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宇
摘 要: 本文運用文化翻譯的理論研究中國節日名稱的俄譯,探討翻譯節日名稱時使用的翻譯方法及策略,闡述采用不同方法、策略的原因,從而幫助俄語學習者準確表達中國節日名稱,也能讓譯語讀者更了解中國節日,促進中西方文化交流。
關鍵詞: 文化翻譯觀 中國節日名稱 翻譯策略
1.引言
翻譯是語言的運用,翻譯可以促進不同國家、不同文化的交流,故翻譯與文化密不可分。近年來,學者們開始從文化的角度研究語言、研究翻譯。本文運用文化翻譯的相關理論,從現有的中國節日名稱的譯文出發,研究中國節日名稱的翻譯,幫助譯者更好地進行翻譯工作,也有助于我國文化的傳播。
2.文化翻譯觀對節日名稱翻譯的指導意義
翻譯是一種語際間的轉換活動,也是一種深層的文化交流活動。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翻譯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階段:英國當代翻譯理論家蘇珊·巴斯內特提出翻譯這一學科出現了“文化轉向”的發展趨勢,并提出了“文化翻譯觀”。這一觀點的提出,得到了廣泛的關注,在傳統的翻譯理論界引起了軒然大波。自此,“文化翻譯”這個術語開始頻繁出現于翻譯界。在我國,通常文化翻譯是指原文中特有文化內容或文化因素的翻譯,換句話說,文化翻譯觀就是從文化的角度研究翻譯問題的觀點。
對于每個國家或民族,節日的形成,都是其歷史文化長期積淀、凝聚的過程。中國的節日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是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節日的外譯逐漸引起譯者們的關注,中國節日名稱的翻譯也層出不窮。在翻譯節日名稱時,應從文化翻譯觀的角度,考慮語言和文化的影響,采用不同的翻譯方法,找到譯語中最合適的表達,使原語和目的語之間盡量對等,不僅要在語言上對等,還要傳達語言背后的豐富內涵。
3.傳統節日名稱的俄譯
中國傳統節日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傳統節日都是從遠古時代發源而來的,這些節日承載著神話、傳說、天文、地理、歷法等人文與自然文化內容。所以在翻譯這些傳統節日名稱時,應選取正確的詞和翻譯方法。
3.1音譯法
音譯的方法是以譯者和原語文化為中心,在目的語中尋找與原語詞發音相似的詞代替原語詞,體現在我們所研究的問題上,就是用俄語語素拼出漢語字的發音。如:春節譯為Чуньцзе,清明節譯為Цинминцзе,中秋節譯為Чжунцюцзе。這種方法主要以原語文化為中心,以“譯者”為中心,是一種純粹的異化翻譯策略,這種翻譯方法能夠充分展現原語的“異國情調”,幫助讀者了解中國傳統文化,調動譯語讀者想要探究文字背后蘊含的文化的積極性,能夠把譯語讀者帶入到中國傳統文化中。音譯的方法具有種種優勢,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譯語讀者很難發音,也很難理解詞匯背后隱藏的文化內涵,譯語讀者接受信息的程度會受到一定的影響。
3.2音譯+直譯法
把“節”直接譯為Праздник,然后將節日名稱音譯。這種方法是我們在實際操作中經常使用的方法,方便可行,易于操作,直譯的Праздник直接讓譯語讀者了解此為中國的節日,而音譯的部分則會引人以無限聯想,從而探究節日背后的文化內涵。有時還會在其譯名之后加以注釋,形成“音譯+直譯+注釋”的方法,如:Праздник Цинмин(День памяти усопших в Китае),這種方式的主體還是“直譯+音譯”,注釋作為一種伴隨的內容,讓讀者能夠很容易了解節日的名稱和節日的內涵。但有時帶有注釋會讓人們會產生混亂,影響讀者對節日名稱本身的關注。
3.3意譯法
這種方法按照名稱的意義或其蘊含的內涵逐字翻譯,如將中秋節譯為“Праздник Луны”,讓譯語讀者一下子可以想到這個節日和月亮有關,而清明節譯為“Праздник чистоты и ясности”,是按照字面意思翻譯的,чистота取“干凈、清潔”之意,而ясность則取“明凈”之意。這種翻譯通俗易懂,易于接受。這種方式屬于歸化的策略,更貼近讀者,以讀者和譯語文化為中心,能夠增強譯文的可讀性,譯語讀者的接受程度會相當高。但這種方式并不利于我國文化“走出去”,使用這種方式讀者領略不到我國文化的風情,就會導致翻譯韻味的喪失。
綜上,各種翻譯方法都有優勢和弱點,我們認為,在中國節日名稱俄譯時, “音譯+直譯”的方式最合適。翻譯的目的就是讓本國讀者通過文字了解他國文化,進而促進文化交流。在中國文化“走出去”的今天,“音譯+直譯”的方式能夠將外國人帶入到中國文化的語境中,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為西方文化注入新的色彩,進而讓外國人接受中國節日中蘊含的價值觀。
4.結語
我國傳統節日的翻譯,應采用異化翻譯,提高譯語讀者的興趣,促使其追尋節日背后的豐富文化內涵及我國人民的獨特風俗,也助于我國文化“走出去”。通過文化翻譯理論探究節日名稱的翻譯,必將使各民族之間的文化更好地相互滲透、相互交流,翻譯就是民族文化在空間上的拓展,在內涵上的豐富。
參考文獻:
[1]劉宓慶.文化翻譯論綱[M].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2]蔡平.文化翻譯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8.
[3]蔡平.“文化翻譯”的困惑[J].外語教學,2005(6).
[4]徐珺,霍躍紅.典籍英譯:文化翻譯觀下的異化策略與中國英語[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8(7).
[5]李顏.從文化翻譯觀的角度談影視翻譯[J]湖南大學學報,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