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長林
初中是一個承上啟下的階段,語文學科是學生學習的基礎科目,因此越來越受學校重視。在此背景下,探討如何融會貫通,提高初中語文課堂綜合性成為時下值得探討的話題。
一、立足教材,提高認識
教師的教學活動和學生的學習活動都要以教材為立足點,從教材出發。目前大部分學校的語文教師都兼任班主任,其既要將注意力放在語文教學的過程與方法方面,更要關注班級內部的各種瑣碎事物,因此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存在一個較為明顯的問題,即教師將焦點都集中在課文的解讀與分析、精講與精練上,而忽視了綜合性板塊學習。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重視對綜合性板塊的練習,提高學生各方面能力,最終達到融會貫通的效果。現以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的語文教材為例,其共設有六個學習單元,每個學習單元的最后部分都有一個綜合性板塊的學習,分別為《這就是我》、《漫游語文世界》、《感受自然》、《探索月球奧秘》、《我愛我家》、《追尋人類的起源》,每一個綜合性板塊都是對前一單元的閱讀課文的延伸和補充。另外,每個板塊里面具體又包括多個子課題,教師要在每一個單元結束之后帶領學生及時探討綜合性學習的每個子課題,多說多做多練,以達到學生對語文教材的每一個環節的設計都能有效吸收和理解的理想效果。
二、整合資源,加強利用
新世紀初,國家頒布了新課程標準,其要求教材的編寫具有開放性和彈性,既要合理安排基本課程的內容,又要給學校和教師留有一定的開發空間,更要為學生留出適當的拓展空間。然而,部分學校的語文課程資源單一,教師僅僅將教學內容集中于教材,既無法開闊學生的思維的眼界,更無法達到新課標的標準。因此,學校及初中語文教師應該自行開發課程資源,充分開發學校的校本課程及學校周圍的環境資源,調動學生語文學習的各方面能力,在此基礎上融會貫通,并結合新課標的要求開展“綜合性學習”,以滿足不同學生學習和發展的需要。此外,資源整合并不如想象中那么容易,學校要積極投入資金和設備,最大限度地滿足語文教學的需求。例如,大部分學校的周圍都會有一些比較具有當地特色的自然風情和文物古跡等,教師可以合理安排教學時間,帶領學生走出校園,親身感受自然和歷史的風韻。實踐過后,教師引導學生綜合利用平日所學語文基礎知識,用文字將所見所感所想記錄下來,通過課外實踐將主導型模式轉變為主體型模式,將講解型課堂轉向鑒賞型課堂,最終實現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
三、拓展思維,開闊眼界
當前形勢下,創新思維是每個學生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初中生年紀小,心智發展尚不成熟,好玩愛動是其主要特征。既無法長時間保持注意力,更無法科學全面系統地掌握學習方法。若將所有精力都集中在閱讀課文的學習而忽視拓展學生的思維,開闊學生的眼界,就無法達到對語文學習融會貫通的效果。基于這一認識,初中語文教師要在課堂上合理引導學生,在日常學習過程中多積累相關學習素材,豐富知識寶庫。現以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綜合性學習《世界何時鑄劍為犁》為例,談談拓展思維的具體方法。這一綜合性學習板塊的落腳點在于引導學生認識到反對戰爭與傷害,以及維護世界和平的重要性,因此在實踐到第三個子課題《文藝作品與戰爭》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列舉古今中外文藝作品中有關戰爭的詩句等方式,通過分析作者的悲愴的心情,達到預期教學效果,實現語文的綜合性學習。
四、創設情境,提高興趣
學習的實質是學生主動地獲取所需知識,在一定的情境下,可以利用在學生原有知識基礎上生成新知識,從而達到融會貫通。改革開放以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迅猛發展,科學實力不斷增強,網絡媒體日漸興盛,中國社會進入信息化時代。網絡媒體的興起和發展,在很大程度上活躍了課堂學習氛圍。在滿足學生實際需求的前提下,提高了課堂教學的互動性和趣味性。相比其他學科來說,學生更喜歡接觸語文這類基礎學科,因為它富含趣味,故事性強,容易理解和吸收。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努力營造充滿美感的環境氛圍,使學生的內在感情與之產生一定程度的共鳴,進而實現初中語文的綜合性學習。現以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綜合性學習《黃河,母親河》為例,談談創設情境的具體過程。在內容上,《黃河,母親河》是第六課《黃河頌》的擴展,雖然有一部分學生對黃河有大致了解,但是由于認知存在差異,大部分學生不能從宏觀上認識黃河。因此,教師在語文課堂上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資源,在上課初始給學生播放《黃河大合唱》,展示黃河的源頭、入海口、流經省區的圖片,播放黃河奔騰不息、汩汩流淌的視頻錄像,促進學生對相關知識的融會貫通,使學生仿佛身臨其境,感受母親河恢宏豪邁的氣勢,盡快進入此次綜合性學習之中。這個教學案例說明,在初中語文的綜合性教學過程中融入多媒體技術大有裨益,從教師角度來說,既有利于改變傳統的教學手段,優化語文教學的方法,又有利于改變課堂教學結構,增強課堂教學的緊湊性,從學生角度說,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激情和學習興趣,從而更加深入地投入到語文學習中。
當前,綜合性學習成為初中語文課堂的發展趨勢,因此,教師一定要采取立足教材,提高認識;整合資源,加強利用;拓展思維,開闊眼界和創設情境,增加有趣的手段,增強初中語文課堂的綜合性、科學性和自主性。隨著新課改的內涵和外延的不斷加深,初中語文課堂還會出現新的發展趨勢,這就要求語文教師不斷探索,探索最優化的教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