過,亞投行在實踐中還面臨一些具體問題,加深對這些問題的認識,并提出相關政策建議,有助于進一步推進政策實踐。
對貿易開放與金融開放的研究較多。一是關于貿易開放與金融開放誰先誰后的問題。一些研究認為,貿易開放應先于金融開放,以防止國外金融機構壟斷本國金融市場,沖擊國內落后產業的發展,同時容易導致金融動蕩。但一些學者認為,金融開放對貿易開放有一定的牽引和促進作用。二是貿易開放的深度與金融開放的程度的關系問題。國際分工深化的背景下,發展中國家面臨著對外開放領域的信息不對稱,即金融開放與貿易開放的信息不對等,因此一定程度上的貿易開放更受重視,也更能見到實際效果,而相比之下,金融開放則有一定的認識水平差異,其真正實現也需要一個漸趨完善的步驟,而在發達國家,二者的開放程度往往步伐一致。三是經濟發展環境的變化,各國金融與貿易開放的意義和趨勢不同,一國經濟起步階段貿易開放對國民經濟的作用更大更直接。
索羅模型在一定程度上解釋了經濟體長期增長的穩定態勢,但在解釋一些發展中國家面臨的發展問題和收入差距擴大、國際分工地位下降等問題上還缺少說服力。對于金融業而言,由于知識與技術具有正的外部效應,且能夠內生化,發展中國家金融開放程度可能更快,且與發達國家的金融開放度不斷趨同。
在一國對外開放中,貿易信貸是金融與貿易開放的直接通道和第一通道,而發展中國家普遍存在的金融抑制則使得二者之間存在一定的間接聯系。McKinney(1973)認為,金融抑制涵蓋了所有阻礙技術潛力發揮的政策和規定。當一國貿易開放度很低時,金融抑制相當于隱性稅收。在發展中國家,金融抑制是政府的一項隱性稅收來源。隨著貿易開放程度的提高,金融抑制有可能降低到較低水平,因此,從世界范圍看,經濟全球化降低了金融抑制作為一種隱性稅收的有效性。
金融抑制存在成本,一是利率扭曲會造成效率損失。二是低成本資金對于發展中國家的就業問題存在較大的副作用。三是銀行貸款過度集中,資金的市場化配置手段缺乏,效率較低。但對于發展中國家而言,金融抑制在一國市場化進程初期具有一定的合理性。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和金融改革的深化,金融抑制將逐步降低,金融市場開放也將加快推進。與我國類似,不應該主動尋求消除金融抑制,而是要在對外開放中尋找二者的平衡,保證對外開放的穩步推進。
4.1亞投行的成立對全球價值鏈的影響
中國近年來積累了較為豐富的基礎設施建設經驗,政治、經濟實力和影響力逐步增強,中國發起并成立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有望在現有國家金融格局下打開一個缺口,提高亞洲國家抗風險的能力,同時提高發展中國家在世界金融體系中的話語權。但也受到了諸如轉移國內落后產能、環境污染問題蔓延等質疑。
實際上,國際社會的質疑也是亞投行面臨的自身業務定位的問題,基礎設施投資的特點決定了其在國際分工中的重要基礎性地位。根據現有的研究看,當前發展中國家面臨的貿易與金融開放問題只是表象,本質則是要提高自身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地位。與此同時,一國基礎設施規劃也不能脫離自身的國際產業鏈和價值鏈,因此,亞投行對一國基礎設施的投資,需要突破單一融資方式,向著培育弱質產業、提高國際分工地位的模式發展。總體來看,亞投行這一發展性的融資機構,一是應該致力于解決亞洲發展中國家基礎設施不完善、產業鏈分割的問題。二是要以基礎設施完善為前提,進一步幫助亞洲發展中國家改善貿易結構、對接全球價值鏈、提高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地位。三是應完善機制和操作標準,優化審批程序,降低成本,這些都關系著亞投行的發展前景和最終成效。
4.2亞投行對國際金融的影響
2008年金融危機之后,歐盟內部金融環境趨于復雜,歐共體經濟越來越傾向于選擇具有活力的新環境、新市場。從歐盟的角度看,現有的金融發展環境不協調,亞洲國家的發展可以助推世界金融多極化,對穩定國際金融環境起到建設性作用。
目前,各國都在為改進當前國際金融環境和秩序投入精力,歐洲貨幣經濟一體化等都做了積極嘗試,亞洲地區也面臨著諸多具體問題,比如儲蓄收益率低的問題。因此,亞投行的成立和亞洲基礎設施建設的步伐加快,是亞洲國家應對這一貶值問題的正確道路。首先,亞投行能夠提高亞洲國家面對金融危機的抗風險能力;其次,亞投行的成立為西方國家提供了投資亞洲的新方向。中國作為亞投行的發起者,能夠在國際金融市場爭取更多地話語權,并有助于亞洲金融秩序的穩定。
4.3亞投行對國際貿易的影響
亞投行與“一帶一路”緊密相連,二者的有效對接是實現發展的關鍵,尤其是將金融開放和貿易開放結合的做法,將可以有效降低金融抑制成本,提升融資效率,更好地推動亞洲金融環境的改善,并進一步促進亞洲債券市場的開放和發展,另外,還可以改善金融發展的環境、提升經濟效率、改善亞洲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分工地位。同時,亞投行還將會規范亞洲各國、西方國家與亞洲國家進行國際貿易,提供了一個在發展中國家金融開放過程中具有共融、開放和平等特征的金融平臺。同時,當前國際經濟重心已經向亞洲地區傾斜,亞洲經濟已經成為西方經濟增長的核心動力來源,它的發展有助于國際分工的轉型和國際經濟的發展。
亞投行與“一帶一路”的對接可以提升區域融資能力,分散風險,平衡不同國家的區域利益,并深化互聯互通,給沿線國家帶來更多貿易和投資機會,促進經濟發展。同時,亞投行的成立,在促進亞洲區域經濟發展的同時,還可以增加全球經濟需求,并進一步帶動全球利益的深度調整。
4.4亞投行對人民幣國際化的影響
與亞投行緊密相關的還有人民幣的國際化問題。目前,人民幣已經成為主要的貿易融資貨幣,亞投行有望成為一個多邊投融資平臺。長期以來,亞洲地區是全球外匯儲備的集中地,但亞洲的外匯儲備多以美元為主,這導致發展中國家的外匯儲備大量補貼歐美經濟,自身的實際福利損失愈演愈烈。
目前,中國資本“走出去”已經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通過人民幣對外直接投資,有助于擴大人民幣結算量,推動區域貿易協調協作,進一步完善國際分工,優化貿易環境,同時,通過簽署各類貨幣互換協議,有助于進一步明確人民幣國際化的藍圖。
4.5亞投行的前景與挑戰
亞投行的發展中面臨諸多挑戰,一是受制于當前東盟政治經濟環境的影響,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發展現狀影響亞投行的發展作用和經濟地位,尤其面臨著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的問題,同時,各國貿易開放和金融開放的程度不同,亞投行的發展實際上面臨著更多的區域協調發展的問題、貿易證券和抵觸情緒問題。二是各區域市場的經濟金融開放程度不同,亞投行的運作很大程度上受限于區域整個經濟金融體系,下一步的成功與否還有較大的變數。三是區域矛盾和沖突的存在,政治經濟形勢的不明朗,區域混亂局面、貿易爭端等問題,都使得亞投行面臨著諸多的運作問題。四是來自區域外的反對和壓力。當前,美國、日本在中國成立亞投行的問題上百般阻撓,盡管亞投行的成立將顯著提升我國的國際地位、改善貿易環境,但是在提升我國話語權的同時,美、日等發達國家也極力阻撓??傊瑏喭缎械陌l展問題還面臨諸多變數。
貿易與金融開放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當前,發展中國家面臨的貿易與金融開放問題只是表象,本質是要提高自身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地位。發展建議如下。
一是要加快區域信貸規則的統一。要致力于加快亞太自貿區建設速度,力爭主導國際信貸規則,改變發達國家主導的舊規則。
二是將制定中國標準和中國規則,獲取主動權。亞投行的發展,要在充分降低運營成本的同時,提高運營效率,獲取中國規則的主動權。
三是加速人民幣國際化。要繼續推送亞投行形成多邊投融資平臺,改變亞洲長期以來的外匯儲備多以美元為主的情況,發展人民幣債券直接投資工具,通過基礎設施建設促使亞洲經濟體增加人民幣儲備,同時要積極擴大人民幣結算量,推動區域貿易協調協作,進一步完善國際分工,優化貿易環境,同時,繼續通過簽署各類貨幣互換協議,進一步明確人民幣國際化的藍圖。
四是要堅持綠色、協調和可持續發展原則。要在亞投行的運營過程中避免腐敗行為,遵循綠色和可持續發展的信貸政策,積極推動亞洲貿易與金融開放一體化,提升國際分工地位。
參考文獻
[1] 劉安榮.我國金融宏觀調控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5.
[2] Joshua Aizenman.On The Hidden Links Between Financial and Trade Opening[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oney and Finance,2008(3).
[3] 周小川.建立符合國情的金融宏觀調控體系[J].中國金融,2011(13).
[4] 郭田勇.金融宏觀體系的探索與完善[J].中國金融,2008(13).
[5] 王勤.東南亞地區發展報告(2012)[M].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2.
[6] 高歌.投資東盟[M].廣西人民出版社,2011.
[7] 譚春枝.泛北部灣金融安全合作研究[M].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
[8] 李立民,韋倩青,等.中國西南與東盟國家產業內貿易發展研究[M].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10.
中圖分類號:F7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6)04(c)-08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