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柱
利培酮治療首發精神分裂癥1168例資料探索
王成柱
【摘要】目的 探討臨床上應用利培酮治療首發精神分裂癥的療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顧性分析2012年3月~2016年3月全國45家醫療機構所收集的首發精神分裂癥患者資料1 168份,給予所有患者利培酮治療,并依據給予藥物劑量的不同,劃分為高劑量組(對照組584例)與低劑量組(觀察組584例)兩組,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結果 依據精神病評定量表對利培酮的治療效果進行評定,其中觀察組在試驗結束時的減分率達到了(76.11±17.25)分;對照組患者的減分率達到了(73.05±31.14)分,其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臨床上在治療首發精神分裂癥時,可以采用利培酮進行治療,以≤4 mg的劑量便能夠達到較為良好的治療效果,而若要增加使用劑量則治療效果提升較低。
【關鍵詞】利培酮;首發精神分裂癥;療效;安全性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risperidone in the treatment of first episode schizophrenia.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made on the data collected from the first episode of schizophrenia in 45 medical institutions in china from March 2012 to March 2016. All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risperidone,and according to the given different doses of the drug,divided them into the high dose group(control group,n=584)with 584 cases in low dose group(observation group)in two groups,and compared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Results The reduction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ached(76.11±17.25),the reduction rate of the control group reached(73.05 ±31.14),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Risperidone can be used in the treatment of first episode schizophrenia. Less than 4mg dose can achieve better therapeutic effect,increase the dose,the enhance effect is not obvious.
【Key words】 Risperidone,First episode schizophrenia,Efficacy,Safety
利培酮在臨床上常被應用于精神分裂癥的治療當中,尤其是針對由于陽性以及陰性癥狀所引發的情感焦慮、抑郁等相關癥狀,具有十分良好的治療效果,能夠緩解由于精神分裂癥所導致的各類情感癥狀[1]。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討臨床上應用利培酮治療首發精神分裂癥的療效及安全性,選取2012年3月~2016年3月全國45家醫療機構所收集的首發精神分裂癥患者1 168例,其中給予低劑量治療的觀察組患者減分率明顯更佳,取得了十分滿意的臨床療效,其具體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3月~2016年3月全國45家醫療機構所收集的首發精神分裂癥患者1 168例,將患者依據所給予利培酮劑量的不同劃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兩組,每組各584例。其中觀察組男298例,女286例;年齡11~87歲,平均年齡(29.66±12.32)歲;陽性癥狀481例,陰性癥狀103例;首發年齡(26.85±9.59)歲。對照組男306例,女278例;年齡10~85歲,平均年齡(29.26±12.42)歲;陽性癥狀477例,陰性癥狀107例;首發年齡(26.69±9.42)歲。對比兩組患者一般統計資料,組間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所有患者均給予利培酮治療,入院前4 d給予1 mg/d,入院第二周末逐漸增至2 mg/d,入院第三周末增至3 mg/d,入院第14周末增至4 mg/d。具體用量應依據患者的實際病情發展予以適當的增減,劑量范圍在原則上以0.5~9 mg/d為宜。將未超過4 mg/d的患者列為觀察組,將注射劑量>4 mg/d的患者列為對照組。
1.3 評價指標
采用《簡明精神疾病量表》[2]對患者的臨床療效進行評定。

1.4 統計學方法
采取統計學軟件SPSS 19.0對以上各類數據采取分析與處理,計數資料采取率(%)表示,組間率對比采取t檢驗;對比以P<0.05表示結果有統計學意義。
每日用藥>4 mg的對照組患者在試驗結束時,精神病評定量表減分率達到了(73.05±31.14)分;每日用藥≤4 mg的觀察組患者在試驗結束時,精神病評定量表減分率達到了(76.11±17.25)分,對比兩組患者的減分率,觀察組患者大于對照組患者,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利培酮作為一種苯丙異惡唑類衍生物,對于五羥色胺與多巴胺兩類受體具有雙重拮抗效用,經過大量的臨床試驗表明其能夠改善精神分裂癥的陽性、陰性及認知損傷等癥狀,且不良反應癥狀較輕[3-4]。目前我國所開展的一些利培酮臨床研究,雖然采用了雙盲對照試驗但是普遍樣本量較小,入選的患者標準存在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無法全面的表明整體患者的實際情況[5-7]。本文所選取的1 168例患者資料,來自于我國45個各個層級的醫療機構,患者的年齡范圍、試驗周期均較為豐富、全面,能夠十分可靠有效的反映出當前我國在利用利培酮治療首發精神分裂癥的實際狀況與臨床療效[8]。
在本次研究中對比兩組患者在試驗結束時的精神病評定量表減分率,其中給予低劑量的觀察組患者減分率為(76.11±17.25)分,優于對照組患者的(73.05±31.14)分,且組間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致使此種情況發生的原因極有可能是由于給予高劑量的對照組患者,在用藥量低于4 g/d時治療效果較差,并由此增大了用藥劑量。但是通過本次研究的結果表明,增大用藥劑量的對照組患者其劑量在加大到了>4 mg/d時,所提升的治療效果十分有限。
綜上所述臨床上在治療首發精神分裂癥時,可以采用利培酮進行治療,以≤4 mg的劑量便能夠達到較為良好的治療效果,而若要增加使用劑量則治療效果提升較低。需要指出的是應用利培酮治療首發精神分裂癥主要的不良反應癥狀為錐體外系癥狀,但臨床發生率較低,且不良反應程度也較輕,患者的服藥依從性較高。
參考文獻
[1] 馬達休,李永華,冉慶國,等. 阿立哌唑、利培酮和氯氮平治療精神分裂癥對糖脂代謝的影響[J]. 重慶醫學,2011,40(34):3450-3451,3454.
[2] 蘇磊,孫自豪,馮凡,等. 利培酮微球和利培酮治療精神分裂癥對照研究[J]. 精神醫學雜志,2015,28(4): 267-270.
[3] 秦國興,甘建光,田國強. 利培酮微球治療精神分裂癥療效的臨床對照研究[J]. 中國全科醫學,2013,16(3):308-309,320.
[4] 趙艷. 利培酮與9-羥利培酮對精神分裂癥患者血藥濃度與劑量關系的探討[J].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2,6(20):73.
[5] 梁松新,麥以成,鄧良華,等. 注射用利培酮微球、利培酮片、喹硫平片治療精神分裂癥療效對照研究[J]. 中國現代醫生,2014,52(22):3-6.
[6] 郭艷蕊,張晨光,郭世龍,等. 阿立哌唑與利培酮對兒童少年期精神分裂癥患者血清催乳素水平的影響[J]. 鄭州大學學報(醫學版),2013,48(2):279-280.
[7] 高良會,王健,孫秀麗,等. 比較氨磺必利與利培酮治療精神分裂癥的療效與安全性[J]. 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2013,29(9):653-655.
[8] 趙明坤,劉葉紅,張平,等. 利培酮對精神分裂癥患者血脂和甲狀腺激素的影響[J]. 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2015,31(5):342-344.
【中圖分類號】R9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316(2016)10-0084-02
doi:10.3969/j.issn.1674-9316.2016.10.059
作者單位:開封市第五人民醫院精神科,河南 開封 475000
Effect of Risperidone in the Treatment of First Episode Schizophrenia With 1 168 Cases
WANG Chengzhu Department of Psychiatry,Fifth People's Hospital of Kaifeng,Kaifeng He'nan 475000,China
【Abstr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