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偉
摘 要:當前,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水利工程建設的水平也得到了較大的提升。在水利工程實際建設中,常常會產生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和影響,而水利工程的自身特點,決定了其必須要與生態系統相互依存和制約,因此,在水利工程建設的同時,要格外注重對生態環境實施采取有效的保護措施。本文首先分析了水利建設中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問題,并針對此問題,著重探討了水利建設中應當進行的生態環境保護措施,旨在為水利工程與生態環境能夠更好的和諧共存,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關鍵詞:水利建設;生態環境;保護措施
水利工程建設是我國經濟發展與社會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其通過對水資源的合理調配和控制,能夠實現水利灌溉、水利發電、水利運輸等眾多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重要功能。而隨著水利工程建設的不斷發展,在為國家帶來巨大收益和為人們生活帶來巨大便利的同時,也對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的破壞,如深林植被被破壞、水源受到污染、江河中生物大量死亡等現象的發生,這就需要我們正視水利建設的利與弊、明確水利建設和生態環境之間的制約與依存的關系,在進行水利建設時,切實做好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的工作,唯有如此,才能保障水利建設的可持續發展,做好維護生態平衡的工作,為人們建造健康生活的家園。
一、水利建設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問題
(一)水利建設對河流生態環境的影響
水利建設工作,會對河流造成生態環境的重大影響,使河流失去連續性,造成河流及多樣性的生態環境的破壞。首先,有些水利建設(如水庫,大壩等),會對河流的水溫產生嚴重的影響,因為水庫的特點為水面較寬、水流緩慢,通過陽光照射會使大量溫度儲存在水中不易揮發,從而使水溫升溫快而降溫慢,此種逐漸升溫的河流,會造成河流中魚類的繁殖功能紊亂,不但會影響魚類的排卵期推遲和延長,過高的水溫,還容易使魚卵受到環境影響,發育緩慢甚至死亡。其次,有些水利建設,會對河流的水質造成破壞。在水利工程施工過程中,勢必會使水流速度降低,從而使自然界的循環速度減慢,并且,由于水利建設施工中有眾多的金屬物質和化學物質,落入水中后,會造成水質的重金屬污染和化學物質的沉淀污染[1]。
(二)水利建設對陸地生態環境的影響
水利建設對陸地生態環境的影響主要表現為:首先,在水利建設過程中,為了工程建設需要,對耕地、林地、草原等進行大規模砍伐和植被的破壞,不僅會減少農業的耕地面積,更會使綠化覆蓋面積降低,并且有些林地中有大量野生動物和鳥類的棲息,一旦生態環境遭到破壞,則這些動物和鳥類將失去安身之所,會因生存環境遭到破壞,造成大量死亡現象的發生[2]。其次,由于水利建設會破壞掉大量的植被,致使土質產生變化,土地在沒有植物根系覆蓋的情況下,會出現大面積的水土流失現象,如水利工程建設多選在山體周圍,則有可能會由于山體植被破壞而在降雨時,出現泥石流和山體滑坡等現象。
(三)水利建設對社會環境的影響
水利建設對于社會環境影響方面主要表現為:由于有些水利工程建筑地點為人口居住區域,在此處實施水利工程施工,需要對原有設施進行拆除和破壞,有些甚至需要進行人工遷移。一方面加大了人力和資金的投入,并使當地居民背井離鄉,另一方面,由于水利建設會對施工位置進行引水和提升水位作業,也會使得大面積農田、建筑、甚至文物古跡等被淹沒,從而造成大規模的經濟損失和精神損失,我國的三峽水利工程即是實例,除大量住宅、農田等被淹沒以外,108處文物古跡有39處被淹沒,經濟損失和文化損失嚴重。
二、水利建設中應當進行的生態環境保護措施
(一)將水利建設與生態環境相融合
首先,在進行水利建設前,應先對建設位置的周邊生態環境做細致的調研和了解,從水利工程設計方面入手,將生態環境融入設計之中,根據環境狀況,適當使水利工程在設計上進行調整,將周邊生態環境考慮在設計范圍內。其次,在水利工程施工過程中,不但要對施工用地進行嚴格控制、禁止工程廢水隨意排放、遠離生活水源等,還要對施工人員進行生態環境保護知識的培訓,培養施工人員的環保意識。此外,還要將對破壞的生態環境所產生的后果,做充分的準備,如:在對林地進行砍伐和植被處理時,應當先將其中的野生動物盡量的捕捉、并為它們安置全新的生存環境等[3]。
(二)建立、健全生態補償機制
首先,針對水利建設的地理位置、生態環境、周邊設施等方面考慮,估算出生態環境的計算方法,并制定出有效的補償方案。其次,通過科學調研,明確工程周邊對水利的需求程度,利用工程自身優勢,對周邊環境進行水利調動和水利補充等工作,從而使水利建設的周邊生態環境得以有效保護。最后,要根據實際情況作出有針對性的生態補償機制,明確補償主體和補償范圍,同時在水利建設資金中應包含補償資金,并用來改善被破壞的生態環境。
(三)確立環境評估體系
在水利工程設計前,對所需施工的位置進行綜合性的環境影響調研,對周邊相關生態環境的樣本進行采集、對氣候、水文、土壤等進行勘測,并進行專業性的施工研討,以制定出防范生態環境破壞的方案和措施,此流程為環境評估體系,通過此體系,不但能夠明確施工位置、更能使生態環境得到有效的保護。
三、結語
綜上所述,水利建設過程中,對生態環境的干擾和破壞,會嚴重影響我國可持續發展的規劃,并為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嚴重危害。為更好的避免此類問題問題的發生,在水利建設的設計和施工中,首先要做到因地制宜,對工程建設進行科學的設計,從而減少或避免對生態環境的破壞,促使水利建設和生態環境的持續和長久發展。
參考文獻:
[1]司源.水利水電工程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及保護對策[J].人民黃河,2012,07(09)02:126-127+130.
[2]梁波.水利工程建設對保護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的影響分析[J].黑龍江水利科技,2013,12(02)02:156-159.
[3]賈金良.淺析水利工程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及保護對策[J].內蒙古水利,2013,05(11)02: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