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珍妮 花慧 廖彬
摘 要:在知識經濟時代,高等教育已經成為大眾化教育。隨著就業形勢的日益嚴峻,畢業生就業壓力也越來越大,以創業拉動就業將是高校人才培養的又一個重點,創業能力的培養將成為創業教育中的重中之重。以培養大學生創業能力的重要性為出發點,試圖通過高校、個人及家庭三方面的影響因素探究大學生創業能力培養中存在的問題,并通過分析其原因,提出相應對策,從而真正提高大學生創業能力,順應社會發展的步伐。
關鍵詞:創業能力培養;創業教育;問題;對策
在經濟新常態的時代背景下,對于中國乃至全世界來說,創業越來越成為經濟發展的推動力。無論是市場還是學術領域,對創業的關注度和興趣與日俱增。“創業”一詞最早可追溯到二三百年前的法國。1755年,法國的經濟學家Richard Cantillon 用經濟中的風險將創業活動和創業者聯系在了一起,第一次提出了“創業”的概念。從此,國內外學者開始了對“創業”的研究。
近年來,隨著市場就業壓力的逐年增大,大學生就業的壓力更是首當其沖。2015年中國高校應屆畢業生有749萬,比2014年多出22萬,畢業生人數又一次創歷史新高。而受經濟形勢影響,市場上提供的就業崗位卻不增反減,2016年的就業形勢將更加嚴峻。在這種形勢下,大學生自主創業將成為打破這種困境的“敲門磚”。我國的大學生創業較西方發達國家起步較晚,較早追溯到1998年,清華大學舉辦了首屆大學生創業計劃大賽。隨后,各高校陸續開展了類似的大學生創業活動。隨著國家對大學生創業出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響應國家的號召。然而,大學生的創業教育較為薄弱,若想在新形勢下順利創業,那么加大創業教育力度,培養大學生創業能力將成為當務之急。
大學生創業能力的培養既是大學生成功創業的決定條件之一,又是高校創業教育的教學內容之一,更是提升全民創業素質的重要手段之一。大學生創業能力培養面臨的問題,不僅僅來源于高校,個人及家庭對此也有重要的影響。因此,我們需要從高校、個人及家庭三個方面研究其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一、培養大學生創業能力面臨的問題
1.高校創業師資隊伍及課程設置不規范
高校創業師資隊伍缺乏專業性,課程內容設置缺乏針對性。相對于其他課程,創業能力的培養要求課堂具有較強的實踐性,通常利用翻轉課堂的方式將理論與實際無縫銜接。這對于高校教師的實操經驗及教學水平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大部分高校由于缺少創業方面的專業師資,造成大學生的相關知識結構不合理,即便傳授大學生創業知識,也很難內化為其創業能力。另外,高校創業課程通常向學生普及創業基礎知識,采用廣泛培養的方式。
2.大學生個人創業能力基礎薄弱
絕大多數大學生創業能力基礎薄弱,缺乏法律、管理、組織協調、統籌規劃、社會實踐等能力與經驗。然而,初出校園進入社會的大學生往往盲目自信,眼高手低,空有遠大理想,缺乏腳踏實地的吃苦精神。除此之外,“90后”的大學生幾乎都是獨生子女,團隊精神和合作意識較差,大學生的創業能力與社會需求無法做到高度匹配,往往得不到社會的認可。教育部最新的一項報告顯示,大學生創業的成功率不到5%。
3.家庭觀念及環境的影響
受家庭觀念及環境影響,大學生缺乏明確的創業意識。相對于普通就業,創業對初出茅廬的畢業生來說具有更大的挑戰,要求創業者具備多方面的能力。對于大學生來說,團隊精神、敬業意識及動手能力的缺乏,使創業意識及選擇不夠明確;家庭環境及父母對子女創業的態度也會對大學生的創業意識及選擇產生影響。創業具有較大風險,前期資金的投入與后期的收益是否成正比,創業者所付出的精力和體力是否能有回報,創業公司是否能起步且穩定運營而非中途夭折等都成為家長排斥大學生創業的理由,這些阻礙和排斥間接影響了對大學生創業能力的培養。
面對大學生創業能力培養的種種困難及問題,必須采取相對應的解決措施才能更進一步提升大學生的創業能力。
二、培養大學生創業能力的策略
1.高校應提升教師專業水平,對大學生創業進行分類培養
除負責學生就業的一線教師和經濟、管理類專職教師外,高校應開拓各行業商界專家作為高校的創業導師,他們具有多年的企業管理經驗,能在傳授理論的基礎上將案例與實操經驗相結合。高校應調查并明確學生的個體差異,或通過組織學生參加創業實踐類活動,挖掘學生的創業潛質和創業類型,有針對性地進行創業能力的指導與培養,確保滿足每一名學生的實際需要。
2.大學生應學會自我培養,在校期間提高創業基本能力
高校創業教育是培養大學生創業能力的重要手段,大學生自身能力的提高更起到內在作用。在校期間,大學生要增強自身的獨立性和主動性,充分發揮個人的創造力。他們可通過參與創業實踐活動,積累創業經驗,提高創業能力;也可通過擔任學生干部,鍛煉自己的領導能力、組織協調能力、團隊合作能力;還可通過兼職,培養交際和適應能力。
3.家長應轉變觀念,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創業觀
家長的觀念是創業能力培養中的重要一環,家長對子女創業思想和理念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響。家長要多了解當今的就業形勢,多與孩子溝通。不局限于傳統的就業觀,要理解、關注并鼓勵孩子大膽實驗和嘗試,激發他們的創業意愿和熱情。
總而言之,大學生創業能力的培養任重道遠,建立完整的能力培養體系還需要不斷系統化、細致化、規范化。目前,大學生創業依然存在很多問題,需要從個人及家庭思想觀念著手,通過實踐與調研不斷改進與完善。相信在高校與家庭的共同作用下,一定能順應時代發展,響應國家政策,提高大學生的創業能力,為社會培養出更多的成功創業者。
參考文獻:
王汝淋.創業戰略設計學[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
編輯 楊國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