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兵
摘要:對鄉鎮動物衛生監督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關的對策。
關鍵詞:鄉鎮;動物衛生監督工作;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S85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7-273X(2016)05-0056-01
鄉鎮動物衛生監督機構是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規定,負責鄉鎮動物及動物產品檢疫和衛生監督工作的機構。檢疫員(官方獸醫)為縣以下延伸機構工作人員。鄂州市各鄉鎮設有動物檢疫員(官方獸醫)1~2名,主要職責是依法實施動物防疫監督、動物及動物產品檢疫等工作。隨著近年來消費者對肉食品質量的安全性要求越來越高,給動物衛生監督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創新工作思路和措施,不斷提高和完善動物衛生監督手段才能做好動物衛生監督工作。
1 鄉鎮動物衛生監督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1.1 執法人員少
根據《動物防疫法》第八條、第四十一條規定,縣級動物衛生監督機構具體負責實施轄區內的動物及動物產品檢疫和衛生監督工作,但在鄉鎮一級實施動物產地檢疫和屠宰檢疫、現場檢疫的人員均為鄉鎮畜牧獸醫站在編在崗技術人員,沒有專人負責,人員少,任務重,無法滿足工作需要。
1.2 動物免疫標識問題
動物免疫標識包括免疫耳標(即二維碼號標)、免疫檔案。目前在耳標掃描和數據上傳方面存在很大的問題,主要原因一是識讀中使用人員(即產地檢疫人員)不固定;二是識讀中欠費續費手續繁瑣;三是因出欄上市動物少而耳標訂購數非常大,完不成任務;四是佩戴好的免疫耳標損壞嚴重等。
1.3 產地檢疫問題
動物產地檢疫是防控動物疫病和保障畜產品質量安全的第一道防線。然而在實際工作中,檢疫申報與“有報必檢”難到位。由于沒有專職的產地檢疫人員,且養殖戶防疫意識不強,法制觀念淡薄,不報檢現象多發,存在檢疫盲點死角。
1.4 屠宰檢疫問題
城區生豬都已定點屠宰集中檢疫,市場監督受理巡查有效,杜絕了動物私屠濫宰、逃避檢疫等違法行為,上市動物產品質量安全得到保障。但鄉鎮農貿市場的現場檢疫工作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一是檢疫硬件條件差,檢疫執法手段落后,病害肉檢出率低,難保上市動物產品質量安全;二是檢疫人員流動性大,有的鄉鎮農貿市場現場檢疫工作時斷時續,漏檢現象時有發生,嚴重影響了動物檢疫的法制強制力;三是鄉鎮動物屠宰、加工、銷售人員都是本地農民,大多在家中私自屠宰,檢疫人員實施屠宰檢疫在時間和人力上都存在問題,一般以上市時現場檢疫補檢為主,造成了檢疫時間不固定,肉品來源不明確,給檢疫人員帶來了極大的風險;四是從業人員報著減少開支、省時便利的目的,出欄或出售動物、動物產品時不報檢,甚至故意逃避檢疫,未經檢疫的動物產品流向交易市場、集貿市場、餐館、工地食堂等地,存在嚴重的食品安全隱患;五是鄉鎮檢疫員業務素質和執法水平不高,存在不按程序檢疫、檢疫證明填寫不規范等問題。
2 規范鄉鎮動物衛生監督工作的思考
2.1 加強對相關法律、法規的宣傳
加強《動物防疫法》、《動物檢疫管理辦法》、《食品安全法》、《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等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做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提高公民和經營者的法制意識及自覺履行防疫檢疫義務的自覺性,提高消費者的維權意識,增加公民的輿論監督,自覺抵制私屠濫宰、逃避檢疫、經營未經檢疫和檢疫不合格動物及動物產品等違法行為,為動物防疫檢疫工作和食品安全工作的順利有序開展奠定基礎。
2.2 提高工作人員的執法水平
鄉鎮動物衛生監督工作者要加強業務知識和法律法規以及規范性文件的學習,不斷提高專業技術水平和執法能力,提高自身工作能力,嚴格按照《執法六條禁令》和相關職業操守規章制度認真履職。
2.3 加大投入,完善基礎設施建設
增加財政投入,解決基層工作條件差、硬件設施設備缺乏、隊伍不穩定的主要矛盾。加大對檢疫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逐步完善檢疫設施設備,提高鄉鎮級一線動物檢疫人員的待遇。
2.4 加強相關制度建設
沒有過硬的業務素質是做不好動物檢疫工作的,同樣沒有執法意識和執法水平,也不能做好動物檢疫工作。因此需要多召開業務交流會,座談會,多總結和多推廣工作經驗。選擇一批責任心強、綜合素質高的在崗獸醫人員,通過資格審查、培訓,考核考試合格的選拔為檢疫人員。依照法律法規制度制定和落實檢疫責任制、考勤制度、工作業績獎罰制度等,調動動物檢疫員的工作積極性。同時加強責任追究制,加強動物檢疫人員的自律意識和責任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