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媛媛
動漫美術課程是職中動漫與游戲專業的必修課程,也是職中美學教育的主要途徑。通過美術知識和技能的學習,能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發展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維能力,形成創新精神和技能意識,促進學個性的形成和全面發展。因此,學習美術對每個職中學生來說非常重要。那么怎么把美術學好呢?從教學實踐中不可以看出,情感教育不可忽視。
一、老師方面因素
首先,教師要具備豐富的情感。情感教育是建立在現代教育學、心理學的理論基礎之上。教育專家對人的素質結構進行了分析,認為情感也是人的素質,并且也是重要的素質,從現實來看,情感是在人的事業用發展中往往起飛起著決定性的作用,良好穩定的情感是認識活動的動力和調節器。作為人類靈魂工程師的教師,要分析學生的心理特征,指導學生的情感實踐,自己需具備豐富的情感。有專家預測: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教師傳統的授業功能將減弱,而價格培養的功能將加強,這就預示著情感教育在今后的教學中越來越重要。但在實踐教學中,許多美術教師的課堂教學仍只注重知識和技能的培養,而忽視了情感教育,原因就是許多美術教師并未理解什么是真正的情感教育,也就是所謂的真教育。
陶行之說過:“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教育活動,唯獨從心里發出,才能找到心的深處”由此可以見,美術教師要想在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你自己首先要具備真實、強烈、深刻、穩定的情感,要有利用美術教學傳遞情感的能力。
其次,教師在教學時要有情感教學目標及相關的評價方式。由于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作用,教師要能根據美學科和冷暖特征用具體的學習內容制定合理的情感目標及評價方式。瑞士著名教育學家皮亞杰說:“教師僅要知道他自己和科學,而具還要精通兒童和青少年發展的細節”。因此,教師在教學時分析具體的教學內容、了解學生、了解學生的愛好和才能、了解學生的精神世界、了解他們的歡樂和憂愁,再根據這些情況制定相應的情感目標,使學生在學習美術知識和技能時接受情感教育。
再次,老師在教學時要付出情感。美術教學是師生雙邊互動的教學,師生心與心之間的呼應就像人們在群山之中得到回聲一樣,教師對學生心高聲呼喚:“我尊重你,理解你,關懷你……”,學生便在心靈深處回應:“我尊重你,理解你,關懷你……”。由些可見,情感具有很強的感染力。因此,教師在教學時為了調動學生情感,自己要感情投入,教學時精力充沛,用幽默風趣的語言、生動形象的類比、深入淺出的解釋來引導學生學習和探索,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教師只有付出真實的情感,才能收獲真摯的感情,才能在師生之間架起情感的橋梁,以利于情感的溝通。
二、學生方面因素
1.通過自我感悟提高美術素養。美術教學應注重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在教學中應當遵循審美的規律,多讓學生自我感悟藝術作品,引導學生展開想象,進行比較、分析。自我感悟就是要讓學生學會按自己的意愿形成適應的情感、情緒,因此教師在教學是不要急于用簡單的講解代替學生的感悟和認識,要讓學生自己通過體驗、思考、鑒別、判斷來努力提高自己的審美情趣。因此,教師在教學時要能放得開,給學生自由學習的空間,培養學生的“自我”意識,讓學生學會學習。
2.改變學習方式,發揮主體作用,樹立自信心。現代的教育是“以人為本”的教育,在新課程改革的內容中增加了“人文性”,強調了學生是發展中的人,是學習的主體,如何在教學中發揮他們的主體作用?新課標要求學生在美術學習活動中,要改變過去的被動接受的學習方式,讓學生主動參與,要讓他們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等學習方式去主動學習,并要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投入感情,在學習中體驗成功的愉悅,鍛煉克服困難的意志,從而增強自信心。而自信心的樹立是培養學生美術學習情感的一個重要的途徑,它有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
三、師生之間要加強情感交流,同繪美好圖畫、共奏和諧樂章
情感教育不是靠理性的灌輸,而是靠心靈的感受,我們在進行美術教學時,可以利用情感的感染功能、調節功能加強與學生的溝通。現在提倡的民主教育就是在尊重學生各種精神權利,給學生心理自由,師生平等和諧共同發展的教育,師生之間應建立人道的、民主的、平等的關系,讓學生在平等、信任、理解和寬容的氛圍中受到鼓勵,得到指導和建議。然而,在與學生情感溝通過程中,我們要注意策略,應根據每個學生的情況,因人而異,讓學生也能動情。因此,教師在引導學生時,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生活上體貼、學習上指導、思想上關懷,使學生對教師產生信任,這樣才便于師生之間感情交流,共繪美好圖畫,共奏和諧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