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靜嵐
【摘 要】分析高職院校選修課程的特點和存在的問題,明確高職院校選修課程體系優化的相關工作,以柳州鐵道職業技術學院為例,對柳州鐵道職業技術學院的選修課程體系進行優化。
【關鍵詞】高職院校 選修課程體系 優化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6)06C-0099-02
高職院校是我國教育體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由于高職院校通常都設置一些實踐性極強的教育環節,因此高職院校培養的人才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較強。然而,在這種背景下,很多高職院校在人才培養時,過多地注重人才的專業技能的培養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對于職業素質教育的投入逐漸減少,這不利于高職院校的發展。同時,高職院校選修課程體系也存在一定的問題。基于此,本文對高職院校選修課程體系進行研究。
一、高職院校選修課程體系的特點和存在的問題
(一)高職院校選修課程的特點。具體如下:
1.選修課的課程范圍較窄。普通高等院校由于主要進行學術教育,因此它的必修課以基礎知識為主,可分為公共基礎知識和專業基礎知識。選修課的選擇則非常廣泛和靈活,可以選擇增加實踐能力的課題設計類型的選修課,也可選擇相關專業的專業知識。高職院校由于和普通高等院校在人才培養方向上存在不同,因此其選修課的設計也存在不同。高職院校培養的人才主要是面向生產、服務和應用,這就導致在高職院校的教育過程中會存在大量的必修課,這些必修課幫助學生掌握一技之長。因此,與普通高等院校不同,高職院校的選修課范圍較窄,且由于高職學生普遍專業知識較為薄弱,因此若開設專業知識較強的選修課也不利于高職院校人才的培養。
2.實踐性課程開設選修課難度較大。與普通高等教育不同,高職教育培養的人才需要有很強的動手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在培養過程中會有大量的實踐環節。通常,高職院校的實踐課程和理論課程的比例可達到1∶1,甚至更多。當設置選修課時,理論課程的選修課由于受授課地點和授課時間的限制較少,因此其更容易開設。對實踐課程而言,由于在開課之前就需要安排實踐場所、專業指導人員,甚至有些實踐環節需要安排固定的人數,因此通常實踐課程都是由學校統籌安排,而學生的自由選擇性很低。
3.教學資源有限。與普通高等教育相比,高職教育的專業性較強,但整體性較差,即學生可以在高職教育中學到一門技術,而學生選擇技術的范圍則較小,這導致學校的整體教學資源有限。例如,對于普通高等院校的學生而言,學校規定其可以對跨專業選修課進行選擇。而對于高職院校的學生而言,由于學校的專業較少,因此幾乎不存在跨專業選修課。
4.職業素質教育選修課開設較少。由于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是一種面向社會需求的人才培養方式,在這種方式下,用人單位更注重學生專業技能的掌握。而高職院校為了滿足用人單位的需求,同時也為了提高學校的整體就業率與口碑,因此提高學生專業技能的選修課成為學校關注的重點,而對于提高學生職業素質教育的選修課則關注度較低。
(二)高職院校選修課體系存在的問題。通過對高職院校選修課特點進行分析,可以發現高職院校的選修課存在一些問題:
首先,選修課的針對性較弱。高職學生的基礎知識存在良莠不齊的現象,且普遍較薄弱。而高職院校在開設選修課時,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基礎知識掌握情況存在明顯不同的特點,因此選修課的設置較為死板,針對性不強。
其次,高職院校選修課存在湊學分的現象。很多高職院校的選修課設置方式與考核方式和普通高等院校的教學模式相同,即采用考試的方式和學分的制度。在這種標準下,學生選擇選修課不再以選修課本身的價值來衡量是否選擇這門課程,而是以是否能夠輕松通過考核作為選擇選修課的衡量標準。這種現象無論是在高職院校還是在普通高等院校,都大量存在,這不利于高職教育的發展。
再次,跨專業選修課設置較少。高職院校的跨專業選修課開設較少,這一方面是因為高職院校本身的專業數量較少,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學校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而刻意地減少跨專業選修課的設置。然而,在現代社會,由于行業和行業間的關聯性越來越強,各行各業都不再以獨立的形式發展,它們都存在于一個或幾個大的產業鏈中。這就要求現代人才必須具備一定量的跨學科、跨專業知識。而高職院校跨專業選修課少的缺陷則為學生未來的發展帶來了隱患。
最后,實踐環節的選修課相對較少。由于高職院校的教學課程中超過半數都為實踐教學課程。然而又有實踐教學課程需要統籌各個方面的資源而導致其開設選修課需要克服一定的難度。在這種背景下,很多的高職院校在開設選修課時,大多選擇教學類的課程,而對于實踐類課程開設較少。這種教學方式減少了學生的實踐機會,對學生未來的發展產生了不利的影響。
二、高職院校選修課程體系優化的相關工作
由于高職院校的特殊性,因此其選修課與普通高等院校存在著明顯的差別。雖然現在高職院校在選修課體系建設上都借鑒了普通高等院校選修課建設的成功經驗,但是,由于高職院校和普通高等院校無論是在辦學目的、辦學宗旨還是師資力量上都有明顯的不同,因此導致高職院校的現有選修課程體系存在一定的問題。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本文對高職院校的選修課程體系進行優化。
(一)針對學生基礎知識的深度和廣度的不同,采取分層選修的方式開設選修課。對于對基礎知識要求較高的選修課,可以選擇分層選秀的方式來開設選修課。即將課程分為幾層次和階段,對于不同的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能力選擇學習不同的層次的選修課。對于不同層次的選修課,其對學生的教學目的是相同的,只是針對不同的學生給出了不同的教學方法。選修課的教學相當于對學生量體裁衣、因材施教,這種教學方法更有利于促進學生的進步。
(二)改革選修課考核方式。現有選修課的考核方式主要為考試,這給學生帶來了較大的壓力。很多學生由于擔憂自己無法通過考試而放棄了自己感興趣的選修課。考慮到這種現象,可以將一些選修課的考核方式進行改革,例如采取分組討論演講、撰寫論文、動手實踐的方式來對課程進行考核。這樣既檢驗了學生的學習成果,也緩解了學生參加考試的壓力。
(三)克服困難,開設跨專業選修課,同時增加實踐類型選修課。高職院校由于學校內部的資源有限,因此在開設跨專業選修課時存在著很多的問題。其中核心問題為沒有具有相關知識的人員來進行授課。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高職院校可以采取外聘企業技術人員作為某門跨專業選修課的老師來為學生上課。同時,高職院校可以通過與普通高校合作的方式最大限度地利用自己的資源,將普通高校中的一些課程帶入到高職院校中,豐富學生的跨專業選修課的內容。對于實踐類選修課的開設,則需要高職院校與企業進行合作,同時對實踐類選修課進行改革,將其分為理論教學環節和實踐環節。其中,理論教學環節由學校統一安排授課,實踐環節到企業中完成。
三、柳州鐵道職業技術學院選修課程體系優化與實踐
柳州鐵道職業技術學院在選修課程體系的優化工作中,對于不同類型的選修課做了不同的處理,以完成選修課程體系優化的相關工作。同時,在每個學期末,通過調查問卷的方式統計學生對于選修課的滿意程度,并通過反饋信息及時對選修課進行調整。
(一)對于公共選修課。柳州鐵道職業技術學院開設的公共選修課主要包括數學、語文、英語和計算機技術等。由于這些基礎知識要求學生有一定的基礎,而高職院校的學生的基礎存在良莠不齊的現象,因此學校對這類公共選修課采取分層教學的方式。例如,對“大學語文”這一選修課程,學校將其分為閱讀層級、寫作層級、聽說層級和表演層級。四個層級的教學目標都是培養學生對于語文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然而,這四個層級的教學方法是不同的。其中,閱讀層級以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和欣賞文學作品為主要教學方法;寫作層級則以書面表達方式對語文知識進行教學;聽說層級以學生通過視聽獲得準確信息和口語表達為主要教學手段;表演層級則訓練學生綜合運用各種知識并通過適體的形體語言加以表達的能力。這四個層級教學由易到難、由單一到綜合,都是對學生語文能力的培養。通過這種方式,在學期末的問卷調查中,學生對公共選修課的評價普遍較高。
(二)對于普通選修課。普通選修課主要包括可以增加學生知識面的選修課,包括文學、哲學、歷史和法律等。普通選修課的內容較為廣泛,吸引了大多數的學生。同時,柳州鐵道職業技術學院對普通選修課的考核方式進行了改革,將原有閉卷考試的考核方式改革為論文和辯論賽的形式,在辯論賽中邀請專業人員作為嘉賓。在此基礎上,學校在普通選修課中加入了高職院校職業素質教育的相關話題,讓學生對高職院校職業素質教育的目的、意義和作用等各個方面進行討論,使學生更深入地了解高職院校職業素質教育的意義。
(三)對于專業選修課和跨專業選修課。一方面,柳州鐵道職業技術學院采取外聘的方式聘請企業中的技術人員到學校為學生講解專業的最新動態和外專業與本專業之間的聯系;另一方面,柳州鐵道職業技術學院加強與相關企業的合作,開設了大量的實踐類專業選修課,大大提高了學生參加實踐的機會,這贏得了學生和家長的一致好評。
【參考文獻】
[1]鄧責夢.高校公共選修課教學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黑龍江教育,2009(1)
[2]貢福海,胡效亞.改進公選課教學管理,推動素質教育不斷深入[J].中國大學教學,2007(2)
[3]陳榮.透析選修課:教育自由的過度與缺失[J].教學與管理,2010(2)
(責編 黎 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