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擁軍
摘 要:由于照顧老人和孩子等原因,仍然有大量留守婦女存在。在現有的研究中,本文從不同角度關注留守婦女問題,并給出了相應的具體措施和解決方案。
關鍵詞:圖書館;留守婦女;服務
一、留守婦女面臨的主要問題
比較突出的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留守婦女的心理健康問題
心理問題的壓力主要來自以下幾個方面:(1)社會環境中潛在的犯罪威脅。缺少丈夫庇護的留守婦女,勢力單薄,家庭財產、子女安全、自身安全缺少有效保障。(2)婚姻關系破裂的風險。社會化客觀條件的差異造成了二人在知識、信息、技術、社會關系和生活態度方面的差異,這使得夫妻二人的異質性增強,直接影響到夫妻關系的變化和婚姻的質量。(3)留守婦女缺乏經濟獨立性,對婚姻關系破裂的恐懼感更加強烈。(4)子女教養壓力大。(5)娛樂活動少,生活質量低。農村生活單調乏味,一方面是廣大農村地區缺少相應的文化設施和場地,另一方面由于留守婦女的生產和生活負擔比較重,閑暇時間少,她們參與社區文化活動受到很大限制。
(二)身體健康問題
對健康的認知狀態。在江洪等人對河南三大打工大縣1200名留守婦女調查發現初中及以下水平的留守婦女知曉率為8.4%,高中及以上水平的知曉率為17.8%;而對健康生活方式的總體知曉率僅6.6%,健康生活方式應該包括平衡膳食、心胸開闊、控制體質等,較多的選擇了“沒病就是健康”。
二、圖書館面向留守婦女的服務
在農村留守婦女的干預策略研究中曾提出:“通過社區服務為農村留守婦女的精神文化生活發展提供相應的設施,例如建設農村的圖書館、文體室并對外免費開放,組建農村文藝宣傳隊,開辦舞蹈、健身培訓班等;最后要健全基層婦女組織,組織農村留守婦女參與文明村莊創建、文明家庭創建等活動,使農村留守婦女的家庭充滿活力,精神生活得以豐富。”針對留守婦女的問題,或許圖書館能做的不僅僅是豐富文化娛樂生活,信息素養、健康意識的逐步提升是解決心理生理問題的更直接手段。
(一)服務策略的轉變
1.與各基層文化、計生等部門積極合作。閱讀療法雖然已經在心理學以及醫學領域廣泛試驗,但是針對留守婦女不只是通過書本來緩解心理壓力那么簡單,需要真實有效的手段實實在在地幫助她們解決問題。然而,貼近留守婦女生活環境的基層工作人員最了解她們的生活水平、生活狀態以及需求。為了在圖書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幫助她們緩解危機,縣級圖書館需要與基層文化組織合作,提升她們改善生活的技能;與計生部門合作,增強她們的健康意識以及形成正確的健康觀念。
2.主動走進民眾生活,嵌入生活環境。留守婦女的家庭負擔沉重,主動走進圖書館尋求幫助的可能性不大。需要圖書館以村鎮為單位,以農家書屋為依托,開展適應當地婦女擺脫困境需求的服務。縣級圖書館的人力配置仍然有限,移動網絡、互聯通信以及簡易學習手冊仍然是必要的輔助手段。以她們能夠獲取和簡易獲取的方式呈現在她們面前,增強留守婦女接受意愿的同時方便她們掌握相應信息。例如,大學生為父母用簡單易懂的語言詞匯為父母制作電腦桌面圖標。
(二)服務方式的轉變
農村書屋的建設已經初具規模,為后續服務內容的開展提供了基本的環境和設施。現在的書屋建設不再是簡單地圖書資料配置。新媒體環境下的針對留守婦女的基本信息技能教育顯得十分必要。
1.普及基本上網能力。互聯網+思維已經成為一種新的社會經濟發展形態,互聯網深度融合與經濟、社會各領域之中,提升社會的創新力和生產力,形成更廣的基礎設施和實現工具。留守婦女可以借助現代通信手段,與丈夫實時溝通,消融與子女之間的代溝,學習致富經驗緩解家庭經濟壓力,增強經濟獨立能力。縣級公共圖書館需要與各級鄉鎮文化干部積極合作,為婦女學習提供場地以及設備。幫助留守婦女獲得基本的信息獲取,交流溝通能力;更進一步幫助有基礎的婦女掌握電商經營的技能,推廣農業生態產品。學習其他地區或者同地區其他人的互聯網經營手段,為自己增收改善家庭經濟狀況,提升家庭地位提供可能。最為基礎的信息技能培訓應該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1)互聯網絡以及移動網絡的連接與斷開,這是進入網絡世界的基本前提。
2)百度、bing等通用搜索引擎的簡單使用,這可以幫助她們根據自己的需要尋找有用的信息。
3)騰訊QQ、微信等通信工具的使用,這幫助她們與丈夫、孩子以及朋友取得聯系,無助的時候有傾訴的對象和宣泄的途徑;同時也可以相關附屬產品了解熱點時事動態,有助于培養與子女的共同話題,及時了解子女發展狀態。
4)掌握電商平臺的應用。電商平臺的應用建立在基本網絡工具普及的基礎之上。選取技能熟練且有網絡電商經營意向的婦女,選取網絡店鋪成功案例,為其講解店鋪開設規則,貨物展示,交易處理,物流發送等基本技能。結合當地以及個人實際情況遴選合適的項目開展成功后,用“先富帶動后富”的方式傳遞應用技巧,共同致富。
2.針對農村婦女的健康問題應該積極引導。心理健康問題一直是被社會忽視的地方,不易察覺且恥于就醫。研究表明除開親人和朋友,留守婦女更趨向于從社區女性成員處獲取幫助和支持,正式社會支持網絡仍然缺失。法律援助和心理援助都是正式社會支持的重要方面。選取領袖人物,對領袖人物進行心理健康咨詢的定期培養,采用針對性的心理疏導將是更直接有效的手段。
3.身體健康問題。我國很多省市針對農村婦女每年免費提供一次生殖保健咨詢、常見乳腺疾病、婦科疾病普查,建立《農村婦女生殖健康檔案》和跟蹤隨訪服務制度。在發動鄉、村級計生工作人員大力宣傳的前提下,仍然有很多農村婦女忽視自身健康問題。縣級圖書館應該依托當地計生部門和文化部門,為留守婦女進行健康知識普及。針對農村婦女最常見的各種疾病,從危害、預防、初步自診、就醫和療養等多個角度制作推廣專題,搜集各類資源,運用海報、講解宣傳、小圖冊、電視講座和多媒體視頻等多種手段。
參考文獻:
[1]項麗萍.農村留守女:一個值得關注的弱勢群體[J].廣西社會科學,2006(01)176-180.
[2]張永英.農村留守婦女面臨的主要問題與需求——基于四省定性調查數據的分析[J].山東女子學院學報,2013,(5).
[3]江洪,李繼華,傅蘭英.農村留守婦女健康狀況及健康需求調查——基于社會性別的視角[J].湖南社會科學,2014(2)112-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