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春梅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4-087-01
長期以來受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小學語文課枯燥、機械而呆板,教學趣味性不強,學生主體性缺失,整個教學過程以教師為中心,將學生完全排除于教學之外,學生只是教學的附屬,是被動的信息接受者。這樣的教學無視學生的個性,忽視學生的主體參與,造成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缺失。而游戲是小學生最喜歡的活動形式,引進游戲教學不僅能促進小學生的思維能力、智力的發展,還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消除大腦疲勞。那么,在小學語文教學如何運用游戲教學,讓語文課堂綻放精彩呢?
一、提高游戲教學認識,增強游戲教學能力
當前將游戲化教學應用到小學語文教學的實踐中,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其主要原因就是對游戲化教學的認識不深,得不到政府等有關部門的重視,致使一些教師在教學中應用游戲化的程度不高,游戲化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達不到預期的效果。游戲化教學既是傳統的“寓教于樂”教育思想的體現,也蘊含了豐富的現代教育理念,具有突出的教育作用。小學語文游戲化教學有利于小學生的身心健康,能促進小學生想象力與創造力的發展。小學語文教師應該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走出對于游戲化教學的誤區,深刻認識到游戲化教學對小學語文教育的重要作用。學校應當鼓勵教師在教學方法上不斷地創新,以保證其教學的活力。同時學校可以通過組織集會討論、請專家進校園、到外校交流等方式讓教師們開闊視野,使這些低年級語文老師能夠在自己的課堂上敢于并樂于嘗試和運用不同的教學方式。提高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
同時,我們應該了解到目前我國小學語文游戲化教學的水平較低,這也是影響游戲化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
二、規劃游戲教學內容,營造表達及交流環境
小學語文教師需結合人教版教材的要求,盡量提前規劃好游戲式教學的內容,減少以往語文課堂的嚴肅氛圍,增加輕松的氣氛,讓學生愿意去表達思想情感及愿意主動行動。通過教師的正確引導,使學生在課堂活動中受到語文的影響與感染,從而促進其形成良好的學習意識形態。讓學習內容回歸生活,這樣才可進一步發展教育,體現教育的正確引導性,促進社會進步。小學學生需在小學語文教師充分了解為前提下,擅于運用想象力看待問題。小學語文教師可通過趣味化、游戲化的方式教學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并擅于培養其進行深刻理解,并逐漸形成思維方式的理念。教師應對學生進行確切的的指導,注重游戲的組織性、有序性,將有利于提高小學學生的學習興趣。
此外,除了為小學學生規劃游戲式教學內容之外,還需為其營造一個表達及交流的良好環境。小學語文教師需擅于為學生構建良好的輕松課堂環境,以此培養學生的學習動力。
如在教作文《記一次游戲》時,創設了這樣一個課堂情景。我與學生一起玩貼鼻子的游戲,自然,這個游戲其樂無窮,學生個個開懷大笑。在游戲中,我讓學生仔細觀察游戲過程以及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同時談談自己的體會或感觸,一節課里學生的熱情始終高漲。這樣,既解決了學生寫作文“寫什么”,“怎樣寫”兩大老大難問題,又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挖掘教材游戲素材,增強學生情感體驗
在課本中,塑造了一系列天真稚拙、淘氣頑皮和志同道合的游戲伙伴。其主人公或活潑淘氣、幼稚莽撞,或狂放不羈、野性十足,或愚蠢笨拙、面目可憎,或滑稽可笑、令人忍俊不禁。學生與教科書中的主人公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他們不僅僅有共同的興趣與愛好,有相同的經驗和經歷,甚至連性格也有著相似性。這樣的“小伙伴”能夠使學生很快地進入一種熟悉而且愉快的情境中,使自己成為一個陷落的、沉迷的存在。《我選我》(二年級上冊)的王寧是勇敢的自己,《風娃娃》(二年級上冊)中的主人公是懷著好意卻辦了壞事的自己,《紙船和風箏》(二年級上冊)里的小熊和松鼠的故事,又像是記敘了自己與自己的好朋友之間發生的種種事件,學生被作品中精彩離奇的故事情節所吸引,對種種如夢如幻的生活場景充滿向往。在這個過程中,他們盡情地宣泄自己的情感,釋放自己活躍的想像力,獲得如游戲般快樂的體驗。
四、堅持適度游戲原則,培養學生個性品質
游戲教學是通過構筑兒童的學習經驗,在愉悅的情境中獲得生命的體驗,強調主體的積極參與,培養兒童游戲性的個性品質。既要使兒童真正成為游戲的主體,但游戲的內容與目的又要圍繞教師的要求,游戲教學法要遵循游戲性與教育性相結合的這一原則。
語文游戲在教授過程中應注意實際意義,教師的教學內容必須適度。教師要充分考慮到學生已有的認知水平和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否不斷獲得成功的體驗。如果在設計游戲時不切實際,就會讓學生分散注意力,要借鑒“跳一跳摘果子”的經驗。摘不到“果子”,學生索性就不去做。能摘到果子,嘗到成功的喜悅,獲得了經驗,就能刺激學生繼續努力的積極性。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只要獲得一次成功,大腦就會留下深刻的印記,在下一次的學習中就會重現成功的體驗。在游戲中,要特別注重學生的實際反應,因材施教。對于小學低段的學生,語文游戲的應用,能幫助他們克服膽怯、害羞的心理,從而勤思考,大膽言說。從某種意義上講,語文游戲適度的課堂刺激對大、中班授課很有幫助,在游戲過程中,教師充當“裁判員”,根據學生狀態加以調控,這樣做不僅增強了學生的興趣,而且活躍了他們的思維。
盧梭認為:“兒童最好是在生活中、在游戲中學習,學習不脫離生活,不脫離游戲,這樣的學習有趣、易懂,對生活有用”。兒童的生活離不開游戲,讓孩子在游戲中學習,在學習中游戲,把游戲帶進語文課堂讓孩子興致盎然,就像春風化雨般,讓學生享受語文、愛好語文,從而在不知不覺中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