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雪榮
(湖口縣人民醫院,江西 九江 332500)
?
妊娠合并子宮肌瘤患者分娩期剖宮產治療效果①
付雪榮
(湖口縣人民醫院,江西 九江 332500)
摘要:目的:探討妊娠合并子宮肌瘤患者于分娩期采用剖宮產治療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2013-07~2014-12收治的妊娠并子宮肌瘤患者46例作為觀察組,予以分娩期剖宮產及同期子宮肌瘤切除術,另選取同期就診但由于肌瘤位置特殊而單純行剖宮產的妊娠并子宮肌瘤者46例為對照組,比較兩組的手術指標與并發癥發生情況。結果:兩組的手術出血量、住院時間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觀察組的手術時間較長,且其并發癥率相對更低,組間差異具統計學意義(P均<0.05)。結論:妊娠合并子宮肌瘤者在剖宮產時予以同期子宮肌瘤切除,雖說手術時間相對較長,但有利于術后并發癥下降,減輕患者的身心傷害,可推廣應用。
關鍵詞:妊娠;子宮肌瘤;分娩期;剖宮產;療效
妊娠并子宮肌瘤屬于常見的妊娠合并癥,是高危妊娠范疇。高齡產婦的增多也使得剖宮產者日益增多,對此,為了更好確保母嬰安全,降低產后并發癥率,需采取正確療法。本文通過隨機對照試驗,分析妊娠并子宮肌瘤患者在行剖宮產時同期予以子宮肌瘤切除的可行性,旨在為臨床治療提供參考,具體內容匯報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納入2013-07~2014-12我院收治的妊娠并子宮肌瘤者46例為本研究的觀察組,均采取剖宮產,并同時進行子宮肌瘤切除術;另選取同期來院就診的46例妊娠并子宮肌瘤患者,均由于肌瘤位置而行單純剖宮產,并在產后擇期進行肌瘤切除。兩組均符合子宮肌瘤診斷標準[1],經B超確診,無誤診病例。對兩組的一般資料進行分析均未見顯著差異(P>0.05),可進行觀察比較。
1.2方法
兩組患者均行剖宮產,術前通過B超檢查確定子宮肌瘤大小,具體分布位置等,于子宮下段行剖宮產術,具體過程嚴格遵從相關步驟進行。對照組擇期進行子宮肌瘤切除術,觀察組則在剖宮產同時進行肌瘤切除,具體步驟如下:(1)胎盤分娩結束后,向宮體內注射20U縮宮素,并指導產婦舌下含服300mg米索前列醇[2];(2)行子宮肌瘤切除手術,即首先將有蒂漿膜的下肌瘤根部切斷并摘除肌瘤,而對于無蒂漿膜下肌瘤與肌壁間肌瘤,則取與肌瘤長軸平行方向行縱向切口,隨后摘除肌瘤并送檢;(3)肌瘤摘除完畢后止血并常規縫合手術創口,即完成手術。
1.3觀察指標
觀察并統計兩組的手術指標,包括手術時間、出血量以及住院時間,并對術后并發癥率予以記錄和比較。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作為統計學分析軟件,計數資料采用構成比(%)表示,行卡方檢驗,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行t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對兩組的一般資料進行比較,并對比較結果予以統計學分析,均未見顯著差異(P>0.05),見表1。

表1 兩組的一般資料比較分析(n=46)
2.2兩組手術時間、出血量、住院時間比較
兩組的出血量與住院時間比較無明顯差異,觀察組的手術時間較對照組更長,差異顯著(P<0.05),見表2。
2.3兩組產后并發癥率比較
觀察組產后并發癥率顯著下降,組間差異具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2 兩組手術時間、出血量、住院時間

表3 兩組產后并發癥比較分析[n=46,(%)]
3討論
妊娠并子宮肌瘤會對產婦的自身健康以及胎兒發育情況產生嚴重影響,有調研結果顯示,妊娠并子宮肌瘤的發生率約為1.9%左右[3]。產婦合并子宮肌瘤者并不會出現明顯的臨床癥狀,一般都是在妊娠檢查過程中發現,子宮肌瘤的大小與位置對產婦的影響也存在差異。若并發性子宮肌瘤為單個較大肌瘤或多發性黏膜下肌瘤,會對子宮形成擠壓作用而引發宮腔變形,導致子宮收縮引發早產或流產等不良結局。傳統理論認為妊娠期間的肌瘤界限不明確,加上子宮肌壁具有更豐富血供,容易在手術過程中出現大出血情況,且容易加大術后感染風險,故并不建議在剖宮產術中行肌瘤剔除。但近年來也發現,足月妊娠產婦的子宮肌瘤邊緣較為清晰,且剖宮產過程中對縮宮素的敏感度有明顯提升[4],不會出現出血量的明顯增多,安全性較高。此外還有研究證實,在剖宮產手術過程中對患者進行子宮肌瘤剔除,一般可在2~5min內完成肌瘤與肌層的鈍性分離操作[5,6],再次證實其安全性。本組研究顯示,觀察組患者在行剖宮產時同期進行子宮肌瘤剔除手術治療,發現其出血量、產后并發癥率以及住院時間與對照組比較均無明顯差異(P>0.05),僅有手術時間較對照組變長,組間差異具統計學意義(P<0.05)。該結果與李琴[7]的研究結論相一致,證實妊娠并子宮肌瘤患者在分娩期剖宮產時同期行子宮肌瘤剔除,有利于降低產后擇期手術對患者造成的二次創傷,還能避免由于肌瘤過大而對產后子宮復舊產生不利影響,增大感染率,且并不會增加產后24h出血量或延長住院時間,應用效果較滿意。
妊娠并子宮肌瘤患者在分娩期剖宮產時同步進行子宮肌瘤切除時,需注意:(1)手術前與產婦加強溝通,使其充分認識到可能存在的危險性,提高臨床依從性;(2)在胎兒娩出胎盤后,術者應及時將一手置于宮腔內,另一手置于宮底托出宮體,以便使手術視野充分暴露,幫助其更清楚了解子宮組織的具體情況,避免漏診;且子宮體托出還會使兩側子宮血管處于拉緊狀態,可在一定程度上阻斷血供,避免大出血[8];(3)術前注意剔除合并糖尿病、宮縮乏力、凝血功能障礙,或肌瘤位于近子宮動脈、瘤體血供豐富等產婦,以免增大產后大出血的發生風險。
參考文獻:
[1]裴衛靜.妊娠合并子宮肌瘤分娩期行剖宮產同期手術55例療效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3,(26):126-127
[2]王毅華,金皖玲.138例妊娠合并較大子宮肌瘤分娩期的臨床處理[J].重慶醫學,2010,39(11):1442-1444
[3]江夢華.妊娠合并子宮肌瘤患者分娩期剖宮產治療效果的研究進展[J].中外健康文摘,2013,(17):376-377
[4]張冬玉.妊娠合并子宮肌瘤分娩期行剖宮產同期手術55例療效觀察[J].中外醫療,2012,31(4):48
[5]耿白霞,尚紅梅.妊娠合并子宮肌瘤分娩期處理的臨床研究[J].中國臨床實用醫學,2010,04(8):116-117
[6]彭麗霞,張淑鳳,毛亞平,等.妊娠合并子宮肌瘤分娩期手術治療分析[J].按摩與康復醫學(下旬刊),2012,03(10):48-49
[7]李琴.妊娠合并子宮肌瘤分娩期的臨床處理[J].醫藥前沿,2012,(33):76-77
[8]袁榮麗.妊娠合并子宮肌瘤的分娩期治療體會[J].吉林醫學,2011,32(13):2574-2575
作者簡介:①付雪榮(1973~)女,江西九江人,本科,主治醫師。
中圖分類號:R722.1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0104(2016)04-0122-02
(收稿日期:2015-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