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畢軍
【摘要】 目的 探討痔上黏膜環形切除術(PPH)吻合器治療重度混合痔的臨床效果及術后并發癥的預防。方法 45 例Ⅲ~Ⅳ度混合痔患者行PPH手術治療, 評價臨床治療效果, 探討術后并發癥的防治。結果 手術一次性吻合成功率為100.0%, 隨訪3~18個月, 手術有效率為93.3%(42/45), 其中1例術后仍有間斷便后出血, 2例痔核回縮不滿意。結論 PPH手術治療重度混合痔, 臨床效果明顯優于傳統的手術方法, 并發癥較少, 值得臨床進一步推廣。
【關鍵詞】 痔上黏膜環形切除術;混合痔;治療效果;并發癥;防治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8.060
痔上黏膜環形切除術(procedure for prolapse and hemorrhoids)是一種針對重度混合痔治療的創新性手術, 是意大利Longo首先報道的, 并于1998年完成世界首例PPH治療痔脫垂。我國于2002年7月從新加坡引進PPH技術, 在亞洲繼新加坡(1999年引進)之后擁有該項技術的第二個國家[1]。南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第一附屬醫院于2009年引進該項技術, 現將2011年6月~2014年10月通過PPH 治療45例重度混合痔患者的臨床效果及并發癥防治情況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1年6月~2014年10月收治的重度(Ⅲ~Ⅳ度)混合痔患者45例, Ⅲ度15例、Ⅳ度30例, 8 例合并肛乳頭肥大。其中男18 例, 女27 例; 年齡22~63歲, 平均年齡(38.6±8.5)歲;病程3~96個月, 既往有手術史者12例。所有病例的診斷均按《痔臨床診治指南》中痔的分期[2]。
1. 2 術前準備 術前例行常規檢查, 正確評估手術風險。檢查包括:三大常規、免疫八項、凝血四項、肝功能、腎功能、常規心電圖、胸部X線片等。
1. 3 手術方法 ①術前清潔灌腸, 麻醉方式采用腰麻, 取截石位;②常規消毒鋪巾后, 觀察痔核, 注意是否有合并慢性肛裂、肛門狹窄等;③4指充分擴肛, 肛管置入擴張器;④齒狀線上3~4 cm處可吸收線行黏膜下兩圈荷包縫合, 女性患者要做陰道檢查, 防止陰道直腸瘺;⑤置入吻合器圓形頭端, 確定位置合適后收緊荷包線, 輕輕牽拉直至吻合器中心桿, 擰緊吻合器, 打開保險擊發并維持30 s以上, 并保證局部黏膜等組織吻合完全、切除徹底, 而后輕輕旋松吻合器取出。如有出血用可吸收線縫合止血[3];⑥緩慢取出肛管擴張器后, 仔細修剪肛緣;⑦放置肛管壓迫創面, 手術結束。
2 結果
2. 1 術后處理 術后常規禁食6 h后可給予流質飲食, 術后第2天患者均能下床活動, 口服抗生素3 d, 術后2~3 d 可自行排便, 局部輔助牛黃痔清栓、太寧栓塞肛。
2. 2 療效觀察 平均手術時間為(35±5) min(12~50 min), 平均住院時間(3.5±1.2) d(3~7 d), 平均術后(10±2) d(9~16 d) 可基本恢復正常工作, 所有病例均1 次吻合成功, 成功率為100.0%。45例經PPH吻合器治療后脫出的痔塊全部回縮, 1~2周后痔塊全部萎縮, 2例痔核回縮不滿意。
2. 3 術后并發癥 術后出現肛門墜脹不適感14例, 溫水坐浴并配用于栓劑, 逐漸好轉, 平均1周左右癥狀消失;10 例術后出現不同程度出血, 以大便帶血為主, 局部使用栓劑后出血停止;術后尿潴留4例, 均經導尿后消除;疼痛感嚴重者2例, 用鎮痛藥緩解;均未出現肛門狹窄、大便失禁、陰道直腸瘺等并發癥。隨訪3~18個月, 手術有效率為93.3%(42/45), 其中1例術后仍有間斷便后出血。
3 討論
3. 1 PPH手術機制 Longo 根據“肛墊增生下移學說”的理論將PPH術用于治療脫垂性內痔, 現已經得到臨床廣泛認可和運用[4]。PPH手術臨床適用于各類痔瘡的手術治療, 尤其是重度內痔、混合痔和部分直腸黏膜脫垂的患者, 其手術原理是保留肛墊組織, 距齒狀線上3~4 cm將部分直腸黏膜、黏膜下組織行環狀切除并行瞬間吻合, 有效的阻斷了痔的血液供應, 術后痔核因缺血而漸萎縮, 患者癥狀消失[5]。
3. 2 PPH手術適應證與禁忌證 PPH痔切除術的主要適應證為Ⅲ、Ⅳ期環形內痔、混合痔、部分直腸黏膜脫垂患者。由于PPH相對于傳統痔切除術, 因其需要特制的吻合器而費用較高, 故孤立的脫垂性內痔一般不用。禁忌證包括:孕婦、盆腔較大腫瘤者、肛門狹窄不能有效擴肛者、大便失禁者、術前已診斷門脈高壓癥者、直腸肛管發生纖維化及布加氏綜合征者等。
3. 3 PPH手術效果對比 PPH手術與傳統療法不同, 借助一種PPH吻合器環形切除痔上方脫垂的直腸黏膜, 并行黏膜切除后吻合術。它并沒有直接切除痔核本身, 而是通過有效阻斷了直腸末端動靜脈的終末吻合支, 使痔核缺乏血供, 消除了痔瘡形成的根源, 其優點如下:①安全且并發癥少:手術沒有切除肛墊, 有效避免了肛門狹窄、肛門失禁等并發癥的發生, 肛門功能不受影響;②痛苦小且出血少:PPH手術采用一次性吻合, 手術時間短, 損傷小出血少, 由于不損傷肛周皮膚故術后幾乎無明顯疼痛;③創傷小且恢復快:PPH術后為非開放性傷口, 大大減少既往反復換藥的麻煩, 可在短時間內恢復正常生活;④手術簡單, 操作時間短, 手術原理符合腸道生理及疾病發生的機制;⑤手術缺點:主要體現在手術費用較傳統手術高。
3. 4 術后并發癥防治 查閱資料, 關于PPH術后并發癥的報道也有一些, 主要體現在:術后疼痛(術后早期最常見)、出血(特別是大出血是術后最危險的并發癥, 包括原發性出血和繼發性出血)、尿潴留(多見于術后24 h內)、肛門狹窄(術后遠期最嚴重的并發癥)、大便失禁等[6]。結合本院近幾年臨床手術觀察, 作者認為術后并發癥可以通過提高手術技術減少甚至避免。主要相關因素有以下幾點:①嚴格把握好PPH手術適應證與禁忌證;②荷包縫合的位置選擇和深度的掌握要準確;③選擇型號合理的吻合器;④術中操作輕柔, 盡可能減少暴力提拉, 吻合器旋緊前應取出肛管擴張器, 并將痔核回納, 便于肛墊上移;⑤對于孤立的、較巨大的痔核應于切除;⑥脫垂嚴重的Ⅳ期痔, 采用雙荷包, 以保證手術效果并可減少術后并發癥的發生。
參考文獻
[1] 楊向東, 龔文敬. PPH 手術并發癥的回顧性調查. 結直腸肛門外科, 2008, 14(1):58-61.
[2] 曾日明. PPH 手術治療重度混合痔的診治體會. 中國社區醫師(臨床醫學版), 2011, 13(24):47-48.
[3] 王琳, 徐芳. 老年患者混合痔PPH術后尿潴留的護理. 國際護理學雜志, 2011, 30(11):1621-1622.
[4] 胡偉來, 何海榮. PPH 手術治療重度混合痔68 例臨床分析. 河南外科學雜志, 2011, 7(4):29-30.
[5] 孫燕. 混合痔PPH術后5年隨訪分析. 安徽醫學, 2012, 10(10):1344-1345.
[6] 王愛磊, 張汝一. 痔上黏膜環行切除術兩種荷包縫合法的療效對比. 貴陽醫學院學報, 2009, 34(2):201-202.
[收稿日期:2016-01-27]