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工商職業學院 莫嘉寧
?
會展經濟與城市發展的關系研究
廣東工商職業學院莫嘉寧
摘 要:會展經濟與城市發展的關系是密不可分的。一方面,城市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對會展經濟的發展進行定位;另一方面,會展經濟如果得以發展,那么,城市發展戰略會得到不斷優化和改進。所以,在會展經濟的宏觀戰略制定過程中,政府部門應作為一個管理者而不是主導者。本文闡述了會展經濟的含義,以及目前國內會展經濟的發展概況,并對會展經濟和城市發展的關系作了分析與研究,針對會展經濟的發展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希望能為會展經濟與城市發展的相關研究人員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會展經濟 城市發展 關系研究
在我國國內學術界中有多種對會展經濟的界定,最主要且頗具代表性的有以下四種。
(1)將會展業作為支撐點,通過舉辦不同形式的博覽會和展覽會以及國際會議來進行信息傳遞,提供相關服務并創造商機,充分利用產業的連帶效應拉動相關產業發展的一種經濟稱為會展經濟。(2)整體來說,會展經濟是人類會展經濟活動的產物,是會展產業在不斷發展中形成的跨區域、跨產業的綜合性的一種經濟形態。會展經濟發展狀況從其詳細層面來講,會展經濟就是通過舉辦各種商品展示和商品展覽活動或者開展會議,在獲得經濟效益的同時,能拉動一個城市和地區的相關產業不斷發展,是有利于經濟和社會全面發展的一種經濟。(3)將會展業作為依托,舉辦不同形式的博覽會和展覽會以及專題會議,從而將物流、人流以及信息流和資金流進行融合,創造出商機,以此來帶動相關產業不斷發展的經濟稱為會展經濟。(4)人類會展活動發展到一定的階段逐步形成會展經濟,會展經濟是以相關產業為依據,以會展業為核心的進行跨區域和跨產業的一種經濟。會展經濟不僅消費金額十分龐大,時間的持續也很長,而且其計劃性、抗風險性、聯動性都比較強,安排方便。
綜上所述,會展經濟就是以會展業作為依托,憑借開展各種會展活動所舉辦的、能帶動城市和相關區域產業發展的、具有巨大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一種經濟形態。
會展包括了展覽業和會議業,是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在西方,會展業通常稱作會議展覽業,屬于第三產業,是由展覽和會議兩個部分組成。會展業最初的發源地在歐洲,而歐洲的會展業通過一百多年的不斷發展,目前已形成世界會展業中規模最大,實力最強的國家——德國。德國位于歐洲的中心,無論其經濟還是交通都是歐洲國家中十分發達的地區,而世界上每年150個最高層次的專業展覽會中就有80%都是在德國會展中舉行。德國的展覽中心在展覽設施方面十分齊全,無論是展區的面積還是其氣派,以及周邊環境等都配合協調、彰顯大氣。其展覽中心附近在交通和休閑娛樂設施上都十分的便捷,擁有著良好的住宿條件和豐富的旅游文化,為德國展覽中心的發展創造了更多的條件。在德國擁有展覽的城市,政府大力扶持會展業,對會展業采取一定的措施以及實施優惠政策進行鼓勵,以此來吸引更多的觀眾和參展商。在20世紀之后,北美的經濟迅猛發展,縱觀全球經濟,美國和加拿大成了黑馬,在每年舉辦的會展中,這兩個國家以自身獨特的風格開辦展覽,有著比較高的對外開放程度和廣闊的市場前景,因此,能在世界的會展領域中占有很高的地位。
會展經濟的發展壯大與城市的發展是密不可分的。從客觀的角度講,會展是屬于都市型產業,必須具備各方面因素的支持,而這些因素的逐步完善是城市發展的必然效應,通過不斷完善和提高這些因素來促進會展業的發展壯大,所以,城市的發展與會展經濟是相輔相成的。會展業的發展壯大必須要以城市為其提供相應的服務,城市在開展會展業的同時又能從中獲得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有效提升了城市的經濟發展。所以,會展業同城市之間也必將一直保持著高度融合互動的關系,也可以說沒有城市,就沒有會展業,沒有會展業,就沒有出彩的現代城市。會展經濟的基礎是城市會展,而城市發展的發電機是會展經濟。在兩者發展的過程中,需要互相協調、相輔相成才能達到共同發展的目的。
3.1立足城市發展定位會展經濟,將城市發展同會展經濟進行緊密結合
城市與城市之間的競爭從本質上來講就是資源之間的競爭,也可以這么講,城市的形象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城市生產力的高低。要想經營好城市的形象,就需要開展一些比較大型的主題商業活動,通過這些主題商業活動來展示城市的特點和魅力。城市的知名度大多都是憑借開展會展活動而不斷經營發展的,在我國比較典型的就是珠海、大連、上海和深圳,珠海以經營“航展”取得了十分出色的效果,大連國際服裝節連續舉辦了八屆,拉動了這個濱海城市的經濟,上海以“財富論壇”來經營經濟,深圳通過“高交會”來展現城市魅力,這些城市都非常成功的打響了知名度。所以,將城市發展戰略同會展業進行密切聯系,能更好地促進兩者的共同發展。
城市的不同期發展戰略也會有相應的變化,因此,城市發展的定位尤其重要。提升城市會展經濟的競爭力,就必須結合該城市的特點對其進行更為合理的定位。城市會展業在發展目標的制定上是否合理,就要看該城市在定位時是否符合明確性、科學性、連續性和針對性四大要素。會展能有效的反映一個城市的經濟狀況和城市特點,不同城市會根據自身條件和特點開展不同的展覽,在這方面是有一定講究的。城市會展經濟定位的影響因素主要有區位和經濟兩項條件是否發達、基礎設施是否完善等。
會展中心城市在國內外分為三類:第一類城市具有良好的市場優勢,不僅處于金融貿易集中的地區且經濟十分發達;第二類城市在旅游上有著明顯的優勢,具有十分鮮明的地域特點,讓人向往;第三類城市有著優越的產業優勢,某一項或幾項產業在世界的影響力都不同凡響。會展業在城市中開展同當地的交通、區位、基礎設施等一系列條件密切相關,也是城市會展業發展不能缺少的評價指標,城市基礎設施能力和狀況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會展活動的開展能否取得成功,會展經濟能否得到健康發展。各城市本身的經濟情況和地理位置以及人文環境等都有很大的區別,所以在對城市確定會展主題中,必須結合該城市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根據其特色進行準確定位。
3.2政府要對自己進行準確定位
開展會展活動是考驗一個城市的綜合管理的體現,政府在會展開展過程中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政府必須對自己進行準確的定位,做會展經濟宏觀戰略的管理者,但并不是主導者。某些地方政府直接策劃投入龐大資金,開展宣傳本地形象的各種綜合性會展活動,以此來拉動本地經濟的發展,在舉辦會展前臨時成立機構或臨時組建事業單位,舉辦后虧了財政兜底。有的政府舉辦會展中,遇到會展展位不夠的情況,政府會采取一定的措施來對展位進行補充,如果客商的數量不足,政府甚至會將一些當地市民吸引過來捧場。雖然會展在政府的主導下會達到短時間的繁榮,但是經過長期觀察,我們會發現,這種偏離市場規律發展起來的會展經濟缺少發展的后勁,容易導致會展經濟的畸形發展。當然,政府需對會展經濟進行積極引導并合理參與,但需要明確的是,與全程市場化操作下的會展經濟相比,政府對會展經濟進行直接操作是效率比較低的一種資源配置運作方式。所以,政府要逐步淡出主導角色,將更多的精力用于會展的監督和管理上,對自身進行準確定位,成為會展宏觀戰略的管理者。
政府在會展經濟中,要充分發揮其宏觀調控能力和資源優化配置的能力,對會展業加強管理和指導,打造合理的競爭秩序,為會展業的發展營造更為有序的環境和條件,具體步驟如下:第一步,對傳統管理體制進行改革,管理的重心需要進一步調整,需要對市場秩序進行正確的引導,使市場規律引導會展事業朝健康有序的方向持續性發展。第二,就是要規范法律法規和制度,將會展市場進行法制化管理。第三,制定會展行業的中長期發展規劃,著重會展經濟發展,打造國際性的知名會展城市,這樣才能對會展城市的長遠發展有一個合理的規劃。而且,最大限度地發揮會展業的優勢,以促進其他行業的發展,比如會展產業可以促進旅游業的發展,制定一個中長期的發展計劃。總體而言,有關政府部門要跟國際接軌,發揮市場競爭的優勢,少一點干預,多一點公平、公正、公開,這樣才能對會展行業的發展和競爭秩序起到很好的引導作用。如果政府對會展業進行正確引導,正確使用市場經濟,將會展經濟活動商品化或品牌化。在市場運作下,會展經濟活動可以借助企業、民間等力量開展會展活動。若能將會展經濟視為系統工程來實施,那么就可以實現會展的進一步發展壯大。
3.3將會展經濟與城市結構功能的完善相結合
當會展經濟和城市結構功能進行結合后,會展經濟的發展會更加順利。會展業的發展跟城市交通和設施息息相關,而會展業的發展也需要具備對應水平的城市資源跟其配套。那么,政府就需要做好城市基礎建設,對生態環境進行持續改善,進一步引進優秀人才。當城市更繁華時,城市積聚的優勢會對會展業向前發展產生一定的促進作用。總之,若想發展城市會展業,我們就要使城市的綜合實力有較大的提升,加強和完善中心城市的商貿和服務功能,進一步促進城市各行業產業的集聚效應。
參考文獻
[1] 俞華,朱立文.會展學原理[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5.
[2] 張義.我國會展產業形成機理思考[J].商業時代,2009 (16).
[3] 曾錫恩,薛珺君.廣東會展服務業的發展瓶頸與解決措施[J].廣東經濟,2010(5).
[4] 柳靜.會展業對城市及行業經濟發展的推動效應分析[J].管理縱橫,2005(6).
[5] 張小月,肖雄.會展產業與我國城市互動發展研究[J].北方經濟,2006(9).
[6] 依紹華.解析城市會展業發展基石[J].時代經貿,2006 (4).
[7] 向洪.會展資本[M].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3.
[8] 胡平.會展營銷[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
[9] 許傳宏.會展策劃[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
[10] 薛莉.展覽業發展的國際經驗以及對我國的啟示[J].世界經濟與政治論壇,2003(6).
作者簡介:莫嘉寧(1988-),女,漢族,廣東肇慶人,本科,主要從事會展經濟與管理方面的研究。
中圖分類號:F713.8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6)04(c)-13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