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詩文
摘 要: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作用毋庸置疑。信息化教學資源的共享,多媒體教學軟件的涌現及更新,大數據庫的關練詞語暢談千夜也不完。信息技術為客觀公正全面評價教師工作績效奠定基礎。不論是再現教師優質課評比活動,還是對學期階段對教師測評,在公正公平上,信息技術均在突顯重要作用。信息技術是大數據運算的基石并突顯巨力,有的老師為提高傳統三率排擠后進生,教師評價機制必須多方進行。
關鍵詞:學生成績排名;教師評價;績效考核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4-328-02
眾所周知,平均分、及格率、紅分率(我們簡稱“三率”)往往視為評價教師的基本參數。想想:我們從用手撥弄算盤的方法給老師計算三率,到用計算器按出教師三率,發展到用EXCEL表格計算出教師三率,都把信息技術在評價教師中的作用突顯。在我們的教研活動優質課競賽評價教師過程中,用攝影技術真實再現課堂,同樣表現出信息技術的魅力。隨著社會的進步,公平公正全面評價教師,是教育者和教育管理者追求的目標。信息化資源、信息化手段、大數據庫的建立為我們的教育公正公平全面評價教師奠基。這就要求我們不僅看教師三率,還要同時看看學生成績排名的晉級數據,這樣才能公正全面的評價教師。也就是評價機制多樣合一,才能更加全面公正評價教師,對關愛后進生有著更深遠的意義。筆者結合多年研究后進生情況。就我們學校興起的假借學生成績排名,又現教師考核績效辦法的興起,關注后進生談談看法。
我們平常用的平均分、紅分率、及格率似乎總是不夠客觀不夠公正、也不夠公平,更不夠全面。例如設快慢班的學校,三率高的總是在快班,慢班肯定三率低。你上了慢班肯定名利不在于你。就算是不設快慢班的學校,如果你面向全體學生,決不排擠一個后進生(有的說成差生),你付出很多,你很溫柔,你很慈祥......你三率也比不上排擠后進生的班級。拒絕給后進生報名、想方設法引薦后進生轉學,討厭后進生,冷眼后進生,叫后進生滾蛋等系列壞現象比比皆是。我們身邊不乏有家長跑到教育部門申訴孩子沒書讀的情況。用我們的評價機制多樣合一評價法,不僅關愛后進生,完全有可能解決這些問題。如果你是一名學校管理員,不妨討論我們的做法。
首先:三率常規評價繼續計算,可以常規的得出某個老師的教學成績。這個不用贅述,大家都在用。
其次,假借學生成績排名,又現教師考核績效。
即利用學生成長記錄數據。先建立數據庫。我們利用信息化手段在每個學期盡量對某個大的區域內的若干學校里若干孩子們的成績進行排名,進行存檔數據。例如可以市或者縣所有學生某學期學生成績數據存檔。計算相臨兩個學期每個孩子名次晉級數量總合,用來對任課教師進行評價。這樣一來,就算某老師所任班級是快班,只要他不努力,就有可能被我們比下去。因為已經打破了“穩坐”的局面。如果是原先的僅看三率比法,他班老師隨便混,三率都高于你,他是快班呀,基礎是最好的嘛。就算是比較的幾個班基礎一樣,老師黑心,排擠差生(后進生)輟學轉學;你心腸好做不來,你也沒法比。我們利用數據庫,可以看出某個孩子某個時段從全市多少名到多少名,知道是進步了還是下降了,就是利用一群孩子的上升或者下降總體數據來評價老師。
舉例兩班前幾位學生的兩種評價方法比較:
第一種:傳統三率比較法如下(我們以某縣建立數據庫為例):
這種數據不難看出,A班因為可能是某縣實驗小學之類,隨便混都是三率要高的可能。而且后進生莫名其妙消失......
我們再看第二種:假借學生成績排名,又現教師考核績效法。
同樣是剛才的兩班部分數據。假借學生成績排名,又現教師考核績效法看出:得到高獎金的老師所帶班級成績實際是下降了,他的學生個個下降,排名下降數據下降30個名次;而沒得高獎金的老師班級成績提高了,排名上升的數據和為14個名次。一個是下降,而且嫌疑排擠差生(后進生);另一個是上升,而且保住差生(后進生)。而獎金?或者說,兩個老師如果換班級而上,不得高獎金的這位老師可能也比得上他吧?在大力提倡素質教育保學控輟的當今時代,我們難道不考慮區域條件的限制和生源基礎等因素而評價教師嗎。我們不去為弱勢群體的后進生想想辦法嗎?我們的評價還只用三率嗎?只要我們利用這種方法把每個老師的晉級數據和算出來,再用這個晉級數據庫為老師排名,又得到一個數據庫,完全可以憑借這個數據庫對老師進行又一種評價。
綜上所述,我們假借學生成績排名,又現教師考核績效法再與傳統三率評價配合使用,結合教師鞏固率多方評價教師,為后進生開辟跟班就讀的心路,何樂而不為呢。教育管理人員一看傳統三率,二看學生成績晉級數據,三看鞏固率,更加完善。教師評價方式多方合一,對教師的評價更加公正更加公平更加全面呀。信息化時代,我們不用為大量的數據計算和查找犯愁。可以說如果是撥弄算盤的時代,此法是做不到的。所以信息化教學時代此法可行。信息技術為評價教師又顯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