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麗+高和坤+李海兵+張孝慶
摘要:參照無公害食品肉羊飼養管理準則、農產品安全質量無公害畜禽肉產地環境要求及相關農業行業標準,結合連云港市的實際情況,從羊場環境與建筑、日糧組成、飼養管理、衛生防疫等方面介紹了肉羊飼養管理技術。
關鍵詞:肉羊;飼養;管理;技術規范
中圖分類號:S827;S815.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7-273X(2016)05-0046-02
連云港市年飼養肉羊100多萬頭,肉羊養殖逐漸由散養向規模舍飼發展。本文結合連云港市肉羊養殖實際情況,從優質肉羊生產的環境、品種、飼料、飼養管理、衛生防疫等方面,總結了肉羊飼養管理技術,為種羊場、商品羊場、養羊專業戶提供飼養管理參考。
1 羊場選址與建設
1.1 場址選擇
選擇地勢高燥、排水良好、土質堅實、周圍無污染且便于防疫的地方。
1.2 羊場環境
羊場周圍3 km以內無化工廠、肉食品加工廠、皮革廠、屠宰場及畜牧場等污染源。羊場距離城鎮、居民區和公共場所1 km以上,距交通要道300 m 以上。羊場周圍要有圍墻或防疫溝,并建綠化隔離帶。飼養小區要統一規劃,合理布局。
1.3 羊場布局
羊場生產區要布置在管理區的下風或側風向,辦公室和宿舍應位于羊舍的上風向,獸醫室和貯糞堆應在羊舍的下風向。
1.4 羊舍設計
羊舍要利于通風、采光,冬季保暖和夏季降溫,羊舍溫度冬季不低于5 ℃,夏季不高于30 ℃。保持羊只適當活動空間。按性別、生長階段設計羊舍,實行分階段飼養、集中育肥的飼養工藝。羊舍面積為:種公羊3~5 m2/只 ,成年母羊1~1.2m2/只,哺乳母羊2.0~2.5 m2/只,青年羊0.8~1 m2/只,羔羊0.4~0.5 m2/只。羊舍坐北向南,雙坡屋頂,半封閉或全封閉式。羊舍地面用水泥防滑、磚鋪或三合土地面,羊舍內要鋪設羊床。羊場應設凈道和污道,并有無害化處理設施。
2 日糧組成
肉羊日糧應以粗飼料、青綠飼料為主,并補充配合精料、多汁飼料等。
(1)粗飼料。粗飼料應以青干草、玉米秸稈、麥秸為主,并經過微貯、青貯等技術處理,以增加適口性,提高營養價值。
(2)青綠飼料。青綠飼料應為紫花苜蓿、蘇丹草、青貯玉米;多汁飼料可使用胡蘿卜等。
(3)精飼料。精飼料應包括能量飼料、蛋白質飼料、礦物質飼料、飼料添加劑等。能量飼料有玉米、高粱、麩皮、米糠等;蛋白質飼料有豆餅(粕)、棉子餅、菜子餅等;礦物質飼料有石粉、貝殼粉、食鹽;添加劑有維生素添加劑、微量元素添加劑、中草藥添加劑等。
所用飼料和飼料添加劑必須符合《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管理條例》,不能使用發霉、變質、結塊及異臭、異味的飼料,嚴防被有毒有害物質及病原微生物污染。
3 飼養
飼料品種要多樣化,并合理搭配,以滿足肉羊生長及繁殖需要;日糧改變、精料增減要有7~10 d的過渡期;看膘飼養,根據膘情確定飼養標準,增減飼料喂量;要充分利用當地飼料資源,盡量降低飼養成本;飼草要少喂勤添,減少浪費,日喂4~5次;要供給羊只充足清潔的飲水。
3.1 種公羊飼養
種公羊要全年保持中上等膘情,忌過肥或過瘦,以保證體質強壯、性欲旺盛、精液品質好。非配種期的種公羊,每日喂給精料0.4~0.6 kg,干草2.5~3.0 kg,青貯料或多汁料0.5~0.8 kg。在種公羊配種前1個月,增加精料供給,逐步過渡到配種期日糧水平,配種期每只每日喂給0.8~1.2 kg精飼料,胡蘿卜0.5~1.5 kg,干草自由采食。配種高峰期每日每只增喂雞蛋2枚。合理控制采精或配種次數,每日1~2次,連用2~3 d后休息1 d。種公羊應單圈飼養,并與母羊圈保持一定距離。要保證種公羊每日運動不少于2 h。
3.2 母羊飼養
母羊應按空懷期、妊娠期和哺乳期分階段飼喂。
(1)空懷期:配種前保持母羊中等膘情,膘情較好的母羊可少喂或不喂精料,但體況較差的母羊要加強補飼,可在配種前2~3周,每日飼喂混合精料0.2~0.4 kg,青粗飼料自由采食,使母羊盡快恢復體況,以較好膘情接受配種。
(2)妊娠期。妊娠前期3個月飼喂優質牧草或青干草,根據母羊體況,一般可少補料或不補精飼料,并注意補給多汁飼料。妊娠后期要加強補飼,每只羊每天補精料0.3~0.5 kg,青貯飼料自由采食,缺乏青草時,要補飼胡蘿卜0.5 kg。
(3)哺乳期。母羊分娩后3 d內應少喂精飼料,以后逐漸恢復正常喂量,哺乳前期每只羊每天應補給精飼料0.4~0.7 kg,青粗飼料自由采食,胡蘿卜0.5 kg。哺乳后期要逐漸減少多汁飼料、青貯飼料和精飼料喂量,以防發生乳房炎。
3.3 羔羊飼養
羔羊出生后5 h內吃到初乳,并連喂3 d,要確保每只羔羊都能吃到奶水。羔羊出生后10日齡開始補喂青干草,15日齡訓練采食精料,20日齡學會采食草料。1~2月齡每天飼喂2次,補精飼料100~200 g;3~4月齡每天飼喂3次,補精飼料200~250 g。對缺奶羔和多胎羔羊,應找好的保姆羊或進行人工哺乳,可用牛奶、羊奶、奶粉和代乳品等。人工哺乳務必做到清潔衛生,定時、定量、定溫(35~39 ℃)。哺乳用具定期消毒,保持清潔。羔羊應在2~3月齡斷奶。斷奶前1周開始逐漸減少喂奶次數和時間,1周后母仔分開飼養。斷奶后的羔羊要加強補飼,防止其掉膘。
3.4 青年羊飼養
斷奶后的羔羊要補喂精料,每只羊每天應喂配合精飼料0.2~0.5 kg,公羊的飼料定額應多于母羊。粗飼料以優質干草、青貯料為宜。5~6月齡后可根據青粗飼料質量及膘情,少喂或不喂精料。青年種公羊不要采食過多青粗飼料,防止其形成草腹,影響配種能力。
3.5 肉羊育肥
(1)育肥羊應選擇優質雜交羊。
(2)育肥方式應為舍飼育肥。
(3)應選擇斷奶羔羊或青年羊。
(4)應備足草料,并采取適當的方法貯存。
(5)育肥羊要進行分群、編號、驅蟲。育肥開始、中間、結束時都要稱重。
(6)育肥開始的前15 d為適應期,讓羊只適應環境,多喂優質干草,少喂精料,充足飲水。
(7)育肥期精料占日糧的40%~60%,精料中要加入營養添加劑。料型以顆粒料效果為好。
(8)使用尿素育肥時應與精飼料混合飼喂,不能單獨飼喂或把尿素放在水中飲用。添加量為成年羊10~15 g/d,6 月齡以上的青年羊6~8 g/d。首次喂量為規定量的1/10,以后逐漸增加,10 d后達到規定量。注意要在喂后1 h才能飲水。
4 管理措施
4.1 日常管理
(1)羊場工作人員應定期進行健康檢查,有傳染病者不應從事飼養工作。
(2)場內獸醫人員不應對外診療羊及其他動物的疾病,羊場配種人員不應對外開展羊的配種工作。
(3)建立健全養殖生產記錄。
(4)飼養區內不應飼養其他動物,并防止周圍其他動物進入場區。
(5)羊場盡量避免外來人員參觀,飼養人員不應經常外出。
4.2 羊群管理
(1)經常觀察羊群健康狀態,發現異常及時處理。
(2)選擇高效、安全的抗寄生蟲藥,春秋兩季對羊只驅蟲、藥浴。
(3)不驅趕、驚嚇羊,特別是種公羊和懷孕母羊。
(4)對羊只進行耳號牌編號。
4.3 飼喂管理
(1)飼喂應定時、定量,并使羊只均勻采食。
(2)肉羊按性別、體重大小分群,分別進行飼養。
(3)每天打掃羊舍衛生,保持料槽、水槽用具干凈,地面清潔。使用墊草時要定期更換,保持衛生。
5 防控措施
(1)堅持“預防為主”原則,做好羊只免疫接種。必須引進羊只時,應從非疫區引進,并有動物檢疫合格證。
(2)運輸車輛要做好徹底消毒,羊只在裝運及運輸過程中不能接觸其他偶蹄動物。
(3)羊只引進后至少應隔離飼養30 d,以進行觀察、檢疫,確定健康后方可合群飼養。
(4)發生口蹄疫、癢病、藍舌病、炭疽等疫情時應立即封鎖現場,并盡快向當地動物防疫監督機構報告。
(5)發生羊痘、布魯氏菌病、關節炎或腦炎等疫病時,應對羊群采取清群和凈化措施。
(6)全場進行徹底清洗消毒,病羊或淘汰羊尸體進行無害化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