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允清+惠婷+劉艷
[摘 要]目的:研究PACS系統的頸部影像教學系統應用。方法:在多媒體教室接入全院PACS服務器,大屏顯示器安裝PACS軟件及醫(yī)學影像診斷報告系統,學生可調閱超聲、CT及MRI病例、書寫診斷報告,提交報告后,教師可進行審核批閱。結果:為醫(yī)學影像學專業(yè)學生建立了頸部影像檢查系統化及數字化教學環(huán)境。結論:基于PACS系統的頸部影像教學系統的應用,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臨床實踐能力。
[關鍵詞]圖像存儲與傳輸系統;醫(yī)學影像學;教學系統
[中圖分類號] G64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437(2016)07-0124-02
由于頸部解剖結構及其疾病種類復雜,因此頸部影像學一直是影像科教師教學的一個難點。頸部最主要的器官是甲狀腺,甲狀腺的影像檢查手段常用的有超聲、CT及MRI。如何把這幾種檢查方法在影像學生實習學習過程中結合起來,是影像科教師的關注重點。我院安裝了圖像存儲與通訊系統(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PACS),而且現在把PACS系統應用于影像教學中,為影像教學工作提供了一種先進的教學手段[1] [2] [3] [4],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一、基于PACS系統的頸部影像教學的構建
頸部影像教學PACS系統運行依托于醫(yī)院PACS系統的影像檢查,影像教研示教室安裝了多媒體投影系統及巨鯊84寸顯示屏,這兩臺設備均接入院內PACS系統,可以隨時查看、下載患者影像、臨床及病理資料,并且可以查看醫(yī)學影像診斷報告系統。
二、PACS系統在頸部影像教學中的應用
(一)積累了豐富的數字化教學資源、改進了教學手段
PACS系統具有強大的影像病例圖片存儲、傳輸等功能,可以搜集并積累豐富的影像教學資料,解決以往教學時存在的教學病例缺乏、教學影像資料殘缺易損毀等問題。[5]在進行影像診斷實習課時,教師及學生完全可以摒棄燈箱-影像圖片方式閱片,直接通過教學PACS系統,登錄信息檢索界面,輸入檢索條件。例如學生想查閱頸部影像,可以通過輸入病人姓名、檢查部位或檢查設備處輸入設備類型,這樣就可搜索到相應的頸部影像病例。學生通過PACS教學系統能夠閱讀到全面的影像信息,可對圖片進行一些簡單的后處理,例如對比度的調節(jié)、窗寬窗位調節(jié)、圖像測量、放大及簡單三維后處理等,這可以提高學生動手的能力,讓學生很快熟悉和掌握影像圖片的直接征象和間接征象,并且通過簡單三維后處理了解病灶解剖位置,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學生可以通過使用醫(yī)學影像診斷報告系統書寫診斷報告,向教學PACS服務器提交報告,教師使用教師工作站可調閱學生的診斷報告并審核,之后學生可查閱審核意見,從而逐漸熟悉書寫報告的一般規(guī)律,為今后進入臨床實習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教師亦可使用多媒體投影系統,將所講病例放大后講述其影像特征及診斷與鑒別診斷要點,使每一位學生都能清楚地了解教師的講解內容。
(二)結合現代教育手段及影像學技術解決頸部疾病影像學習的難點
頸部影像教學難點:1.頸部由咽、喉、食管、氣管、甲狀腺及甲狀旁腺等器官組成,間隙內還有豐富的淋巴結,對于剛接觸簡單影像知識的學生來說,頸部解剖結構抽象難懂,而影像教學PACS系統具備3D功能,可以讓學生自己多角度轉動以加深理解;2.頸部影像檢查最重要的器官是甲狀腺,甲狀腺疾病診斷是另外的一個教學難點。如何提高學生對疑難問題的認識是教學工作者的任務之一。PACS系統可以整合病人影像及病理信息,讓學生通過對甲狀腺疾病的超聲、CT及MR三種檢查圖像的綜合學習,了解疾病的綜合影像表現,并結合病理結果,對病變從生理、病理,影像及臨床表現有系統化的認識,這能鞏固課堂知識,提高學生的臨床實踐技能。
例如在實習中講述結節(jié)性甲狀腺腫:在PACS系統找出經手術確認為結節(jié)性甲狀腺腫的病例,講述其病理表現是在單純甲狀腺腫基礎上濾泡上皮反復增生與不均勻復原,伴纖維間隔及結節(jié)生成而形成,甲狀腺腫結節(jié)對周圍正常甲狀腺組織造成壓迫,在結節(jié)形成的后期逐漸形成纖維包膜,貯留性膠質結節(jié)的邊界尤為清楚;甲狀腺包膜由兩層被膜構成,與甲狀腺緊密相連,所以結節(jié)不易突破甲狀腺包膜(見圖1)。因此,在超聲圖像上表現為囊變多見、形態(tài)規(guī)則、內可見分隔,邊界清晰,多有暈環(huán),可有鈣化,腫塊周邊及內部血流信號少,甲狀腺包膜不受侵犯(見圖2);CT表現為在正常甲狀腺組織內囊性、實質性或混合性占位,多為低于正常甲狀腺組織的低密度,部分看見包膜或分隔(見圖3);MRI表現為病灶T1WI呈混雜信號,T2WI為高信號和混雜高信號等,增強掃描實質部分不同程度強化,因為結節(jié)性甲狀腺腫常鈣化,呈結節(jié)、蛋殼或砂粒樣,所以MR圖像信號可以混雜不均;病灶邊緣清晰、規(guī)則,部分周邊可見完整的低信號包膜,與相鄰的腺外結構分界清楚,鄰近的氣管、食管及血管等結構主要表現為受壓、移位(見圖4、圖5)。由此可將結節(jié)性甲狀腺腫的病理、超聲、CT和MRI表現串聯起來,以這種思路講解甲狀腺疾病,既可使學生對病變的病理表現有全面的認識,又能使學生全面掌握各種影像學表現,便于學生掌握教學中較為抽象難理解的甲狀腺疾病。
三、討論
影像教學是應用各種影像設備展示出人體器官的正常狀況或者病變狀況,供學習者加以觀察、辨別與分析,所以,在教學中肯定會牽涉到諸多影像圖。一直以來,影像課始終是延續(xù)以往傳統意義上的閱片燈讀片,這種傳統教學方法展示出了其局限性的一面,往往難以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比如,傳統影像圖加閱片燈的教學形式要求有大量圖片供教學用,由于資料較為有限而且保存比較困難,影像教師要耗費大量時間與精力來準備教學資料。教師在實習示教時,要么因為每一組學生的人數過多,以至于每個學生無法都看清膠片中的具體圖像;要么因為每一組的人數過少導致分組太多,教學任務不斷加重,進而影響到了教學效果。再加上膠片來源較為緊張,且膠片成本偏高,存放相當困難等因素,在影像教學中運用現代化設備PACS進行授課成為未來重要的發(fā)展方向。
通過應用PACS系統進行實習示教,學生們可以了解圖像的后處理技術,更利于診斷知識的學習。PACS系統實現了“熒光屏—照片”到“數字化圖像—顯示器”的轉變,學生們不僅能學到豐富的理論知識,也能熟練操作各種先進系統。PACS系統有利于學生自習和復習,通過計算機網絡,學生可以在閱片室自主學習,對沒有掌握的內容反復訓練,還可以在帶教教師指導下把感興趣的圖像用U盤等設備導出,自行鞏固復習。在實習教學中,教師和學生可充分利用PACS系統熟悉醫(yī)學影像診斷報告系統及PACS的操作,在診斷模板上填寫自己的診斷意見,包括診斷結果、影像學表現、鑒別診斷及診斷依據。教師在能夠利用PACS系統閱讀學生的診斷結果,并進行審核。這種全新的教學模式可顯著提高學生的操作技能和實踐能力。
我科影像教研室利用PACS系統進行影像教學已有一年,影像學專業(yè)學生通過這種方式培養(yǎng),到醫(yī)院實習后,能很快頂崗操作。這種教學方式提高了學生的影像工作實踐能力,并培養(yǎng)了學生良好的工作習慣及濃厚的工作興趣,為學生未來走向影像工作崗位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 參 考 文 獻 ]
[1] 袁峰,趙衛(wèi),張麗芳,等.教學PACS在醫(yī)學影像學見習教學中的應用[J].衛(wèi)生軟科學,2013(2):99-100.
[2] 吳政光,浩純,歐景才,等.基于PACS的交互式CR影像教學系統的創(chuàng)建與應用研究[J].中國CT和MRI雜志,2007(3):35-37.
[3] 梁笑,劉慧臨,楊水鷹.淺談影像歸檔和通訊系統(PACS)在超聲診斷學教學中的應用[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08(5):606-607.
[4] 黃健源.PACS系統在超聲診斷學教學中的應用[J].廣西醫(yī)科大學學報,2007(24):259.
[5] 唐嘯,譚偉,柯要軍,等.教學PACS系統在醫(yī)學影像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醫(yī)學教育,2010(23):98-99.
[責任編輯:陳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