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曉風
摘 要:作為班主任,日常的教育教學生活比其他教師要豐富得多,也意味著要處理的事務也更繁多。曾以為班主任只要拿出威嚴,就能馴服班內的所有學生,使他們乖乖聽話。然而在翻讀了魏書生老師的《班主任工作漫談》和萬瑋老師的《班主任兵法》后,從中領略了豐富的育人管理智慧,它似一盞明燈,給予實際處理事務的指示,對班級管理的思路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對“無為而治”的思想有了更深入的理解。班主任要富于技巧地去把持學生的心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來共同管理班集體,優化個人的行為品質,才能真正走進學生的心里,達到“管,是為了不管”的更高境界。
關鍵詞:教育;無為而治;班級管理
相信每一位教師都有過當班主任的經歷,在這個過程中有的人經歷失敗,從埋怨、消沉中打退堂鼓,有的人經歷失敗,從挫折、錘煉中反思提升?!独献印肥哒掠性疲骸疤?,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意思是說,最好的統御者,人民群眾不感到有他的存在;其次,人民群眾親近和贊美他;再次,人民群眾畏懼他;最后,人民群眾輕侮他。老子在這里講述了統治或領導優劣的四個層次,或者說也是四種境界。老子推崇第一個境界,用他在同一章里的話來說,就在于其“悠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边@就是說,領導者悠悠然不輕易發號施令,事情辦成功了,老百姓都說,“這是我們自己這樣做的?!?/p>
班主任也應該用這個標準來對照一下,看看自己是屬于哪一個層次,哪一個境界。而且,我欣賞一句話:“育人如治水,在于疏通而不在于堵塞。育人如治病,通則不痛。”無形無為雖好,做到卻難。要真正去實現,最重要的不是技巧,不是方法,而是教師個人的修養,是教師的人格魅力。對“無為而治”班級管理思考,提煉出以下兩點作為核心思想貫穿于班主任工作的始終。
一、班主任要轉變觀念和改變工作方法,這是“無為而治”的前提條件
1.班主任要轉變觀念
轉變教育觀念要以人為本,尊重學生、信任學生、依靠學生、發展學生,把學生作為一個真正的人來教育,相信他們能夠管理好自己。
2.班主任還應改變工作方法
魏書生老師曾說過:“班級要實現管理自動化,先要培養一批熱心于班級工作的干部。”的確,一個成功的班集體,必須要有一支能干的班干隊伍。
3.班主任要培養學生自主教育管理的能力
要想創建自主管理的班集體,必須發動全體學生參與管理班級,力爭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平時的“治”更要大膽放手讓學生“自治”,但要掌握一個“度”,絕對不是放任自流,什么事情也不做,要善于“疏通”,善于“引導”。
二、班主任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是“無為而治”的保障
1.讓學生民主選舉產生班委領導班子,培養自主管理的核心力量
每次接手新班級,都會讓學生互相了解一周時間,這期間我會全權接手班級各項事務,認真做好每一個職位的工作,目的是給將來的班委成員一個標準、一個示范,這一點極其重要。然后放手讓學生民主選舉產生班委領導班子,并大膽放權給班委,使他們真正成為班主任的得力助手與班級的中堅,發揮班委會、團支部的核心力量,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與工作的積極性。每隔兩周,我都會組織班團干部進行交流,每隔一個月,會組織全體學生在班級中交流心得,共同探討學生自主管理的意義,讓每一位學生都能感覺到自己在班級中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這樣做的目的只有一個,為放權做準備。我曾經遇到過一類學生,思維活躍,極其好動,自控能力較差,我就特意安排他們對班級學生考勤,記錄違紀或者督促衛生掃除,督促值日生的工作,經過一段時間的培養,他們就會感覺到自己的責任很大,要想“服眾”就得先“自律”,自然而然,他們就會換位思考,最終會對班級的管理產生認同感,心甘情愿地接受班級的教育,以利于加速培養他的自律能力。
2.民主制定班規、班級奮斗目標,激發并增強學生的自律性
班規是一個班級賴以維持正常運轉的保障,合理化的班規是民主產生的結果,組織學生制定班級公約。為了達到學生自主教育管理的目的,在制定班級公約時,讓學生先分組討論起草,再在班級里交流、討論,最后由班委會修訂,然后公布實施。這樣讓大家覺得自己參與了制訂,讓學生認識到這是自己在管理自己,更應該自覺遵守紀律和制度。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隨著社會的發展、人類的進步,社會對于生存于其中的個體素質要求越來越高。因此,為了學生身心的全面發展,為國家培養更多的優秀人才,班主任老師應當逐步探索并實施學生自主教育管理。以“無為而治”管理思路步步體會,步步反思,這不但改變了班主任與學生之間如“貓和老鼠”的緊張關系,而且增進了學生與老師之間的交流與合作。班主任輕松地教學,學生快樂地成長。
參考文獻:
[1]萬瑋.班主任兵法[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2]魏書生.班主任工作漫談[M].漓江出版社,2008.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