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雷默定律
英國管理學家特雷默認為,每個人的才華雖然高低不同,但一定各有長短。水晶剛出土時,是一塊黑乎乎的東西,若據此斷定是廢物而扔掉,豈不可惜?因此,企業在選拔人才時要看其優點而不是缺點,根據個人才能去委以相應的責任,使其各安其職。
沒有無用的人,只有不會用人的人。在一個團隊中,每個人各有所長,但更重要的是領導者能將他們依其專長運用到適當的職位。當然,人之長短各有側重,有些人能最大限度地凸顯自身優勢,較好地隱藏不足之處;相反,有些人的優點往往不容易被發現,或許他們不善表達,只是勤勤懇懇做好手頭工作的普通一員,是很容易被忽略的角色,但世間沒有無用的人,領導者不能單憑表象就對下屬做出定性,而是要善于發掘其背后潛藏著的一面,知道如何發揮他們的特長,利用他們的特長,做到“智者取其謀,愚者取其力,勇者取其威,怯者取其慎”,甚至能夠“變廢為寶”。
藍柏格定理
一天,農夫的驢子不小心掉進枯井里,農夫絞盡腦汁想救出驢子,但幾個小時過去了,驢子仍在井里打轉。最后,農夫決定放棄。他請左鄰右舍幫忙,一起將井中的驢子埋了,以免除它的痛苦。鄰居們將泥土鏟進枯井。當驢子意識到自己的處境后,一開始嚎叫得很凄慘,但過了一會兒,它安靜下來,抖落背上的泥土,站到泥土堆上面。就這樣,驢子踩在漸漸升高的泥土堆上,直至夠到井口,快步跑開。
美國銀行家路易斯·B·藍柏格認為,促進員工不斷保持動力的方法就是為員工制造必要的危機感,沒有壓力便沒有動力。
在企業管理中,管理者要制造適當的壓力,讓員工保持強大的動力。譬如,不時提醒員工,企業可能會倒閉,他們可能會失去工作。以此激勵員工盡其所能,不至于怠慢企業和工作,當然,管理者要懂得在風險與穩定之間尋找到適當的平衡點。
登門檻效應
1966年,美國社會心理學家弗里德曼與弗雷瑟進行了名為“無壓力的屈從——登門檻技術”的現場實驗。他們派人隨機訪問一組家庭主婦,要求她們將一個小招牌掛在自家窗戶上,這些家庭主婦愉快地同意了。過了一段時間,再次訪問這組家庭主婦,要求將一個又大又不太美觀的招牌放在庭院里,結果有超過半數的家庭主婦同意。與此同時,心理學家派人隨機訪問了另一組家庭主婦,直接提出將又大又不美觀的招牌放在庭院里,結果遭到80%的家庭主婦的拒絕。
心理學家們由此得出結論:一般情況下,人們不愿意接受較高難的要求,而是樂于接受較小、較易完成的要求,在實現了較小的要求后,人們才慢慢地接受較大的要求,這就是“登門檻效應”,又稱為“得寸進尺效應”。登門檻效應反映出人們在學習、生活、工作中普遍具有避重就輕、避難趨易的心理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