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青島啤酒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社會責任報告多次處于食品業社會責任報告領先地位,至2014年已連續發布7年,報告披露了青島啤酒對產品、環境、社區、員工及商業伙伴等方面的可持續發展責任。本文通過利益相關者理論、可持續發展理論對青島啤酒的社會責任報告進行解讀,以期能為食品業企業更好地履行社會責任提供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青島啤酒;利益相關者;社會責任報告
一、選題背景及研究意義
近年來,隨環境污染、食品安全、消費者權益、能源枯竭等問題的不斷出現,公眾對企業承擔社會責任的關注度越來越高。同時,企業從自身長遠發展的戰略考慮,履行社會責任的動力和意愿也日趨提升。但企業在履行社會責任過程中,仍會遇到許多棘手問題。由于食品行業的特殊性,食品安全問題及隱患備受關注。對于食品業企業,公眾不僅僅希望企業能提供高品質的產品與服務,同時也希望企業能關注利益相關者的權益,對環境、消費者、社會做出貢獻,實現可持續發展。
二、企業社會責任的相關理論
1.企業社會責任的定義
1924年,美國學者謝爾頓首次提出“公司社會責任”這個概念,將公司社會責任與公司經營者滿足產業內外各種人類需要的責任聯系起來。1979年阿奇.卡羅爾提出企業社會責任金字塔模型,將社會責任分為經濟、法律、倫理、慈善責任,且每種責任按照企業考慮的先后順序及重要性呈現倒金字塔形。1997年,英國學者約翰.埃爾金頓提出了三重底線理論,認為企業社會責任可以劃分為經濟、環境和社會三種責任。目前,企業社會責任還沒有形成統一的定義,但根據上述學者看法定義為企業在生產運營過程中遵守法律、社會道德、恪守商業道德,做到對利益相關方及環境負責,追求經濟、社會、環境三種綜合價值最優化的一種行為。
2.企業社會責任的相關理論
1984年,弗里曼提出利益相關者理論。認為企業的利益相關者都有參與企業決策的權利,企業的目標應是促進所有相關者的利益,而不僅僅只促進股東利益。
1987年,挪威首相布倫特夫人闡釋了可持續發展的概念。將可持續發展定義為:既滿足當代人需要,又不危害后代人的發展。而企業通過履行社會責任這一行為,使得企業、政府、社會公眾之間形成良性互動,從而能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贏得良好的外部環境,讓企業更好的發展。
三、案例分析--青島啤酒
1.青島啤酒公司概況
青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6月16日,是國內歷史最悠久的啤酒制造企業,2008年成為北京奧運會官方贊助商,同時躋身于世界品牌500強。公司的主要經營范圍是啤酒的制造、銷售及相關業務。2014年,青島啤酒榮獲“中國管理學院獎金獎”、九度蟬聯“最受贊賞中國公司”、第12次榮膺“中國最受尊敬企業”、榮膺“亞洲最受尊敬的知識型組織大獎”等殊榮。
2.2014年青島啤酒社會責任報告分析
青島啤酒自2008年開始每年對外發布可持續發展報告,2014年已連續發布七年。報告數據和信息涵蓋青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55家全資和控股的啤酒生產企業、12家聯營及合營啤酒生產企業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期間的各項可持續發展實踐。
2014年青島啤酒社會責任報告主要內容包括:可持續發展指標,報告前言,2014年所獲榮譽,第三方評價及讀者的反饋意見。涵蓋企業對股東、消費者、合作伙伴、員工、環境及社會公益方面的社會責任。
(1)對股東的責任
青島啤酒用它較為完善的治理結構框架,多年來銷量業績遙遙領先。上市公司的管理層屬于受托經營,不僅要保證公司的正常經營,還要保證股東對上市公司盈余的要求權,特別是要充分保證中小股東的權利。對于股東責任的衡量本文采用了每股盈利指標,計算公式為:
每股盈利=稅后利潤/股本總數
從上表可以看出青島啤酒從2010年開始每股盈利呈穩定增長的趨勢,可見保證了股東的權利。
(2)對員工的責任
青島啤酒始終秉承“合適的人干合適的事”的人才觀,并將員工安全放在第一位,在專業化管理的基礎上采取多項措施確保安全預防及管理工作。設立員工關愛基金,為有需要的員工及時提供幫助,2014年共為12名員工提供幫助,為大病員工支出救助金342000元。堅持基于企業成長的員工收入分享機制,完善“基準保障增長和業績目標增長的復合工資增長管理模式”。
(3)對合作伙伴的責任
青島啤酒倡導“共盈、共贏、共榮”的供應鏈管理理念,支持供應商技術改進,更換先進設備提高效率降低能耗;做出淡季存瓶、提前支付貨款等資金支持供應商發展的行為;致力于與供應商進行科學有效的信息溝通,提高質量改善服務、管理成本,提高效率、降低能耗,打造綠色產業鏈。扶持經銷商,推行經銷商聯合運營計劃,對經銷商持續開展培訓以提高專業水平及經營管理能力。
(4)對消費者的責任
青島啤酒以食品安全事件為零、食品安全監督審核認證通過率100%、出廠食品質量安全合格率100%及產品質量監督抽查合格率100%為目標,針對原料、生產、包裝、貯存、運輸等各個流程都進行全面的危害分析和風險評估,識別出需要控制的風險點及危害源,確保消費者喝上放心酒。
(5)對環境的責任
青島啤酒秉承“好心有好報”的理念,通過開展精益化管理,實施一系列的節水措施,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完善能源管理制度,聚焦包裝能源消耗管理,實施標桿管理,推廣節能項目改造,將產生的沼氣顆粒歸倉,用于沼氣鍋爐燃燒,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降低煤耗成本。
(6)對政府的責任
青島啤酒能夠依法運營,恪守商業道德,倡導正向價值觀,認真落實政府政策,配合政府工作,開展反腐倡廉教育活動等。多年以來誠信經營,堅持依法納稅的經營理念,2014年青島啤酒的納稅總額為64.41億元,為國家和地方政府的財政收入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7)對公益的責任
青島啤酒始終把履行社會責任放在企業發展的首位,致力于為社會做貢獻。心系教育,1996年與青島市教育發展集團共同設立青啤教育基金,總額已達1100萬元。2014年又設立“十年,共成長”圓夢基金,資助10名學生獎勵3名教師,資助期限為10年并向青島市殘疾人福利基金會捐款10萬元,累計捐助136萬元。組織成立“愛心志愿者服務隊”走進群眾,開展各類便民助老服務,用行動傳遞愛心,傳遞溫暖。
四、結論
以2014年青島啤酒社會責任報告作為案例分析有以下原因:第一,青島啤酒所發布的可持續發展報告多次贏得社會各界的認可和尊重,已成為國內社會責任的正面典型代表。青島啤酒的可持續發展報告是對過去一年的總結,更是對未來的規劃。且青島啤酒的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大部分都是數據與成果相結合的形式,例如將產生的沼氣顆粒歸倉,用于沼氣鍋爐燃燒,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降低煤耗成本,2014年沼氣鍋爐共產沼氣43227噸,產生的價值高達729萬元。此次研究旨在呼吁其他企業也能學習青島啤酒的報告體系,及時準確的發布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特別是食品飲料業更應注重對信息及時準確的披露,對利益相關者負責。第二,通過研究青島啤酒的社會責任報告,也能發現其中存在的不足,社會報告中的“第三方評價”通過第三方來對社會責任報告進行綜合評價,但不夠規范化。
參考文獻:
[1]龔磊.企業社會責任能力評價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9.
[2]鮑曉云.我國食品行業上市公司社會責任評價研究[D].集美大學,2014.
[3]陳博雅,食品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研究[D].哈爾濱商業大學,2014.
[4]王璇.青島啤酒公司企業社會責任營銷研究[J].現代商業,2015.
[5]姚清云,白福萍,陳剛.基于利益相關視角的可持續發展報告分析--以青島啤酒公司為例[J].財會通訊,2013(11).
[6]宋曉文.食品行業上市公司的社會責任報告披露研究[J].現代商業,2014.
作者介紹:姚陽(1993- ),女,陜西渭南人,西藏民族大學會計專碩研究生,研究方向:注冊會計師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