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麗紅
摘 要 本文通過研究財務管理目標與資本結構理論的關系,對如何優化企業資本結構問題進行了探討。指出財務管理目標應為企業價值最大化,財務杠桿利益是衡量企業資本結構的重要指標。本文在分析影響企業資本結構有關因素的基礎上,對如何優化企業資本結構問題提出了建議。另外,進一步對目前我國上市公司資本結構的現狀進行了闡述。指出我國上市公司資本結構所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國有股比例過高、偏好股權融資、流動負債水平偏高,并對造成這種痼疾的原因以及其對企業經營目標、股東權益所造成的不利影響進行了分析歸納。最后,在此基礎上,對優化我國上市公司資本結構提出了對策建議。
關鍵詞 財務管理目標;企業價值最大化;上市公司;資本結構優化
隨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對企業財務管理體制的完善和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科學地設置財務管理最優目標,對于研究財務管理理論、確定資本的最優結構、有效地指導財務管理實踐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分析和研究企業價值最大化與資本結構理論的存在的關系,對企業資本結構有很大的影響。指出企業的最優資本結構就是可使企業的總價值最高,資本成本最低的資本結構。資本結構在客觀上存在最優組合,企業在籌資決策中,要通過不斷優化資本結構使其趨于合理,直至達到企業綜合資本成本最低的資本結構,方能實現企業最大化這一目標。
一、財務管理的最優目標———企業價值最大化
財務管理目標,是在特定的理財環境中,通過組織財務活動,處理財務關系所要達到的目的。比較具有代表性的財務管理目標主要有以下幾種觀點:企業利潤最大化、股東財富最大化、企業價值最大化、企業經濟效益最大化。根據現代企業財務管理理論和實踐,并通過關于財務管理目標的幾種主要觀點的比較,筆者認為企業價值最大化應作為財務管理的最優目標。
企業價值是指企業全部資產的市場價值,它是以企業存續期間所取得的報酬 (按凈現金流量表示 ),按與取得該報酬相適應的風險報酬率作為貼現率計算的現值來表示的。企業價值不同于利潤,利潤只是新創造價值的一部分,而企業價值不僅包含了新創造的價值,還包含了潛在或預期的獲利能力。如果用V表示企業價值;t表示取得報酬的具體時間;NCF表示第t年取得的企業報酬 (企業凈現金流量 ),i表示預計風險報酬率,則企業價值可以通過以下公式計算:
V = NCFt/(1 +i)t
若假定企業持續經營,即n→∞,且每年的NCF相等,則
V =NCF/i
由此可見 ,企業總價值V與NCF成正比,與i成反比。即企業價值與預期報酬成正比,與預期風險成反比。由財務管理的基本原理可知,報酬與風險是呈比例變動的,所獲得的報酬越大,所冒的風險也就越大,而風險的增加又會影響到企業的生存狀況和獲利能力。因此,企業的價值只有在其報酬與風險達到較好的均衡時才能達到最大。
以利潤最大化為目標有其合理的方面,因為:第一,人類進行任何活動,都是為了創造剩余產品,現最而剩余產品的多少,可以用利潤的多少來綜合衡量。第二,在自由競爭條件下,資本將流向能實現大增值的企業,取得資本就等于取得了對各種經濟資源的支配權,有助于實現社會經濟資源的合理配置。但現代公司的重要特征是經營權和所有權相分離,公司經營者對股東承擔資產保值增值的責任,公司的生產經營片面地以財務報表上表現的短期利潤的最大化作為財務目標,是不適當的。
二、資本結構理論與企業價值最大化
資本結構理論是西方當代財務理論的主要研究成果之一。企業的資本結構是由于企業采取不同的籌資方式形成的,表現為企業長期資本的構成及其比例關系即企業資產負債表右方的長期負債、優先股、普通股權益的結構。各種籌資方式及其不同組合類型決定著企業的資本結構及其變化。資本結構的變化與企業價值處于怎樣的關系?當企業資本結構處于什么狀態能使企業價值最大?這種關系構成了資本結構理論的焦點。其中,莫迪利安尼和米勒創立的MM定理,被認為是當代財務管理理論的經典。
三、影響資本結構的因素分析
1.財務杠桿利益
由于企業一般都采用債務籌資和股權籌資的組合,由此形成的資本結構一般稱為“杠桿資本結構”,其杠桿比率即為資本結構中債務資本與股權資本的比例關系。因此,財務杠桿利益就成為衡量企業資本結構、評價企業負債經營的重要指標。
2.經濟周期因素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任何國家的經濟都既不會較長時間的增長,也不會較長時間的衰退,而是在波動中發展的。這種波動大體上呈現復蘇、繁榮、衰退和蕭條的階段性周期循環,即為經濟周期。一般而言,在經濟衰退、蕭條階段,由于整個宏觀經濟不景氣,多數企業經營舉步維艱,財務狀況常常陷入窘境,甚至惡化,經濟效益較差。在此期間,企業應盡可能壓縮負債,甚至采用“零負債”策略,不失為一種明智之舉。而在經濟復蘇、繁榮階段,一般來說,由于經濟走出低谷,市場供求趨旺,大部分企業的銷售順暢,利潤水平不斷上升,此時,企業應增加負債,以抓住機遇,迅速發展。
四、總結
綜合以上分析可以發現,財務管理目標與資本結構理論之間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在實際的工作當中,只有從兩者之間的關系出發,才能實現對企業資本結構的優化,促進企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劉月.論財務管理目標與資本結構優化[J].商,2013,(29):47-47,46.
[2]王彥春.論財務管理目標與資本結構優化[J].時代金融(下旬), 2013,(2):32-32,34.
[3]沈洪波.論財務管理目標與資本結構優化[J].社會科學家,2006, (z1):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