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針伶
摘要:由于春季溫差大,雨水多,是感冒、流行感冒等呼吸道疾病的高發季節。總結了雞呼吸系統疾病的臨床特點,初步介紹了該病的防疫管理措施,為獸醫和養殖者科學防控該病提供了。
關鍵詞:雞呼吸道疾病;管理要點;藥物防治
中圖分類號:S858.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273X(2016)05-0031-02
1 雞呼吸道疾病的臨床特點
在現代規模化養雞生產中,春季最常見的疾病為呼吸道綜合征,其中以慢性呼吸道疾病為主,其原發病包括病毒性、細菌性或寄生蟲性,偶見營養性(微量元素缺乏)。臨床表現為雛雞感染、發病較急、傳播速度較快、病死率較高,育成以后雞群多呈慢性病征,生長發育緩慢;以混合感染、多重感染居多,病毒性原發病往往會繼發或并發細菌性感染,從而加劇患雞病死率;常見癥狀包括呼吸困難、流淚、涕下、甩鼻、咳嗽、肺啰音、口鼻流黏性分泌物、消化機能衰減、機體逐漸消瘦、免疫力逐漸下降等;病理剖解主見肺、器官、支氣管等呼吸器官受損較為嚴重,重癥病例后期出現全身癥狀。較集中發病于初春時節,尤其是受“倒春寒”現象影響時最為嚴重。
2 溫濕度衡控管理
春季,天氣變化劇烈,是雞群呼吸道疾病多發季節。管理要點:采取雞舍內安裝暖氣或空調,人工主動控制舍內溫濕度,其中,1~7日齡雛雞最適宜溫度為31~33℃、相對濕度為70%;8~15日齡雛雞最適溫度為28~30 ℃、相對濕度為70%;16日齡以后25~28 ℃、相對濕度為65%;育成以后雞群對外界環境適應能力增強,對低溫具備了一定抵抗力,適宜溫度為22~25 ℃、相對濕度65%~70%;現代高密度飼養條件下,同欄舍飼養的雞數量較大,雞群糞尿排放量較大、自體產熱較大,雞舍長時間密閉會導致舍內溫濕度急劇上升及有害氣體濃度增加,必須要加強舍內合理的通風換氣管理,每天定時打開雞舍窗戶通風換氣。當雞舍內可嗅到明顯刺鼻氨味時,則需用風扇對雞舍實行縱向吹風(避免直對雞群),強制加速空氣對流20~30 min,至異味消除為止;出現“倒寒天”現象時原則上以換氣為主、通風為輔,盡量減少溫度的波動,及時上調風機的控制溫度,減少風機的工作頻率,通過調整小窗大小來減少進風量,保證溫度的平穩、適宜,以降低溫度波動造成的不良應激。
3 科學免疫
養雞場春季最高發、危害最大的是雞傳支、傳染性鼻炎、雞支原體病、雞傳喉等疾病,一旦暴發可造成毀滅性打擊,需根據本場雞群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將本地(場)發病風險較大的重點病種采用相關疫苗接種,并重視加強接種后雞群的抗體合格率監測,對雞群整體抗體水平進行長期跟蹤,適時加免抗體水平不合格的病種,以保證整群達到均勻有效的抗體保護率。
4 加強飼喂管理
春季注意協調日糧營養供應、增進雞群體質和抗病力,可有效提高雞群對不良環境應激的抵抗力。在春季乍暖還寒、溫差大幅波動的不利氣候條件下,為了維持雞正常生理需求,需要補充相應營養,以保證其機體抗寒所耗能量,同時也是滿足增重及產蛋的基本營養需要,重點是要協調好“粗蛋白和微量元素”等必需營養物質的均衡供應。飼喂管理要點:調控日糧中的蛋白質比例符合產蛋雞標準的要求,適當增喂些魚粉、豆餅等含蛋白較高的飼料,保證粗蛋白含量不低于16.5%;如果此時產的蛋做種蛋用,應注意飼料營養全面,特別要重視維生素A的應用,以提高雞的繁殖性能;溫差波動幅度較大的情況下,宜根據當前雞群的實際情況相應加大日糧中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C、維生素E、B族維生素用量,適當可有效增進雞群免疫力、抗應激力,還可避免產蛋雞產軟殼蛋或母雞患軟骨病等。
5 切斷中間傳播途徑
初春以后天氣漸暖,空氣濕度逐漸增大,適宜體內外寄生蟲、蚊蠅等繁衍滋生,這些中間傳播媒介物是散播雞病毒性、細菌性疾病的重要載體。因此,春季規模雞場必須進行1~2次驅除體內寄生蟲的對癥藥物防治,15~20日齡以后育成雞群極易感染球蟲病,首選“球蟲清”等抗球蟲藥物抑殺病原蟲;以抗蠕敏、阿維菌素粉或伊維菌素粉拌料,連續投喂2~3 d,以驅除腸道蠕蟲;及時清除雞舍內潮濕的糞污、墊料,消除蚊蠅的適存環境,減少蚊蠅繁殖增生幾率;必要時可采用“大蒜秸稈+青蒿+艾葉”點燃,每間雞舍煙熏20~30 min,可達到除臭、殺菌、驅除蚊蠅、防治感冒初起的作用。
6 無害化處理措施
現代規模養雞難以避免出現發病及死亡現象,管理者應及時發現病雞,并及時采取治療措施,完全康復后觀察7~10 d后方可并群;雞舍出現病死雞后應將舍內疑似被污染的墊料、糞尿等清除,并作嚴格的焚燒、深埋等無害化處理。及時處置早期發病及病死個體,是保護本場整群雞群、控制疫病進一步傳染流行最為有效的手段之一。
7 藥物防治
春季以病毒性、細菌性呼吸道疾病較高發,且相互影響、多呈混合感染,所以目前較為優勢的藥物防治方案是“高純度黃芪多糖+敏感抗生素(聯合用藥)”,綜合防治效果較佳。筆者推薦:復方黃芪多糖散(含新型抗生素),按0.5%拌料添加,或黃芪多糖原藥(50 g/100kg,混飲)+氟苯尼考可溶粉+多西環素可溶粉,混合均勻后混飲,2劑/d,連續投喂5~7 d。
8 小結
初春季規模養雞防疫要點是抓實呼吸道相關重大疫病的疫苗程序免疫;養殖小環境(雞舍)溫濕度合理控制是一個關鍵點,盡量消除低溫應激有利于減少該病發生;加強日常飼養管理,重點強化生物安全防范措施和防疫消毒管理,堅持以防為主;善用優勢的復方藥物(聯合用藥、協同增效)參與保健預防,防治相結,提高綜合防治效果;養殖期末堅持“全進全出管理制度,這是現代規模養雞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有利于雞場長遠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