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俊峰 李嘉鴻
(廣州中醫藥大學體育健康學院,廣東廣州 510006)
網球運動中時間知覺和空間知覺的效應分析
魏俊峰 李嘉鴻
(廣州中醫藥大學體育健康學院,廣東廣州 510006)
通過對網球運動中擊球動作時空特征的分析,指出時間知覺和空間知覺是網球運動的專項知覺,時間知覺在網球運動中占據重要地位,過程固定和上升與加速下落的兩個特征使感知空間動作受限的時間知覺成為網球動作順利完成的關鍵,對落點的判斷有賴于空間知覺,對擊球點的準確控制需要對空間動作節奏的準確把握。
網球;時間知覺;空間知覺
對擊球點的準確判斷、網球飛行線路與擊球點形成角度的提前預測、來球速度與落點的空間知覺的準確性是網球運動過程中應具備的一項很重要的基本素質,對網球飛行的深度、角度、速度的預測到控制拍面順利擊球,并發揮擊球威力,取得比賽主動均需要準確的空間知覺才能完成,而且所有的空間動作必須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必須以準確的時間知覺為前提[1]。本文擬對網球運動中時間知覺與空間知覺的特征及相互之間的聯系進行討論,并對二者所體現的效應進行分析。
1.1 有限時間內完成空間動作
網球是隔網對抗的技能主導類運動項目[2],運動員通過各種技術動作,使球直接越過(或繞過)球網,落在對方的有效場地內,并使對手不能合法還擊,從而贏得比分。而所有動作都必須在球從對方場地飛行落到本方場地內到第二次落地(或第一次落地)之前這一短暫的時間內完成。空間動作的完成是網球運動的核心,擊球的穩定性和威脅性是網球技術的基本要求,也是空間動作能夠在有限的時間內順利完成而形成的一對矛盾。這對矛盾在一定條件下是可以相互轉化的,當某一方擊球的威脅性大,對方回球的威脅性相對就要減小,甚至出現失誤。這樣,優勢方即可增加調整身體姿態與動作準備的時間,減少失誤,威脅性就轉化為穩定性了。如果本方不失誤,擊球穩定性較好,那么對方失誤的機會可能會增多,從而使本方準備時間相對延長,空間的可利用程度相應增大,穩定性就轉化為威脅性。
1.2 規定空間內的時間把控
網球場的長度和寬度都是有嚴格規定的。運動員在規定的空間內,必須把握好發球或擊球的落點、移動的時機、揮拍的速度和節奏、擊球時拍面的變化、擊球時發力的大小角度方向以及各部分動作完成的先后順序,才能完成高質量的動作。解決網球運動中空間動作完成與時間緊迫這一矛盾的方法有二:一是將球打深,使自己有充裕的時間對來球做還擊準備;球飛行距離長,容易爭取時間做出下一次擊球的反應;把球打深還可以阻止對方上網[3],因為對方從端線擊球以后,再回位至網前,奔跑距離遠、耗時長,就很難在短時間內上網進行截擊。二是打出角度,離接球人身體兩側越遠的球,角度越大,越具有威脅性[4]。因為,此類球將擊球點至落點與擊球點與接球人之間所形成的角度擴大,因而,接球人必然遠離球的飛行路線,被迫加大跑動距離,場上可能出現空當,給打球者贏得充分的反應時間,繼而擊球得分創造可能;打角度球還可以減少自己回中心的跑動距離,從而有更多的時間準備還擊對手的回球[3]。
1.3 運動時空中的擊球節奏
網球運動中的動作節奏主要是通過在時間、空間和力量上處理球的合理程度方式來體現的。節奏的變化是網球經驗與智慧的體現,控制好動作節奏,也就能掌握場上的主動權。規范的動作是提高擊球節奏的前提,動作節奏把握準確與否是由自身技術動作周期決定的,一個完整動作周期的長短取決于節奏的快慢。
運動員的步幅、步頻及方向的調整,取決于運動員對時間與空間順序的感覺[5]。快速的腳步移動可以改變運動員的空間位置,方向與速度。球的落點不斷變化,因此通過在有限的時間移動自己的身體重心,使其與球保持合理的空間距離,才能使技術得到充分的發揮,擊球節奏產生合理的變化,才能在比賽中占據主動。
2.1 過程固定特征決定時間知覺是網球動作完成的關鍵
所謂的過程固定是指網球一旦從對方球員拍面離開,經過空中飛行到第二次落地(第一次落地)前為止,它在空中的路程就是一個相對固定的過程,即便空中飛行的時間有長有短,但這個過程不會改變。網球從對方拍面到球網上方,再到本方球場內落地。間隔時間用秒甚至比秒更短的時間來計量,本方所有的技術動作必須在這一間隔時間段內完成。能否準確到位和把握擊球時機以及擊球拍面的控制是回球成敗的關鍵,而決定能否準確把握擊球時機的關鍵又在于啟動時機是否及時、個人身體在到位過程中是否充分調整和引拍動作是否完成,這三個因素是所有空間動作能否完成的前提。
如果運動員對網球的速度、力量、方向和旋轉沒有精確的感知,就不能準確地把握跑動時機。跑動太早,可能離球過近,造成擊球點離身體過于靠近,揮拍擊球時形成被球“擠”到的感覺。跑動太晚,離球過遠,造成擊球點距離身體太遠,無法正常地揮拍,造成擊球者必須使勁向前伸長手臂“夠”著才有可能接觸到擊球點。運動員啟動后要對接近球的距離與時間進行較為精確的估計和分配,同時用小碎步進行更多的調整,以便于運動員在場上與球形成合適地距離,很好地找到擊球點完成擊球動作。
2.2 上升與加速下落特征限定了空間動作的完成時間
所謂上升與加速下落指網球從對方場地內飛行經過球網上方之后,落到本方場地內后彈跳至最高點,由于重力作用開始加速下降的過程。從球離開對方拍面開始到本方擊球動作完成這個時間階段來說,對于球的飛行線路及球落地反彈后又下落的空間距離感知起到很關鍵的作用,這種空間知覺是及時準確完成各種技術動作的支撐。并且,各類技術動作必須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時間知覺的準確性也是取得良好擊球效果的必備因素。回球的關鍵取決于對球飛行路線與旋轉方向、下落速度與飛行力度、身體重心到位與否,取決于對網球飛行時間的感知和把握。
無論任何一項網球技術動作,基本動作的完成時間是有限制的,就是要給判斷、到位和引拍并揮拍擊球留下足夠的時間。由于重力加速度的作用,球越接近地面下落的速度越快,尤其在高速跑動中運動員必須準確感知時間和速度,決定跑動的距離和方向,引拍等待球的到來,給揮拍擊球留下足夠的時間。由于對方應對來球所使用的技術方法存在差別,回球后球的旋轉、速度與力量也不一樣,球到本方落地后彈起的高度也會不同,因此本方在擊球過程中,引拍動作的高度不同,拍面的打開角度也不同,拍面與球接觸瞬間摩擦方式與部位不同都可能成為影響擊球效果的影響因素。并且這些影響因素也是擊球動作完成之前,運動員須準確感知的要領。
3.1 對落點的判斷有賴于空間知覺
為了準確擊打來球,并打出成功漂亮的球,就必須首先對來球的落點有個準確的判斷。完美擊打網球的難度之一就是落點判斷不準,也因此無法第一時間控制好落點與身體重心的適當空間距離。
對落點的判斷有賴于空間知覺,與落點的判斷緊密相聯的概念有2條:(1)球的飛行路線;(2)對方擊球點的高度。對方擊球時,通過對手擊球時身體的位置和拍頭揮動的方向判斷對手擊球方向,通過聽球拍擊球的聲音來判斷對手擊球的力量和球速。
對落點的判斷不僅僅是針對來球的落點,還包括本方擊打球后,落在對方場區地面的點,也叫擊球落點。對于擊球后落點的準確判斷有利于本方球員清晰預測對方跑動的方向與后續擊球的技術與戰術的使用。與擊球落點相關聯的概念除了上述兩項內容之外,還包括擊球區域。擊球區域角度的大小,場區的深淺都對對方回球產生各種不同的影響,而對于擊球落點和區域的準確認知與判斷,與空間知覺緊密相關。
3.2 對擊球點的準確控制需要對空間動作節奏的把握
擊球點是指擊球時球拍與球碰撞或摩擦瞬間在空中接觸的那一點,它是一個具有三維性的空間位置,是對擊球者本人身體所處的相對位置而言的[6]。
對擊球點的準確控制,除了身體重心能夠及時準確到位之外,就需要對動作節奏有個清晰的理解與把握。擊球點的時間和空間位置與揮拍爆發用力的時間有關[7],無論何種握拍方法,應對何種來球,都有擊球時間、拍面角度和擊球部位以及發力方向和發力方法的考慮,而這三者正是人體在空間進行擊球動作的關鍵因素,如何調整好關鍵因素與擊球點之間的平衡,必須對動作的節奏進行合理的控制。在網球諸多技術動作里面,幾乎都有引拍、揮拍擊球與隨揮動作三個環節。對于擊球點的準確把握實際上也是人體在進行這三個技術環節過程中充分調整每個環節的時間快慢,以利于在最佳時間點擊打網球,而這個最佳時間點正是網球距離身體與地面的最佳點。這要求運動員要對自身各項技術動作速度有精確的感知,并掌握好技術的節奏,才能形成準確地對擊球點的控制。
4.1 提高球速依賴于時間與空間知覺
提高球的飛行速度主要有以下兩種方式,一是增加擊打球的力量,一是縮短球在空中的飛行時間。前者通過合理訓練身體素質與提高擊球技術動作的節奏得以實現。后者則需要首先對球的飛行時間進行分解。
球在空中飛行的時間可分為兩個部分:一是來球過網之后被本方球拍擊中為止的飛行時間,二是球被本方擊打后的空中飛行時間[8]。因此,對于提高擊球速度來說,縮短這兩段時間,是關鍵點。
提高對來球的時間預判和反應能力與場地空間步法移動速度是縮短來球過網后的飛行時間的有效方法之一;適當提早擊球時間,擊打球彈跳的上升期,減小技術動作在空間展開的幅度,縮小引拍動作的大小,觸球瞬間充分發揮小臂的爆發力,擊球后還原時間的加快都是有效縮短球被擊打后空中飛行時間的有效方法。而適當降低球在球場空間飛行弧線的高度也是縮短時間的另一個方法。
4.2 球的旋轉實現取決于各動作階段的空間感知
網球的旋轉是由于球拍給了球一個作用力,使球產生了運動,即M(旋轉力矩)=F(力)·L(力臂)。如果這個力給球產生的力矩為0,則球不產生旋轉;當力矩不為0,則球會產生旋轉。
球的旋轉運動分為上旋球、下旋球、側旋球與復合旋轉球。旋轉的方式與球拍觸球階段技術動作的選擇有關。比如正手擊落地球,擊球的瞬間除了對球施加一個正向主擊球力P1以實現球的飛行外,還給球拍附加一個垂直于正向的向上的運動,使拍弦從球的后側對球進行搓轉,從而使球獲得一個附加的向上的旋轉力T。在此T力作用下,球繞其球心軸線O向上旋轉。因此,在球的飛行過程中球做向上的旋轉運動(以擊球者正對球的方向觀察),如圖1。如果T越大,則球的旋轉速度也越大。而旋轉速度的大小則與附加的旋轉力T有關,T越大,則旋轉速度越大[9]。
而下旋轉球的基本原理與上旋球一致,只不過所附加的正向主擊球力P1上的附加旋轉力T的方向是向下的,如圖1所示。下旋球在飛行過程中,球的旋轉是繞其球心軸線O向下旋轉[10]。

至于擊球后的拋物線則與擊球前拍面打開的角度大小有關,上旋球比平擊球飛行弧線要低要短。上旋球落地時,球給地面產生一個向后的摩擦力,再與球自向身的重力合成為飛向地面后下方的力;同時地面給球一個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故有一定的前沖力,落地后跳得低而遠。下旋球與上旋球相反。在球飛行下降的一瞬間轉速越快,則下落越慢。球落地后前沖力弱,彈跳得高而近。
網球運動具有在有限時間和空間內將技術動作充分展現的特征,并且在時間的把握上應遵循于一定的空間范圍。時間知覺在網球運動中占據重要地位,過程固定和上升與加速下落的兩個特征使感知空間動作受限的時間知覺成為網球動作順利完成的關鍵。網球運動中對落點的判斷有賴于空間知覺,對擊球點的準確控制需要對空間動作節奏的準確把握;球速與球的旋轉取決于時空知覺的精確感知。網球動作是在時間知覺和空間知覺的協調、統合中完成的。
[1]李旭強等.論跳水運動中的時間知覺和空間知覺[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06,25(1):106-107.
[2]田麥久.運動訓練學[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0:52-54.
[3]郭健.世界優秀男子網球選手硬地比賽技戰術特征的分析研究[D].北京:北京體育大學,2012:39-56.
[4]林仲華.中外優秀網球女單選手接發球技術對比研究[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9,6(9): 198-199.
[5]陳小華等.三拍運動員專門化運動知覺及其訓練[J].體育成人教育學刊,2011(27)1: 72-74.
[6]陶志翔.網球運動教程[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 2007:86.
[7]徐躍杰等.網球發球技術的要素分析與應用[J].體育成人教育學刊,2006,22(6):59-60.
[8]張輝等.網球反手雙手擊球技術分析及訓練方法[J].科技信息,2009:217-218.
[9]黃建軍.網球開放式和封閉式站位擊球技術的比較[J].五邑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21(4):60-63.
[10]鄭明輝等.氣壓式網球訓練機設計[J].雞西大學學報,2010,10(5):152-153.
The Effect of Time Perception and Spatial Perception in Tennis Playing
WEI Jun-feng,etal.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Guangzhou 510006,Guangdong,China)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time and space characteristics of tennis playing,this paper points out that time perception and spatial perception is one of the special tennis consciousness,time perception has an important role in tennis playing,two characteristics namely the process of fixed and rise and accelerate whereabouts make time perception which perceiving limited space action be the key to the smooth completion of the tennis playing action,the judgment of placement depends on spatial perception,the accurate control of the ball to space needs the accurate grasp of spatial action rhythm.
tennis;time perception;spatial perception
魏俊峰(1976-),湖北鐘祥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體育教學與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