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漫
摘要:內部控制信息披露是上市公司管理當局依據內部控制評價的標準對本公司內部控制的完整性、合理性和有效性進行評價并出具報告給信息使用者的過程。內部控制信息是反映上市公司內部組織架構的一項信息,在資本市場上發揮著重要作用,然而基于近幾年我國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情況分析可知,我國上市公司在內部控制信息披露方面仍存在披露不規范、內部控制審計質量不高、具體規范不詳細、沒有要求注冊會計師對公司的內部控制信息披露發表意見等諸多缺陷,因此需要充分發揮相關監管部門的職能作用,上市公司積極配合,健全和完善內部控制信息披露制度。
關鍵詞:上市公司;內部控制信息披露;現狀分析;問題;建議
中圖分類號:F270;F830.91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16-000-02
隨著內部控制相關規范和準則的不斷改進和推動,上市公司內部控制相關信息的披露內容在不斷豐富,內部控制制度也在日趨完善。但是,上交所和深交所發布的《上市公司內部控制指引》以及《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還比較寬泛,僅僅是一項原則導向、原則性指引,對每個企業信息披露的具體內容,披露的詳盡程度以及會計師事務所對企業內控評價的標準仍然沒有具體的要求和規范。因此,在我國企業內部控制信息披露方面還有許多問題值得去思索、探討和解決。
一、上市公司內部控制信息披露現狀分析
2011年1月1日起,內部控制信息披露相關規范開始在符合條件的上市公司中施行,至2014年內部控制披露相關法規也已在所有上市公司強制實施,經過近幾年的發展和完善,如今上市公司內部控制信息披露內容在不斷豐富,整體狀況穩步提升,但是仍然存在一些披露內容不規范等重要問題。上市公司在內部控制信息披露缺陷主要包括企業本身在內部信息披露時未完全按照規定嚴格執行,更有部分企業完全忽視規定,并未按照《上市公司內部控制指引》在年報中披露監事會對公司是否建立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的發表意見等相關內容;而且對于大多數公司在披露內部控制信息時也只是停留在外在形式上并沒有對內在實質真正掌握,也沒有將內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真正作用凸現出來;除此之外,上市公司在對內部控制信息進行披露時,未對內部控制制度引起足夠的重視;注冊會計師在審核方面我國也沒有嚴格要求其出具意見等。綜上所知,目前我國上市公司內部控制信息的披露還存在很多問題,需要我們認真分析對待,需要進一步發揮相關監管部門的職能作用,同時也需要企業的積極配合,繼續健全和完善我國內部控制信息披露制度。
二、上市公司內部控制信息披露存在的問題
(一)少數上市公司對內部控制評價報告及內部控制審計報告沒有披露
從2011年起至今已有5個會計年度,隨著內部信息披露相關法規的不斷改進,其適用范圍目前已基本擴大到我國所有的上市公司。但根據《中國上市公司2015年內部控制白皮書》,2014年度,2586家上市公司披露了內部控制評價報告,總體披露比例為98.29%。仍有1.71%沒有披露內部控制評價報告,而未披露內部控制審計報告的上市公司則多達22.12%。這說明仍有部分上市公司違反相關規定,未披露內部控制相關信息。
(二)上市公司的內部控制評價報告存在披露不規范
據統計2014年度,1424家上市公司披露了規范的內部控制審計報告,占69.50%;有625家上市公司未披露規范的審計報告,占30.50%。其中,深市中小板披露規范的內部控制審計報告的僅占11.00%,披露格式欠規范的占比高達89%;深市創業板披露報告規范的公司僅僅占到3.20%的比例,剩余的96.80%均為披露格式不規范的公司。
(三)內部控制信息披露具體規范不詳細
中國證監會在2007年修訂的《公開發行證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內容與格式準則第2號<年度報告的內容與格式>》指明對于不適用于公司實際情況的具體要求,在獲得證券交易所的認可后,公司可在保證披露內容真實完整的情況下,對其進行合理修正,但并未對不適用的情況有明確要求,這樣會導致企業存在空間選擇對重大事項不予披露以掩蓋一些企業不想披露的事項,這樣將會導致上市公司減少信息披露,并可能導致其逃避責任。
(四)內部控制信息披露難以確保可信度
從決策有用觀的角度出發,同時具備可靠性與關聯性才被視作有用的信息,而與關聯性相比而言,對可靠性的要求則更高。但是,中國證監會在2007年修訂的《公開發行證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內容與格式準則第2號<年度報告的內容與格式>》中只要求注冊會計師負責審計財務報告,而對于內部控制信息披露則未進行硬性要求。如此一來,沒有注冊會計師的把關,容易導致內部控制信息披露缺乏一定的可信度。
三、完善內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有效策略
(一)建立健全內部控制信息披露規范體系
1.明確內部控制信息披露準則
進一步明確內部控制信息披露準則,對相關規范嚴格要求,所有上市公司的年度報告必須對內部控制信息明確披露。同時,監事會或審計委員會對公司內部控制提出相關意見,并強化披露力度,確保全面進入強制披露階段。補充和完善我國的內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準則規范,對違反規定的企業嚴以懲處。
2.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對內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范圍、具體內容、格式、審核等作出詳細規定
在內部控制信息披露時,內部控制的各個組成要素都應被考慮在內。對具體內容和格式有明確規定,并且要求注冊會計師對由管理當局所披露的內部控制信息發表意見,或聘請其它專業機構進行單獨專業審核形成具體報告以保證內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真實性和有用性。
(二) 加強對內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監管
1.制定詳細的中國注冊會計師準則
為了進一步指導注冊會計師解決內部控制審計中遇到的實務問題,我國應制定相關準則并嚴格執行。因而,在目標,要求和應用指南方面都應制定詳細的審計標準,以幫助注冊會計師獲取合理保證。
2.加強有關監管部門對內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監管
為規范上市公司年度報告的編制及信息披露行為,為投資者提供正確無誤且有用信息,以便于投資者進行投資決策,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在強制要求披露和審核內部控制報告以后,作為中國證監會,應對內部控制信息披露現狀進一步監督與管理,加強對監管準則的規定,對于違反規定、未按照相關要求披露信息的公司,均進行嚴格懲處,以此強化監管力度,對違規、或想要違規的企業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規范內部控制信息披露秩序,完善監管機制,為投資者提供真實有效的信息,進一步保障投資者的合法權益。
(三)強化自愿性信息披露要求
1.鼓勵企業主動披露內控信息
當前階段,我國資本市場處于健康運行狀態,且資本市場有效性日益提升,為滿足用戶日益增加的信息需求,企業管理當局應進一步強化主動披露內控信息的意識。與此同時,政府部門應對主動披露內控信息的企業加以鼓勵,因勢利導,實行積極有效的自愿披露內部控制信息的管理辦法,對自愿披露內部控制信息的企業應予以保護和給予一定的補貼和獎勵。
2.加強對自愿性信息披露的監管力度
企業對自愿性信息披露擁有自由裁量權和決策權,它不僅可以促進公司治理結構的改善,還具有提高公司信息的完整性和可靠性和降低公司資本成本與債務成本等作用,但因會計信息披露監管力度相對不夠,采用強制性措施尚難以保證披露信息的真實性與可靠性,更何況許多企業在經濟利益的驅動下,更不會積極主動地進行信息披露,特別是對企業發展不利的信息披露。因此,需要進一步加強對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市場監管,監管部門不僅要建立一套自愿性信息披露監管制度,規范自愿性信息的表達和披露,而且還要對惡意披露誤導投資者的企業應當加以處罰,制定相關條約以制約企業的欺詐行為,使之為自己的違法行為負相關法律責任。
3.加強自愿性信息披露的研究和指導
相關政府部門應加強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分析和研究,在準則具體體現,對企業如何運用進行指導,例如在會計準則和信息披露規范中指明鼓勵內部控制披露信息的類別,和對某些信息采用何種方式進行披露以及其運用指標給出相應的標準說明,加強自愿性信息披露的管理和要求,以提高內部控制自愿性信息披露的質量,同時上市公司也應配合政府工作,加強會計理論研究,深入了解用戶需求,提高信息的及時有效性,滿足信息供給的需要。
四、結論
充分有效的內部控制信息披露是資本市場有效運行、市場資源配置效率優化的重要保證,而且內部控制信息披露是內部控制體系中極其重要的一環,它的完善有助于內控體系的健全,完善且有效的內部控制信息披露對管理當局和外部信息需求者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流于形式的不完善的內部控制信息披露只會阻礙上市公司的高效運行,甚至導致公司面臨倒閉的風險。因此一方面我國上市公司應當正確認識到內部控制信息披露的重要性,針對本公司所出現的問題,完善內部控制機制,健全和完善內部控制信息披露規范體系;另一方面,我國相關政府部門也應當加強和完善監督和管理機制,保證資本市場的高效運行,從而促進我國經濟的健康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劉靜凡.上市公司內部控制信息披露現狀及分析[J].經濟研究導刊,2015(25).
[2]戴文濤,納鵬杰.我國上市公司內部控制評價及信息披露:現狀及改進建議[J].經濟與管理,2014(1).
[3]楊慧文,顧鎮同.上市公司內部控制信息披露及自我評價的現狀研究[J].會計之友,2013(4).
[4]洪峰,戴文濤,張然.上市公司內部控制信息披露質量評價—基于強制披露前后的對比[J].中國注冊會計師,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