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牛新蕊
探析提升小學語文有效教學的策略
文/牛新蕊
小學語文是小學階段最為重要的課程,因為語文知識的學習不僅對于文學素養的積淀起到輔助作用,而且對于學生精神素養的提高很有幫助。在小學語文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們也在積極的采取措施,促進了語文教學質量得到了有效提升。但是,教學過程仍然存在著許多的問題,教學過程很多時候浪費了資源但是效果卻沒有得到提升。所以,本文主要針對提升小學語文有效教學的策略進行探析,并提出相應的對策,幫助提高小學語文的教學質量。
小學語文;有效教學;教學策略;興趣;效率
小學語文學科覆蓋知識面很廣,主要包括字詞、閱讀材料、文學寫作等幾部分。由于課程安排的限制,真正的語文課時并不多。所以,想要在有限的時間內讓大多數的學生掌握教學內容還是比較困難的。同時,課堂效果的好壞也影響著課程的進度。故此,如何在較短、有限的時間內進行讓語文教學的有效性盡可能提高就成為每個語文教學者應該仔細思考的問題,對于提高教學水平具有重要的意義。
教學觀念是指導一個人行為的準則和評價標準,也影響教師的教學實踐和教學評價。按照傳統的教學觀念來說,教師是教學的主導者,負責課堂內容的講解,學生只需要接收教師傳遞的信息就好。而新時期的教學觀,將學生當做是教學的出發點,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和特征。新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都提出了相關的理論,在學習過程中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注重學生主動學習意識的培養和探究式的學習形式;強調學生處理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1]。
而有效教學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提出的。有效教學一般來說,是指教師遵循教學主體的客觀規律,即尊重學生的學習活動規律。利用盡可能少的時間、足夠的精力和充分的物力支撐,教學效果盡可能高效,讓更多的學生掌握相關的知識,保證教學目標的順利完成,符合社會和家長給予的教學預期。所以可見,學生、教師和社會三方面構成了有效教學的主要影響因素。有效教學不但要緊跟時代的發展,還要保證教學的實效性得以滿足。有效教學的要義表明,在課堂當中,教師和學生都要充分發揮各自的特點和作用,增強課堂教學的活力。
(一)教學理念認識不夠清晰
首先,小學語文教師對于有效教學的認知存在一定的誤解。由于長期受到傳統教學認知的影響,許多教師仍然沿襲傳統教學理念,將考試成績作為教學主要目標,過分強調對于固定知識的掌握,教學方法落后,而不是注重語文素質的培養,發散性思維的培養。同時,對于有效教學等先進思想存在排斥意識,覺得過分強調有效教學不利于學生成績的提高,可能還會對學生造成負面影響[2]。
(二)主體定位有誤
教學模式中主體定位仍然模糊。長期不變的教育模式嚴重制約了教學質量的提高。教師長期剝奪了學生主動質疑和自主學習的權利。同時,教師沒有仔細考慮不同學生學生能力的不同,不太尊重學生的好奇心,沒有充分考慮學生的訴求。而對于學生來說,也比較難受,難以感知學習的樂趣,缺少學習延伸能力。許多教師教學技能匱乏,不會用學生喜歡的方式去傳授知識。部分教師視野狹窄,教學方法單一。甚至有些老師只是會用呆板的教學方法,不考慮學生的反應,造成了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教學效果不佳。
(一)使用合適的教學語言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如果語言的選取合適的話,將會對于課堂的教學效果起到很到的作用。教學語言的選擇技巧也是教師完成教學任務輔助手段,影響了課堂學生的課堂參與度。而教學是雙向的互動,必須由師生雙方的共同參與。優秀的教師總是想方設法調動學生的課堂積極性,讓學生參與到教學內容中來,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例如在學習《迷人的張家界》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搜集一些關于張家界景色的視頻和照片,然后讓學生一起討論觀看后的感受。通過學生討論總結,再對比課文中黃山的描述,學生可以深刻感受到黃山的美。用啟發性的語言積極引導學生進入情景,能夠幫助學生和教師之間良好的交流和互動,提高課堂質量。
(二)靈活使用多媒體手段
多媒體是教學方式現代化一種直觀的運用。通過多媒體技術,可以集合各種不同的信息,比如文字、圖像、音頻等信息源,從而深刻直觀的表現事物的有效特征。將課本上呆板的文字表述形象化,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內容,營造一種輕松和諧的教學氛圍。例如在學習《趵突泉》、《富饒的西沙群島》這兩篇課文時,即使學生對文中“濟南三大名勝”和“熱帶海島”有很多聯想,但是具體的景象對于學生來說,由于缺少直接的接觸,印象仍然是十分模糊。因此,教師如果利用多媒體穿插一些視頻,讓趵突泉和熱帶海島的美景呈現在學生眼前的話,對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將大有裨益。這種多樣式的學習方式,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維眼界,有利于語文知識的學習[3]。
(三)選擇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
合適的教學方法有利于提高教學效果。語文學習中穿插游戲,不僅是提高學生學習語文興趣的行為,而且它還是鞏固語文基礎知識和提高學生言語表達力的有效途徑,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例如可以通過一些有獎競猜等方法,把學生組合分為不同的組,給不同的小組出同樣的題,采用有獎競猜和搶答的方式,答錯扣分,答對加分等,最后累計分數,都給予相應的獎勵等。通過諸如此類的活動和游戲,可以有效的鞏固和強化對語文知識的理解。這些過程的設置都是為了讓學生更好的參與到活動中來,增強學生與教師的互動,提高教學效果。
小學語文教育是需要長期堅持的工作,需要持續的努力。正因為語文教學的重要性,所以應該不斷強化其有效性。作為教學工作者,教師應該從自己做起,不斷提升自身的綜合知識,學會相關的教學技巧和方法,增加實踐經驗,引導學生參與到語文知識的學習探索中,不斷積累語文素養,提高學習能力。提高小學語文有效教學,需要各方面一起共同努力,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促進教學水平的不斷提高。
[1]方彤.小學語文有效教學的策略淺析[J].基礎教學研究.2014,7:46-48.
[2]鹿麗麗,王玉.小學語文有效教學策略探析[J].語文視角.2011,8:41-43.
[3]廖圣河.真實:公開課的生命[J].北京教育學院學報.2013,4:79-82.
(作者單位:寧夏西吉縣吉強鎮中心校大營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