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俊昌
[摘 要]到底什么是減負?減負的意義是什么?這一直是我們教師深思和探討的問題。書包輕,作業少,課堂氣氛輕松,學習更有趣,學生愿意學,樂意學,在學中玩,在玩中學,這就是我所理解的減負。但事情往往不是我們想象的那樣,教師被社會中無形的壓力壓得喘不過氣來,多數教師們終改初衷,又開始“舊調重談,老本經營”。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怎樣才能達到減負增效的效果?值得我們深思。
[關鍵詞]減負增效;營造氛圍
我們是新世紀的教育工作者,我們肩負著歷史的責任和使命,我們渴望素質教育,我們有為發展素質教育而不斷進取,不斷思考,不斷創新的權利和義務。而減負增效不是光說不做,我們每一個人都必須努力,在教學中形成一定的標準,循序漸進,一步一個腳印才能逐步完善。
我所理解的減負是:書包輕,作業少,課堂氣氛輕松,學習更有趣,學生愿意學,樂意學,在學中玩,在玩中學。但可以肯定的是減負不等于沒有學習要求,沒有家庭作業,這其中有一個“度”,我們必須把這個度掌握好。增效,是為了增強學習效果,提高學習效率,使學生在一定的基礎之上全面發展。我們不能從一次、二次考試成績來評價每一個孩子,應從孩子的身心特點出發,全方位的衡量孩子的總體素質。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怎樣才能達到減負增效的效果?
一、努力學習,提高自身素質
現代教育改革的劇變向教師們提出了巨大的挑戰,要求教師承擔多重角色,具有多方面、綜合性的能力,做一名新時代的教師。可見教師肩上扛著巨大的壓力,教師必須博學多才是不容置疑的,但它又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通過勤奮學習、刻苦鉆研、日積月累得到的。減負增效實際上對我們教師提出了更高要求,是讓我們提高課堂45分鐘效率,培養學生的各種素質能力。如何上好一節課呢?
1.激發興趣
任何事情都是以興趣作為先決條件的,興趣是事情成功的根本。當然,興趣也是學習的最大動力。興趣決定了孩子的行為,興趣的產生是成功的最基本條件。家長或教師希望孩子有怎樣的興趣,就應提供相應的環境刺激。比如:課堂導入的設定、課堂教學中游戲的穿插、多種教學手段的應用、教師及父母的言行教學等等,對于孩子來說影響他們的因素很多,這就看我們教師和家長們的引導和教育了。
2.認真備課
在上每一節課之前,我們都應該反復地鉆研教材和材料,吃透教材的重點和難點,領會教材所需達到的教學目標、德育目標和素質教育的目的。另外我們要充分了解每個班的每個學生,有針對性的制定出自己的教學計劃,授課時根據學生的學習進度靈活掌握教學進度與方法。課后,教師與學生之間要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學習的前提,我們教師應該用心去愛自己的學生,充分尊重學生,不歧視差生,給學生表達自己想法的權力,多傾聽孩子的心聲。選擇適當的時間,與孩子一起討論問題,讓孩子充分發表意見,大膽的談自己的想法,使孩子在啟發、分析、總結中懂得怎樣去學習。老師和學生應該是平等的,應該成為最好的朋友。
教無定法,但教有法。教師確實要全面考慮,恰當選擇教學模式進行教學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提高教學效率。實際上,不管什么方法,都應立足于“學生為主體”的原則,實施寓教于樂,學生在愉快中接受知識,掌握知識和學法。教師在考慮利用教學手段上也應該是積極的,多種形式并進的,傳統和現代手段相結合的思路,目的是使學生直觀、形象、生動地掌握好知識,加深對知識的印象,同時懂得怎樣才能學好的方法。
二、講究教學方法,上好每一節課
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先決條件,但備好課不等于能上好課。上好每一堂課,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減負增效的關鍵。備課中的主角是教師本身,而我認為授課中的主角應該是學生。一節精彩的課,從一開始就能吸引孩子們的眼球,教師在上課時就是一個故事的開始,孩子們順著往下編制每一細節的精彩,老師在結尾處帶領孩子們一起收獲。
1.在課堂上應師生互動,且動而不亂。教師要加強課堂組織教學,注意雙邊活動來引起學生注意力。上課做到明白、準確、新穎、生動,啟發學生積極思維,使學生處于良好的心理狀態。
2.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對于學生來說課堂中的新鮮元素是吸引孩子們的重要元素,而媒體課件中的卡通圖向像和動畫效果就是課堂的重要組成部分。我校現在已是班班配備電腦和白板,教學中我都會使用多媒體課件,把孩子們不知道的知識,貫穿到課件中,有趣的動畫和圖片不僅充分發揮了學生的想象力和主動性,而且也培養了學生的創造精神,課堂氣氛也因此活躍起來。
三、創設情境,營造氛圍
要營造個好的教學氛圍,就必須創設一個好的教學情境,教學情境不只存在于課堂教學的開始,而是充滿教學的整個過程,它是多方面、全方位的,包括心靈、情意、氛圍、交往等。除了教學中要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進行教學外,主要是讓學生、老師、文本這三者之間交流與對話,讓學生在適合自己的空間里快樂的學習。
四、及時反饋,重點輔導
學生是否掌握了所學知識,課后我們教師都應該做及時的了解。比如:我們可以提問一些中差生,多引發孩子們通過自己的討論總結、歸納,匯報所學知識,課后作業的完成情況等等,了解孩子們學習成果的方法很多很多,教師們可以根據反饋信息及時調整課堂教學方法和手段,盡量讓大多數學生理解和掌握。
五、給予肯定,善于表揚
在大部分時間孩子們需要的是大家對于他們的肯定,小小的贊賞也能激發孩子們的學習熱情。對于學生來說,如果家長或者教師對其視之不見,漠不關心,那么他也別奢望孩子會有多么的優秀,多么的出類拔萃,即使是一丁點的成功,孩子也希望能得到老師的肯定,簡單的一句表揚就是一個奇跡的開始。實踐證明,正確使用賞識教育,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在學習中成長。
減負增效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不是某一位教師或者某一位學生就能體現的,它需社會、家長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各學科老師的共同努力,才能有所成效。減負增效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事情,我們必須付諸于行動,在探索中進步,在學習中總結,持之以恒才不會成為空號。只有我們大家共同努力,我們教育事業才會更蓬勃發展,我們的孩子才能在自由的天空翱翔,才會在快樂中鑄建希望,收獲秋天的食糧。
參考文獻:
[1]馮克誠、田曉娜:教師、教學基本功全書,1997年4月,中國三峽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