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云海
摘 要: 為進一步了解高職院校中職和普高起點學生的異同并開展差別化教學,對不同生源學生《健康評估》課程實行教考分離,考試結果表明,普高起點學生成績明顯高于中職起點學生,通過原因分析,提出課程改革對策,為不同生源學生《健康評估》教學改革提供借鑒。
關鍵詞: 生源 《健康評估》課程 考試成績分析
《健康評估》課程是護理專業的核心課程,是連接護理基礎課和專業課的橋梁課程。課程組已完成了校級《健康評估》精品課程建設,精品課程網站上有考試大綱、試題庫、習題庫供學生學習。學院為了了解高職院校中職和普高起點學生的異同,加強學風、教風、考風建設,對14級護理專業學生《健康評估》課程實施了教考分離。本屆學生生源有普高起點和中職起點共882人,中職起點有中職護理專業起點1個班49人和中職非護理專業起點2個班89人。普高起點有北大訂單班1個共66人、涉外護理方向班3個共82人和普通護理專業班9個共595人。涉外護理方向班學生在普高起點中英語水平相對較高,分班時通過英語測試選拔,北大訂單班學生根據高考成績選拔,綜合成績高于一般普高起點學生。期末考試由教學辦在試題庫中隨機抽取一份試卷進行,對參加考試的16個班882人的考試成績進行全面分析,結果表明不同生源學生的考試成績有較大不同,普高起點學生成績明顯高于中職起點學生,中職非護理專業起點成績最差,普高起點北大訂單班成績最好。
1.不同生源學生成績統計分析
1.1不同生源學生各分數段各分布情況分析(見表1)。
從表1得出,普高起點與中職起點學生成績各分數段比例基本呈正態分布,中職非護理專業起點班學生成績低分數段人數較其他起點學生多,分數<50占16.8%,中職護理專業起點班學生成績在60~69分數段最多,占總人數的30.6%,普高起點北大訂單班學生成績在80~89分數段最多,占總人數的40.9%,普高起點涉外護理方向班學生成績在60~69分數段最多,占總人數的38.58%,普高起點普通班學生成績在70~79分數段最多,占總人數的33.4%。
1.2不同生源學生考試均分統計。
運用統計學原理和方法,利用SPSS軟件對不同生源學生健康評估結業考試成績進行分析,結果見表2、表3及表4,根據考試成績均數、標準差結果,以及方差分析、卡方檢驗結果,不同生源起點學生均分差異顯著。中職非護理專業起點班平均成績最低,普高起點北大訂單班平均成績最高。
根據以上數據分析,在健康評估考教分離過程中,不同生源學生理論考試成績有顯著性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原因分析
2.1不同生源選拔方式不同,文化基礎不同。
普高起點學生經過了高中三年學習,參加了高考統招,自主學習能力和文化基礎相比中職起點學生強,中職起點學生一般是中學階段成績較差或家庭較困難者,通過單招考試或中職升高職考試錄取,綜合能力不強,自信心不足,學習主動性較差。
2.2不同生源學生學習目標、學習方法不同。
大部分普高學生學習目標明確,上課認真,缺勤較少,能按時完成作業,有學習計劃,愿意花時間整理筆記,考前加強復習。普高起點北大訂單班學習氛圍較好,課堂活躍,學習積極性高,中職起點學生學習興趣較低,組織紀律性差,上課缺勤較多,課堂學生參與度不高,少數學生對考試成績無所謂。特別是中職非護理專業起點班,無護理專業基礎知識,上課缺勤率最高,考前不復習。
3.思考與對策
3.1隨著招生制度改革,中職學生升入高職院校的比例將逐年增加,要全面了解這些學生,因材施教,對不同生源學生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考試方法進行改革,提高教學質量。
3.2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增強學習主動性。高職學生特別是中職起點學生學習興趣不濃厚,行為自我約束能力不強,學習能力較差,建議加強學生紀律管理,在中職起點班中盡量實施理實一體化教學,部分課程采取分組探索性教學,課程個別內容可以讓學生參與授課,搭建學生自我展示學習能力及表達能力的平臺,條件允許建議實施翻轉課堂,教師主要起引導和答疑作用。通過深化教學改革,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合理取舍教學內容,使學生在可接受的范圍內獲得愉快的情感體驗,激發學生專業興趣,增強專業認同感,提高學生學習信心與耐心。
3.3做好中高職課程銜接。盡量按專業對口招收中職學生,科學制訂中高職銜接的教學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